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 山示范县创建促进民族和合

2016-11-26 11:14王皓
今日民族 2016年10期
关键词:巍山示范县样板

□ 文 / 王皓

巍 山示范县创建促进民族和合

□ 文 / 王皓

从河北到云南,刚下飞机,刘合便直奔租车行,选好“座驾”,加足油,一路美景一路歌,此行的目的地是他早已计划好的:洱海西畔白族古村落的10天悠然小住。

也许是因为“迷醉”于沿途的美景,路边“巍山欢迎您!”的标牌让刘合意识到,行程已出现了偏离。对于刘合而言,与巍山的邂逅,完全是不经意之举。

“烦躁、失落、迷茫,这是我当时的心情。”为了询问路线,加之饭点刚到,刘合像没头苍蝇一样在城里绕着,不知道在哪儿停车,更不知道吃什么好。

也许是北方人对面食情有独钟的缘故,没绕多久,刘合就被一家小吃店招牌上的“一根面”三个大字吸引。

停车进店,刘合略带好奇地点了一碗面。“看着师傅娴熟的做面技艺,当时我就惊呆了。神奇的是,端上来的一碗热面,确实只有一根而已。”

“怎么样?我的面好吃吧?”“好吃,太好吃了,不仅好吃,还独具特色!”就这样,刘合与店主侃起了大山。从聊巍山特色小吃“一根面”到聊巍山各方各面,从聊历史神话到聊民族团结,这一聊,巍山彻底揪住了刘合的心。

交谈中得知,刘合准备在老家开一家以少数民族风格为主题的酒吧,体验和收集少数民族元素才是他此行的真正目的。

用刘合的话来说,一个普通的小县,能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必有其独特的魅力。

创建示范县措施到位成果凸显

在人们的印象中,巍山与国内众多小县城无异。然而,提及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时,这里却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记者注意到,在大理州,巍山是一个民族众多、宗教多元的自治县,有汉族、彝族、白族、回族、傈僳族等2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45.45%,境内伊斯兰教、道教、佛教、基督教以及彝族土主信仰等多元宗教在这里共生共存。

自唐以来,作为南诏国发祥地的巍山,一直是云南乃至祖国西南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新中国成立后,巍山县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为载体,长期保持了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繁荣稳定的良好局面。

1988年、1998年、2014年共三次被国务院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4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24个、云南省唯一的“第二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县”,多次被省州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巍山县永建镇被国家民委列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星。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先后有宁夏吴忠市、四川广元市、广东广州市等省内外州市县到巍山县交流学习。

彝回互助一家亲

永建镇银器加工

如今的巍山,经过多年打造,已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诏国的发祥地和古都,清代御封的文献名邦,拥有中华彝族祭祖圣地、中国彝族打歌之乡、中国民间扎染艺术之乡、中国名小吃之乡等多项桂冠。其中,“南诏古都”“彝祖故里”“道教圣地”“鸟道雄关”“红河之源”“和谐回村”更是巍山极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六张响亮名片。

面对众多的桂冠及取得的骄人成绩,巍山县并没有坐享其成之意。在促成民族和合,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之路上,巍山县步疾蹄稳、阔步跃新。

在此进程中,巍山县不仅在全县范围内推行领导挂帅、高位推动,且层层制定方案,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对样板村、示范村和重点建设项目,分别指定1名县级领导为责任人,明确了工作任务、时间进度、奖惩措施,与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签订了责任书,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而且还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并制定了《巍山县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示范样板区建设实施意见》《3121工程——巍山示范县建设规划》《永建示范样板区创建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确定了以永建镇为示范样板,高举“一面旗帜”,围绕“两个共同”,力争“三大跨越”,推进“四大示范”,抓实“五大创建”,实施“六大工程”,实现“七个好”,开展“八进活动”,努力在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等方面走在全省全国自治县前列。

除了广泛宣传,实施全民动员之外,还充分发挥永建镇东莲花村作为全国唯一的回族历史文化名村的品牌优势,积极向上级民族宗教、发改、文物等部门争取资金支持,累计投入2233万元,深入挖掘东莲花村伊斯兰特色文化、马帮文化、建筑文化等特色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建成了回族马帮文化博物馆、回族历史文化展室,对村内进行青石板路面改造、管线入地埋设、污水收集处理、特色民居风貌整治及道路绿化、亮化工程。

同时,还对马家大院等3座古院落进行了保护性抢救维修,并且全面实施了永建民族文化广场、滇西回族文化中心等项目建设,规划了清真美食街建设项目,成功打造了东莲花样板村,示范带动了下西莲花村、打竹村、有食村、琢木郎村4个特色村寨,52个民族团结示范村。

