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的大学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探讨

2016-11-26 14:59
长江丛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英语文化大学英语实践教学

常 笑



基于实践的大学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探讨

常 笑

【摘 要】英语教学不应只是停留在语音、词汇、语法的语言点教学,成功的英语教学必须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播与讲授。本文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分析大学英语与文化背景教学结合的重要性,以案例教学法为主展开对于大学英语文化背景教学的探讨,以期促进大学英语的教学,为广大英语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丰富大学英语教学法。

【关键词】实践教学 大学英语 英语文化 英语教学

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多数英语教师会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而学好一门外语,除了要具备基本的语言能力还应当了解外国文化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能够从政治、习俗、价值观、文化、社会关系等方面深入地了解他国文化以进行更好的沟通。

一、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关系

(一)文化背景知识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大学英语教学包括语音、语调、语法、词汇、翻译、听力、口语等方面的教学,简而言之,即听、说、读、写、译的教学。然而这些都只是停留在最浅层次的教学,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应成为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始终,向学生传授他国的文化、习俗、观念等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时具有深层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跨国交际能力。

(二)大学英语教学离不开文化背景知识教学

语言离不开文化,离开了特定语境和文化的教学,教师的教学方式是枯燥的、空乏的。离开了文化背景知识教学,最终的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语言文化观念、丧失深层语言交际的能力。

(三)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大学英语教学中有了文化背景知识教学课堂会很生动,文化背景知识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结合起来教学内容将很丰富。只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穿插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让学生能够从社会、文学、历史、政治和经济等方面了解他国文化和了解所学课文的背景。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的兴趣大大地提高,视野也开阔了,知识面也得到了拓宽。从教师的层面来看,教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探讨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分为背景知识教学、跨文化交际知识教学和外国文化的教学。

(一)背景知识教学

英文课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作品或者作家的名字,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作品,学习起来觉得很乏味。比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中第二单元的文章中提及了狄更斯,学生读起来非常的费解,不知道作者为何在描述卓别林的童年时提及狄更斯。文章原文是这样的:“Dickens might have created Charlie Chaplin’s childhood.”译文为:“狄更斯或许能创作出查理.卓别林的童年故事。”如果教师对于查尔斯.狄更斯的人生和作品有所了解,对于文章内容的分析也将更加透彻。经查资料得知:首先,狄更斯的童年非常悲惨。狄更斯于1812年2月7日出生于朴次茅斯。其父为海军中的小职员,挥霍无度,嗜酒好客。他从小就被父亲带到酒店表演唱歌。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起就承担了繁重的家务。他在皮鞋油作坊当学徒时,曾被雇主放在橱窗里当众表演操作任人围观,这在他心上留下了永久的伤痕,从而产生了对不幸的儿童深厚的同情和坚决摆脱贫困的决心。其次,狄更斯的作品大多数以描述贫苦人民的生活。狄更斯生活的时期正是英国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当时,大批小资产者贫困、破产,无产阶级也遭到残酷的剥削而沦为赤贫。狄更斯同情劳苦人民,希望通过教育来改造剥削者和消除社会矛盾。在他从事创作的34年中,他写了14部长篇小说(其中有一部未完成),主要作品有《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等。了解了狄更斯的童年很悲惨,狄更斯所创作的作品都是反映贫苦人民生活得作品,卓别林的童年生活非常苦,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狄更斯或许可以创作出卓别林的生活”这句话了。

