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用于初中美术教学的实践探究

2016-11-26 14:59张作学
长江丛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美术教学情感教育中学生

张作学



情感教育用于初中美术教学的实践探究

张作学

【摘 要】美术教学作为初中必备的课程教学之一,重视的是学生情感与心灵的投入和交流,而将情感教育融入美术教学中则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解析能力。在现阶段的初中美术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情感教育在学生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辅助作用,促使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实现美术教学的真正目标和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 美术教学 情感教育 实践

情感教育作为初中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为了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不仅学到专业知识,更要学会提高发现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的审美能力,从而形成与之年龄相符的正确价值观,情感教育与中学美术教育的融合,不仅符合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满足我国美术人才需求的必由之路。

一、初中美术教学现状

(一)基于应试教育体制的限制

我国现阶段的初中美术教育大多仍停留在应试教育,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无论学生家长还是教师,都把成绩当作衡量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唯一标准,在授课的过程中,老师只管按照课本上的内容强塞进学生的大脑,不管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能否理解消化。在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美术学习失去了应有的生动和乐趣,取而代之的是枯燥、乏味,这样不仅导致学生对美术课堂产生厌烦的情绪,毫无创作的灵感可言,甚至使得学生彻底丧失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实现培养美术人才的目标了。

(二)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的中学教育中,不少教师所掌握和使用的教学方法仍停留在传统对课本照本宣科的讲解,学生则是被动地吸收艰涩的理论知识,“老师一人讲,学生听”是目前中学美术教育的普遍现状,不少美术教师的任务仅仅是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单纯地对学生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忽略了对学生的思考能力、艺术修养和对艺术兴趣的培养[1],认为只有成绩才是美术学习好坏的唯一鉴定指标,这些错误的教学方式对中学生的美术学习、个人审美观的塑造等方面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作用,严重阻碍了我国中学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情感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

中学时期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望,因此,初中美术教学中加入的情感教育必须符合中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和趋势。通过一幅幅美术作品为学生展现丰富的情感世界,让学生体验到作者创作时的内心丰富的情感变化,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并在作者强烈感情的熏陶、感染下,使自身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用心观察校园,去回想校园的某个角落曾发生的美好的事情,这样可以加深学生脑海中的印象,并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促使他们通过艺术语言来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时他们笔下的作品才会充满情感和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美术教学的目标[2]。

(二)教师以德感召

教书育人是老师的本职工作也是老师备受尊敬的原因,在班级中最受尊敬的就是老师,老师应该用高尚的师德来感召学生。初中时期的学生贪玩、调皮、好动,教师应该了解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体察学生的童心童趣,摘下教师惯有的严肃的面具,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课堂中与学生开展互动,诱发学生的情感,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美术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材也不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唯一内容,通过开展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在公园、田野中玩游戏,去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并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让学生把美术与自然结合起来,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并加深对美术的热爱。

三、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积极意义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美术教学与情感教育的融合,改变了传统“一对多”的教学模式和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讲解的教学方法,不用一个标准来对所有学生进行统一的要求,按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爱好因材施教,真正达到了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的目的。通过美术鉴赏等课程,让学生在观摩著名画作或者雕塑时,通过教师对作品的讲解和学生自身的领悟,让学生产生视觉上和心灵上的双重冲击,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艺术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情感教育应用于中学美术教学顺应了中学生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心理特点,在美术课堂的教学中,丰富的实践活动和情感交流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了解,在了解中升华自身情感。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大自然中现实存在的景物,让学生从枯燥、死板的课本理论知识中解脱出来,通过让学生亲眼看见,亲身经历,来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主动性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情感教育培养了学生艺术情感的表达,让学生带着情感去学习美术课程,在丰富的情感下去创作作品。

四、结语

艺术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是人们的精神食粮,它源自于人们的情感也作用于人们的情感,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都带着作者浓厚的内心情感活动,而情感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审美能力、丰富自身的情感、学会用艺术语言来表达情感,最终形成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宝贵.初中美术课堂情感教育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0(23):177.

[2]刘春定.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探究性模式的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5(22):166.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桃林中学)

猜你喜欢
美术教学情感教育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