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率分析:基于超效率DEA和双效应面板模型

2016-11-23 05:47陈少政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财政支出财政效率

陈少政,许 坤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率分析:基于超效率DEA和双效应面板模型

陈少政,许 坤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在引导经济运行向“新常态”调整过程中,高效的财政政策效率至关重要。采用31个省级行政区2007—2013年数据,利用超效率DEA测算了财政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投资效率以及财政综合经济效率,结果表明:省级财政支出普遍有效;东部沿海地区财政技术创新投资效率普遍较高;西部地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财政支出综合经济效率则普遍较高。财政效率影响因素双效应面板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方式、财政收支规模、税收结构和税率等均显著影响财政投资及综合经济效率。

财政支出;经济增长;超效率DEA;双效应面板模型

一、引言

“十三五”期间,我国年均经济增速需要超过6.5%,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才能实现各项经济、社会目标,同时实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及改善生态环境的社会环境目标。然而根据国际经验,部分经济体经历高速增长后,虽然成功摆脱“中等收入陷阱”,但却落入“突然停顿陷阱”之中,并长期受到“回归均值”和“走走停停”困境影响,拉美地区、中北非地区、东亚地区等经济体皆是如此(Pritchett、Summers,2014;Acemoglu、Ucer,2015)[1][2]。提升财政支出效率对引导我国经济实现转型、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突然停顿陷阱”(Pritchett、Summers,2014)、“回归均值陷阱”(Pritchett、Summers,2014)和“走走停停陷阱”(Acemoglu、Ucer,2015)有重要意义;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目标”意义重大。

一方面,我国财政政策是相对有效的(陈诗一、张军,2008)[3]并且中央政府财政支出效率也在不断提高(尹小剑,2012)[4]。另一方面,我国财政体制对经济发展约束亦越来越强,地方政府财政效率损失不断上升(张敏等,2015)[5],财税体制已成为导致基本公共服务供需矛盾加剧、自然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的首要因素(付敏杰,2014)[6]。而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财政制度正处于改革深水区,财政政策是否依然有效?财政政策应该如何安排以提高“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利用超效率DEA方法对我国地方政府财政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技术创新效率以及财政支出综合效率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各类财政支出均有效;东部沿海地区财政技术创新投资效率普遍较高;西部地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财政支出综合经济效率则普遍较高。在此基础上,再利用面板模型从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规模、社会税收负担等角度分析了财政效率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实际GDP、全社会消费率、财政收入和支出规模、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以及政府交通支出规模对中国财政支出效率影响显著。后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对财政支出效率测算的已有文献进行了回顾,并总结尚待改进之处;第三部分对改进方法及指标数据进行说明;第四部分对效率测算结果和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总结主要结论,并论述了提高中国财政支出效率的对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当前普遍采用DEA模型对中国财政支出效率进行评价(金荣学、宋弦,2011)[7],评价内容涉及财政支出的经济—社会效率(代娟、甘金龙,2013)[8]、经济—社会—生态效率(金荣学、宋弦,2011)等。DEA方法通过线性规划方法构建生产前沿边界,进而估算相对效率,比较不同个体和时间段内投入产出相对效率非常有效(陈诗一、张军,2008)。然而传统DEA方法构建生产前沿边界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由于DEA测算的效率值最大为1(即相对有效),对于同时处于生产前沿边界上的多个目标无法进一步比较其效率大小;第二,其在评价无效性(效率值小于1)上效果更佳,无法比较有效性(效率值大于1)目标的效率高低(孟晓等,2013)[9]。

就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效率评价指标而言,经济效率投入指标仅包含固定资产投资额(尹小剑,2012),直接忽略了政府财政教育支出、医疗和卫生支出等对提升人力资本存量的作用,并且将财政科技支出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排除在外。政府在基础教育、科技研发、医疗卫生服务范围和质量、职业培训和就业引导等方面的投入对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存量,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且效果更大,持续时间更长(肖文、林高榜,2014)[10]。因此需综合考虑财政支出的各个方面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提高中国财政效率必须明确财政支出效率影响因素。张中华(2002)从经济发展方式、收入分配方式、税收体系及政府财政体制等方面梳理了制约中国财政支出效率的因素,但其并未进行实证检验[11]。此外,除直接刺激总需求外,政府支出还通过改变私人消费和投资最优决策间接影响经济运行,但其“挤出效应”和“挤入效应”相对大小并不明确(郭广珍、张平,2014)[12];而且受预算平衡约束,过度依靠公共支出刺激总需求会因超发货币而引起严重通货膨胀(陈晓光、张宇麟,2010;胡永刚、郭新强,2012)[13][14],不利于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因此上述因素亦会降低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率。然而尽管已经得到实证检验,但上述实证检验并未明确“经济效率”是什么,因而无法对各省级行政单位财政效率进行定量测算和比较,更无法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方式和程度进行定量分析。