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第四册的第二单元Charlie Chaplin课文中,作者介绍了查理.卓别林的生平、作品、情感生活,但如果只阅读课文,学生会感到很费解为什么卓别林会创造这些电影作品。以课文第三部分(课文第七、八段)——查理.卓别林的情感生活为例,介绍相关背景知识。段落前几句内容还比较容易理解,其翻译为:“卓别林深切地渴望被爱,同时也害怕遭到背叛。这两者很难结合在一起,有时这种冲突导致灾难,就像他早期的几次婚姻那样,然而即使是这种以沉重代价换来的自知之明也在他的喜剧创作中得到了表现”。但当读者读到接下来的句子时就会感到非常的茫然,“流浪汉”始终没有失去对卖花女的信心,相信她正等待着与自己共同走进夕阳之中;读者很容易问起,谁是“流浪汉”?这句话又与前几句课文内容中的卓别林深切地渴望被爱有什么联系呢?文中还提到了“而卓别林的另一面是他的凡尔杜先生,一个杀了妻子的法国人,成了仇恨女人的象征。”因此,在这里作者就非常有必要介绍一下卓别林的前三次失败的婚姻是怎样的?为什么卓别林的前三次婚姻会失败?失败的婚姻对卓别林之后的感情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通过查找资料,我们了解到卓别林的婚姻生活是这样的。卓别林一生曾有4个妻子。他的前两任妻子,一位名叫米德来德.哈里斯,另一位是利达.格林。1937年,卓别林与第三任夫人波莱特.戈达德在中国举行了婚礼。1952年乌娜.奥尼尔成为卓别林的第四任妻子。他和海蒂.凯在恋情处于萌芽状态时,海蒂的父母果断地终止了它的发展,然而,海蒂迷人的丰采竟使查理终生难忘。1920年11月卓别林与哈里斯正式离婚。之后卓别林经历了后两次婚姻。卓别林前三次失败的婚姻让卓别林对于感情生活特别纠结:一方面渴望被爱,另一方面又害怕再次受到伤害。卓别林渴望得到爱的想法成了他创作作品City Lights 《城市之光》的源泉,而卓别林害怕受到情感伤害的脆弱心理帮助他创作了作品Monsieur Verdoux 《凡尔杜先生》。当读者读到这里,就会迫切地想了解这两部作品的内容,教师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这两部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欣赏这两部电影中的片段。作品City Lights 《城市之光》描写小流浪汉爱上了失明的卖花女,身无分文的流浪汉想竭力帮卖花女重见光明。一日他搭救一富翁,因而被请回家并待为上宾,但次日富翁醒来却翻脸不认人。一日他徘徊街头又巧遇富翁,两人尽弃前嫌,富翁给流浪汉一千元资助盲女,俩人却遭遇强盗,流浪汉舍命保钱,自己被警方误会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再次邂逅已复明的卖花女,当她欲行善道时,才通过手的触摸惊觉此人竟是自己的恩人。说明了卓别林在经历了三次失败的婚姻后,仍然没有对婚姻失去信心,其作品City Lights 《城市之光》的创作正是源于卓别林对婚姻的再次渴望。而作品Monsieur Verdoux 《凡尔杜先生》故事讲述在1930年经济危机前的银行职员凡尔杜,为了摆脱窘境而用许多假名字和一些有钱的女人结婚,然后把她们杀死,十四个女子依次成为他的牺牲品,他本人也最终被判死刑。教师通过对于课文中两部影片内容的介绍可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卓别林的感情生活很纠结,为什么卓别林能够成功的创作《城市之光》和《凡尔杜先生》。

(二)跨文化交际知识教学

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展现的民族文化也各不相同。这些不同体现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教育方式、饮食文化、交往习惯的方方面面。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还应承载着传递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功能。比如:在介绍中西方言谈时,教师可以侧重于西方人忌讳的话题着手。在西方国家,人们尽量避免谈论年龄、收入和健康等话题。在中国,人们经常会问起他人的健康状况以此来表示对他人的关心以及自己对他人的礼貌。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 working hard, even a cowboy can be president.)由此可见,美国人非常尊重自己和他人。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孩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在教育方式方面,中国的教育重视孩子的成绩培养了一大批应试教育下的考试型人才,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而西方重视培养孩子的自由精神和探索精神。

(三)外国文化教学

文化的覆盖面很广泛,包括知识、法律、习俗等方面。在英语课堂中介绍外国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如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西方人眼中的数字、西方国家的名称、西方国家的进餐礼仪、西方著名的文学作品的欣赏等。比如介绍英国的表达方式时,就可以首先介绍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简称为联合王国,缩写为the U.K. 。 英国由两个大岛组成,一个是大不列颠,另一个是北爱尔兰岛北部。大不列颠由威尔士(Wales),英格兰(England)和苏格兰(Scotland)三部分组成,其中英格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所以人们谈起英国的时候常常称之为England 或者Britain。再比如介绍西方人眼中的数字时,可以介绍西方人认为的吉利数字是3(three)和7(seven)。西方文化认为世界(the world)是由大地(land),海洋(sea)与天空(sky)三者合成的;大自然由动物,植物和矿物构成,所以他们特别喜欢3这个数字。

三、结语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提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为重要,英语教师能够从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角度出发,思考英语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内涵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十分关键。

参考文献:

[1]常笑.对《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4》(第二版)课文内容的几点思考[J].商情,2014(6).

[2]程高军.论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J].考试周刊,2007(18).

[3]曾海燕.试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背景[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6).

[4]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四册(第二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5]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四册(教师用书)(第二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长沙师范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编号:2014652,本文为该项目主要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常笑(1983-),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

猜你喜欢
英语文化大学英语实践教学
关于中职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化教育的思考
浅谈英语文化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适当导入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