在品德与社会课上鼓励学生说真话

2016-11-19 22:17瞿辉
新课程·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真话品德现象

瞿辉

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而在学习中则表现为,课堂上按照课本所教学的道德标准发表意见,而并非是根据自己所信奉的道德标准发表见解。这也就是说,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总会不知不觉中说假话,说“官话”,表现出双重的道德标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听之任之,那么品德与社会的教育就成为武装学生“嘴巴”的工具,而并不能达到塑造和改造学生世界观的目的。长此以往,在教学课堂上,教师不仅不能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想法,无法掌控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实效,而且还会使学生形成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的恶劣品质。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并鼓励学生说真话。

一、对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上不说真话的原因分析

学生道德标准的确立与社会认同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其他的课程教学不同,像在数学、语文、体育等科目的教学中,所教授的知识是和社会认知基本一致的。同时,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亦是如此。因此,学生对其深信不疑,从不怀疑它的正确性。但是品德与社会课所教授的道德知识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而且社会对它的评判也有多重标准。再加上小学生处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多,速度快,内容杂。处于长知识阶段的小学生,就像海绵一样吸收着各种社会信息,有好有坏,很多生活现象与他们在课堂上所认识的道德不相符,这必然会使学生对课堂上的道德知识产生怀疑和困惑。

另一方面,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形式也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像数学、语文、体育等科目的教学中,知识都按照从无到有的顺序,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少,知识容易被学生接受。但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则不同,它所教授的道德认识,很多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如果教师教授的知识与自己的认知相符,则可以顺利地接受。反之,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比较大的心理障碍,不能从心里接受和认同。如果教学中,教师不能有效地进行剖析和疏导,学生便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那么就很容易形成双重的道德标准,导致说一套,做一套。

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与社会实践多样性、复杂性的矛盾。社会道德现象错综复杂,小学生用自己所学的道德知识很难认识和辨别这些复杂的社会现象。因此,很容易得出偏颇甚至错误的认识和结论。比如,将帮同学隐瞒错误看作是“义气”;将向老师揭发错误看作是“背叛”等等。这也就是说,学生在看待事物时,多是看事物的表面,不能深入去分析本质。如果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大胆、真实地表达自己,只是一味顺着课本的意思、教师的讲解来发表意见,那么,存在于他们内心的思想矛盾等无法解除,从而不会有正确的思想认识去支配他们作出正确的行动和选择。

二、对于在品德与社会课上鼓励学生说真话的策略研究

1.教师要以身作则,对学生讲真话。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小学生的眼中,教师的形象是无比高大的,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是对学生进行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有利条件。但是,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是他们也具有独立性,会用自己的眼睛看,耳朵听,也能用自己的脑子来思考和判断,对于真话和假话是非常敏感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讲真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

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讲真话。首先,就是要提高自己,坚定自己的道德认识,即便是在复杂、混淆的社会现象之下,依旧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确定它的好坏,不被简单表象所迷惑,不被社会现象所动摇;其次,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直面问题,绝不躲闪。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敢于面对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绝不能因为某些原因而回避对这些问题的剖析和解释。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一些社会现象。例如,我们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较上,教师绝不能因为咱们身处在社会主义,就回避社会主义落后和贫穷的实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家实际,更好地接受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观点。

2.教师要发扬民主,鼓励学生多发言。

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对老师所教授的道德知识产生歧义是非常正常的。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认识和观点,那么教育就缺乏针对性,很难收到实效。长此以往,学生的思想矛盾就会阻碍学生的认知和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发扬民主,允许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看法,敢于和老師、同学辩论,使学生在平等、自由、民主的辩论中追求并得出真理。

3.教师要正确评价,对学生观其行。

要评价学生品德与社会学得怎么样,不单单要看他们怎么说,更要看他们怎么做,考查学生是否运用课上所学,正确指导学生的行动,并在实践行动中得到提高。对于小学生而言,不必有太高的要求,要引导学生在“做有益于人民的人”的基础上,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做,不仅能强化学生的道德认识,而且还能避免“双重道德”,做到言行一致。

编辑 白文娟

猜你喜欢
真话品德现象
真话都可以写吗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猜谜语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