针对上述亟待改进之处,本文首先利用超效率DEA测算中国省级财政支出对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对效率值。超效率DEA可很好地解决生产前沿边界上多个目标效率无法深入比较的问题,突破传统DEA测算中效率值不超过1的约束,进而计算每个目标的相对效率大小。其次在效率测算结果基础上,利用双效应面板模型从经济发展水平及方式、政府收支规模、社会税收负担等方面分析影响中国省级财政支出经济效率的各类因素。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和财税运行方式差异很大,经济结构和制度随着改革深入逐年变化,双效应面板模型可以有效剔除个体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并且对影响财政支出效率的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有助于地方政府制定适合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财税政策。

三、实证方法及数据说明

(一)实证方法

首先,利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各省历年财政支出相对效率大小。设有m个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简称“DMU”),每个DMU 有p种输入和q种输出。则令inputil表示第i个决策单元的第l个投入指标水平,且outputik表示第i个决策单元的第k个产出指标水平,其中i∈(1,m),i∈(1,p),i∈(1,q),且(i,l,k)∈(N+。进而,超效率DEA的效率式(1)给出(Charnes等,1978;Anderson、Petersen,1993;Adlera等,2002;Cooka、Seifordb,2009)[15][16][17][18]:

其中efficiency表示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值,efficiency>1表示相对超效率,efficiency=1表示相对有效率,efficiency<1表示相对无效率和表示投入和产出松弛变量(前者代表投入过多,后者代表产出过少);θi表示加权因子,∑θi表示规模报酬类型,∑θi>1表示规模报酬递增,∑θi=1表示规模报酬不变,∑θi<1表示规模报酬递减(孟晓,2013)。

进而,以上述超效率DEA估算结果(efficiency)作为财政支出经济效率替代指标(被解释变量)进行面板回归,其回归方程由式(2)给出:

其中X为影响财政支出经济效率的因素矩阵,i同上(决策单元),t为时间单元。为进一步排除个体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对回归结果的影响,本文同时引入个体虚拟变量和时间虚拟变量控制异质性。进而,双效应面板回归模型由式(3)给出:

其中,D和T分别为个体虚拟变量和时间虚拟变量。

(二)数据说明

就超效率DEA模型而言,本文仅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率进行分析,因而与陈诗一、张军等(2008),金荣学、宋弦等(2011),尹小剑(2012),代娟、甘金龙等(2013)研究相似,以GDP作为唯一产出指标。为消除价格因素影响,本文利用GDP平减指数对名义GDP进行处理,换算为以2005年为基期的实际GDP值;GDP平减指数根据名义GDP和相对上一年可比GDP增长率计算获得。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物质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Jones,2015)[19]。物质资本积累源于全社会投资,且新增长投资必须高于资本折旧水平(Chen等,2012)[20];人力资本积累源于人力资本投资,而生活质量、社会保障、支配培训与教育、健康等均是影响人力资本的因素(Vogel等,2011;Altonji等,2012;Zivin、Neidell,2013;Lee等,2015)[21][22][23][24];技术进步源于持续的R&D活动,科技研发投入等是影响R&D的直接因素(Acharya、Xu,2013)[25]。财政支出只有提高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实现技术进步和创新才能有效推动经济增长(Chen等,2012;Stantcheva,2015;Freeman,2015)[26][27],因此本文选择财政固定资产投资支出、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支出、节能环保支出、公共安全支出作为投入指标。由于节能环保支出数据在2007年才开始公布,并且2014年环保支出数据并未完全公开,因此采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2007年至2013年数据进行分析——除固定资产投资采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平均价格指数进行处理外,其他财政支出数据均使用各省GDP平减指数进行处理①方法与实际GDP处理相同,均采用各省GDP平减指数累积值平减,以2005年为基期。。

就面板模型而言,将超效率DEA测算的各省2007年至2013年财政经济效率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分别以实际GDP(gdp)、全社会消费率(cr)、第二产业(ind2)和第三产业(ind3)增加值在当年GDP中所占比重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的替代指标;以当年财政总收入(govin)和总支出(govout)在GDP中占比、政府消费(govcr)在全社会总消费中占比作为政府规模替代指标;分别以地方财政税收、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企业营业税在当年GDP中占比作为全社会平均税率(alltax)、个人所得税平均税率(indtax)、企业所得税平均税率(firmtax)、企业营业税平均税率(engtax)的替代指标,衡量社会税收负担程度;同时,引入财政交通支出规模(trans)作为解释变量(以财政交通支出在财政支出总额占比作为替代指标),检验其是否是我国财政无效性的原因之一。因而实际回归方程为:

其中:

四、财政效率实证结果分析

(一)财政效率测算结果分析

表1列出了四类经济效率测算结果,所列超效率DEA测算结果显示中国省级财政支出效率具有明显区域特征。首先,2007年至2013年中国仅上海财政物质资本投资效率均值低于1,福建、江苏、浙江和山东财政人力资本投资效率低于1,河北财政技术创新投资效率低于1,广东与上述六省财政支出综合经济效率低于1,表现出相对低效率,其他省份则在所有四类财政效率上均表现出高效率。其次,就财政物质资本投资效率而言,安徽、宁夏、江西和陕西效率最高,浙江、北京、广东和上海效率最低;相对而言,排名相对靠前的分别是华中地区(安徽、江西、湖北等)、西北地区(宁夏、陕西、青海等)、华北地区(内蒙古、辽宁、吉林等)、西南地区(重庆、贵州、广西、云南、四川等)和沿海地区(福建、山东、天津、浙江、北京、广东和上海等)。再次,就财政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而言,西藏、贵州、青海和新疆效率最高,福建、江苏、浙江和山东排名最低;相对而言,西部地区(西藏、贵州、青海、新疆、甘肃、云南、宁夏等)排名靠前,中部地区(山西、江西、安徽、湖南、河南等)和东部地区(上海、天津、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山东等)排名相对靠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西藏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异常高,超效率DEA高达6.06,而排名第二、三的贵州和青海两省的效率值约为3.00。

表1 财政支出超效率DEA测算结果

表1

与此相反,上海、北京、西藏、天津财政技术创新投资效率最高,河南、江西、内蒙古、河北效率最低;相对而言,东部沿海地区(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等)财政技术创新效率排名普遍靠前,西部地区(宁夏、新疆、贵州、青海、云南、甘肃等)排名居中,东北华北地区(辽宁、山西、黑龙江、陕西、吉林等)以及华中地区(湖北、湖南、河南、江西等)排名靠后。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和北京的财政创新效率非常高,其超效率DEA值超过7.40,而排名第四、第五的天津、浙江分别仅为3.40和2.98。最后,就财政支出综合效率而言,宁夏、青海、安徽、贵州财政综合经济效率最高,浙江、河北、山东、广东效率最低;相对而言,西部地区(宁夏、青海、贵州、西藏、甘肃、陕西等)效率较东部沿海地区(天津、江苏、福建、上海、浙江、山东、广东等)高,而且东部沿海地区普遍表现出财政支出低效率性(超效率DEA值低于1)。

总体而言,中国绝大多数省份财政投资效率是有效的;东部沿海地区省份仅在财政技术创新投资效率上排名靠前,在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和财政支出综合经济效率上排名均靠后。可见,东部沿海地区财政支出对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影响较大,效率较高;而内陆地区财政支出则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推动经济增长影响较大,效率较高。

(二)财政效率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分析

表2 财政效率影响因素面板回归结果

表2列出了四类财政效率影响因素面板回归结果,回归结果表明社会税收负担对中国省级财政投资各类效率影响均显著,政府规模仅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和技术创新效率影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仅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影响显著。首先,实际GDP和企业营业税平均税率在0.01%显著性水平上拒绝系数为零原假设,社会最终消费率和企业所得税平均税率在0.1%水平上拒绝系数为零原假设,财政交通支出规模在5%水平上拒绝零假设,表明其对中国省级财政物质资本投资的经济效率影响显著。系数估计值表明地区经济增长、消费率的提升以及对企业利润征税会降低地方政府财政物质资本投资效率,而对企业营业额征税、提高财政交通支出规模能显著提高财政物质资本投资效率。其次,对财政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而言,实际GDP、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和个人所得税平均税率均在0.01%显著性水平上拒绝零假设,财政交通支出规模在1%显著性水平上拒绝系数为零原假设,社会消费率在5%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其对省级财政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影响显著。并且,除个人所得税平均税率与财政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负相关外,其他因素均对人力资本投资有正效应。再次,对财政技术创新投资效率而言,财政支出规模和企业营业税平均税率在1%显著水平上显著,消费率、财政收入规模及企业所得税在5%显著水平上显著。并且财政支出规模和企业所得税对财政技术创新效率具有负效应,消费率、财政收入规模和企业营业税则与财政技术创新效率正相关。最后,对财政支出综合经济效率而言,企业营业税平均税率在0.01%显著性水平、个人所得税平均税率在0.1%显著性水平、社会消费中政府消费规模在5%显著性水平上拒绝系数为零的原假设,并且其均对中国财政支出综合经济效率具有正效应。

五、结论及政策启示

财政政策是引导经济转型、实现持续增长的重要措施。本文采用中国2007—2013年大陆31个省级行政地区经济数据,利用超效率DEA测算了各省历年财政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技术创新投资效率,并对财政支出的综合经济效率进行了测算。超效率DEA测算结果表明:东部沿海地区财政技术创新投资效率普遍较高;西部地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财政支出综合经济效率则普遍较高;中部地区各类效率均处于中等(偏后)位置。并且,利用超效率DEA效率测算结果和面板模型,在控制面板个体效应和时间效应基础上,从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规模、社会税收负担等角度分析了财政效率影响因素。剔除个体和时间效应后,面板回归结果表明:就财政物质资本投资效率而言,企业营业税率和财政交通支出规模对其有正效应,实际GDP、全社会消费率、企业所得税率对其有负效应;就财政人力资本投资而言,实际GDP、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社会消费率、财政交通支出规模对其有正效应,个人所得税平均税率对其有负效应;就财政技术创新效率而言,财政收入规模和企业所得税对其有正效应,消费率、财政支出规模和企业营业税则对其有负效应;就财政综合经济效率而言,企业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社会消费中政府消费规模对其具有正效应。

因此,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转变地区经济发展方式、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调整税收结构和税种等对提高中国省级财政支出效率效果不一,各地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改革政策。首先,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方式等对财政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效率具有相反效应,地方政府需要权衡以调控经济发展速度。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政府可限制自身物质资本投资规模,将财政资源更多用于人力资本投资和技术创新投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其次,财政支出、收入和消费规模对不同财政支出效率影响不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政府支出对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作用效果相反,但均可通过扩大财政收入规模和消费规模引导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提高财政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和综合经济效率。最后,企业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对不同财政投资效率影响不同,政府需要通过调整税收结构和税率提高财政效率,并且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税收结构和税率也需要相应调整。

[1]Preitchett,Lant.,Summers,Lawrence H..Asiaphoria Meets Regression to The Mean.NBER working paper,NO. 20573,2014.

[2]Acemoglu,Daron.,Ucer,Murat.The Ups and Downs of Turkish Growth,2002-2015.NBER working paper,No. 21608,2015.

[3] 陈诗一,张军.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研究:1978-2005[J].中国社会科学,2008(4):65-78.

[4] 尹小剑.中国省级政府投资的效率评价[J].经济学动态,2012(1):58-63.

[5] 张敏,叶慧芬,童丽静.财政分权、企业税负与税收政策有效性[J].经济学动态,2015(1):42-54.

[6] 付敏杰.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背景、理念和方向[J].经济体制改革,2014(1):10-13.

[7] 金荣学、宋弦.基于DEA的财政支出绩效实证分析——以湖北省为例[J].财政研究,2011(8):41-44.

[8] 代娟,甘金龙.基于DEA的财政支出效率研究[J].财政研究,2013(8):22-25.

[9] 孟晓,孔群喜,汪丽娟.新型工业化视角下“双三角”都市圈的工业能源效率差异——基于超效率DEA方法的实证研究[J].资源科学,2013(6):1202-1210.

[10]肖文,林高榜.政府支持、研发管理与技术创新效率——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14(4): 71-80.

[11]张中华.论我国财政投资效率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财政研究,2002(8):39-41.

[12]郭广珍,张平.政治晋升、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消费性支出:理论与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14(4):75-87.

[13]陈晓光,张宇麟.信贷约束、政府消费与中国实际经济周期[J].经济研究,2010(12):48-59.

[14]胡永刚,郭新强.内生增长、政府生产性支出与中国居民消费.经济研究,2012(9):57-71.

[15]Charnes A.,Cooper W.W.,Rhodes E..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78,Vol.2,No.6,429-444.

[16]Anderson Per,Petersen Niels C..A Procedure for Ranking EfficientUnits in Data EnvelopmentAnalysi[J]s. Management Science,1993,Vol.39,No.10,1261-1264.

[17] AdleraNicole,Friedmanb Lea,Sinuany-SternbZilla. Review of ranking methods in th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context[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2,Vol.140,No.2,249-265.

[18]Cooka Wade D.,Seifordb Larry M..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Thirty Years On.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J].2009,Vol.192,No.1,1-17.

[19]Jones Charles I.The Facts of Economic Growth.NBER working paper,No.21142,2015.

[20]Chen Yongmin,Horstmann Ignatius J.,Markusen James R. PhysicalCapital,Knowledge Capital,and The Choice Between FDI and Outsourcing[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12,Vol.45,No.1,1-15,

[21]Vogel Edgar,Ludwig Alexander,Boersch-Supan Axel. Aging and Pension Reform in a Two-Region World: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NBER Retirement Research Center Paper No.NB 11-13,2011.

[22] AltonjiJoseph G.,Blom Erica,MeghirCostas.Hete rogeneity in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s:High School Curriculum,College Major,and Careers[J].Annual Review ofEconomics,AnnualReviews,2012,Vol.4,No.1,185-223.

[23]Zivin Joshua Graff,Neidell Matthew.Environment,Health,and Human Capital[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13,Vol.51,No.3,689-730.

[24] LeeSangYoon,ShinYongseok,LeeDonghoon.The Option Value of Human Capital:Higher Education and Wage Inequality.NBER working paper,No.21724,2015.

[25]Acharya Viral V.,Xu Zhaoxia.Financial Dependence and Innovation:The Case of Public versus Private Firms. NBER working paper,No.19708,2013.

[26]Stantcheva Stefanie.Learning and(or)Doing:Human Capital Investments and Optimal Taxation.NBER working paper,No.21381,2015.

[27]Freeman Richard B..Immigration,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and Innovation: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in the Global Economy[J].In Innovation Policy and the Economy,Volume 15,Kerr,Lerner,and Stern,2015.

Economic Efficiency of Fiscal Expenditure:Based on Super-Efficiency DEA and Panel Data Models

CHEN Shao-zheng,XU Kun
(School of Economics,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601,China)

Efficient fiscal policy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stage where governments adjust economy to the “new normal”.This paper,based on provincial economic data of 31 administrative regions from 2007 to 2013,using super-efficiency DEA model,evaluates the fiscal investment efficiency of physical capital,human capital,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fficiency,and comprehensive efficiency of fiscal spending as well.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provincial government spending is generally effiective;efficiency of technological improvements on east-coast areas are generally higher;efficiency of physical capital,human capital,and comprehensive spending on west provinces are generallg higher.Results of dual-effects panel analysis on influential factors show that: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s mode,the scale of fiscal income and expenditure,the taxation structure and tax rate,exert significant impact on financial investment and comprehensive economic efficiency. Key words:fiscal expenditure;economic growth;super-efficiency DEA;Dual-Effects Panel Model

F810.45

A

1673-5609(2016)01-0050-09

[责任编辑:唐秋凤] [英文编辑:秋 虹] [责任校对:秋 虹]

2015-12-30

陈少政(1993—),男,安徽芜湖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政学与林业交叉领域;许坤(1991—),男,湖北武汉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猜你喜欢
财政支出财政效率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跟踪导练(一)2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