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进程中,为了能更到位地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巍山县还积极以云南省“十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整合扶贫、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到示范区建设,避免重复投资。目前,累计投入创建资金已达36344.36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巍山还结合实际,创新活动内容,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村组、进乡镇、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军营、进家庭”的“八进”活动。正是因为相关工作做得细致扎实,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巍山县没有发生一起因民族或宗教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据巍山县相关领导介绍,巍山县将通过强化样板示范的辐射作用,以更特、更亮、更美的示范标杆,带动全县进一步巩固、提升示范县建设成果,围绕巩固提升创建成果,形成创建常态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在“辐射全县、全面推进”上下足功夫,继续推进示范县提升建设工作。

永建镇马米厂村

民族产业筑牢示范县创建根基

在巍山走村串寨多日之后,刘合听到最多的,便是各少数民族群众如何和睦相处、共同发展,而他所看到的,也确实如此。在他看来,越是少数民族能和合共处的地方,均有相关的产业作为纽带和支撑。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巍山县意识到了这一点。通过积极念好“生态经”、打好“特色牌”,培育出了一系列产业。大力发展以泡核桃、红雪梨为主的林果业,以肉牛和奶水牛为主的畜牧业,以红花、续断和重楼为主的中药材种植业,以田园风光、农家乐、民族传统文化和餐饮文化为主的乡村旅游业。

在样板村、示范村初步形成了“一村一业,一户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引导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下西莲花村成立了发展互助社和核桃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打竹村成立了泡核桃产销合作社,回辉登村建立了刺绣协会等。各类合作社、协会管理规范、运作良好,为推动各民族友爱互助、共同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谈及产业,下西莲花村在巍山县可谓小有名气。刚一走进村中,刘合便被一阵阵“叮叮叮……”的声音所吸引。找到一户人家推门而入,只见一群人在手工剥核桃仁,而这也是他们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近年来,当地发展以中药材、核桃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流通,走出了一条“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当地回民具有经商做买卖的传统优势,西莲花人经过不断摸索,找到了致富之道,由于资源贫瘠,他们想出了一条“借鸡生蛋”两头在外的发展路子。村里80%以上的青壮年男子常年在丽江、迪庆等地从事核桃、中草药收购,收购之后运回巍山加工,再销售到沿海省份。这样坚持以铁核桃和药材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思路不动摇,坚持“收过来、请进来、送上门、售出去”的经营理念,西莲花的铁核桃和药材购销加工逐步走上了一体化循环发展的道路。

村长马和军告诉记者,这几年由于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全村78户中有77户都在从事以中药材、铁核桃为主的农副产品收购加工,全村都沾了铁核桃、中药材的光,脱了贫致了富。正因为“家家药材核桃”,所以才“户户新房新车”。

农产品收购加工不仅富了本村回族群众,也让附近不少汉族、彝族群众得了实惠。在村民杨家伟家,30多个汉族、彝族女工正在熟练地加工核桃。在这里,全村几乎家家雇佣“工人”,他们之间就是松散的“雇佣关系”,“上班”一天有一天工资,家里有事也可以不来。在这样一个只有200多人的小村子里,在农闲时间,“外来务工人员”最多时竟达四五百人之多,而且大多一干就是四五年。

由于常年都有汉、彝、白兄弟民族“工人”坚守岗位,为了方便他们中午就餐,主人家都为他们准备了简易的灶台。到了中午,大家会把自带的饭菜简单加工后作为中午饭,这对工人们来说既方便又实惠。村长马和军坦言,在以前,其他民族的饮食,别说是在回族家热着吃,就是裹着几层袋子进去,也可能会被主人扫地出门的。

“做生意打交道,其实我们都是在相互帮忙,工人们也不容易,方便他们也是方便我们自己。”杨家伟说,“两年前,我儿子结婚的时候,这些汉、彝群众放下活计,来帮忙热闹了几天,让婚礼风风光光、顺顺利利地办了。现在他们很多人都和我打起了干亲家,哪家有客有事都会相互热闹相互帮忙。”

现在,每年开斋节、古尔邦节等节日,下西莲花村都要请周边各族群众到清真寺里来和他们一起过节,汉族、彝族群众也主动前来贺节。到了汉族、彝族过春节、火把节的时候,回族兄弟同样前往祝贺。各民族之间“头顶一片天,回汉彝白一家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尊重、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安居乐业、勤劳致富,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进步歌,使下西莲花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示范村”。

据悉,巍山将紧密结合县“十三五”规划,围绕实现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目标,高标准编制《巍山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从今年起,用5年时间,把全县10个乡镇全部建设成为民族团结示范乡镇,建设5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100个民族团结示范村、50个示范单位、60个“和谐寺观”、10000户示范户,全面深化示范县建设。“争取五年内将巍山示范县的层次、品位和样板地位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全新的地位,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这是巍山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

永建镇清真食品加工厂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由巍山县民宗局提供)

(责任编辑 王菁)

猜你喜欢
巍山示范县样板
民居资讯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净水样板的力量
四川:出台监管示范县评定管理办法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人大样板”
贵州:创建3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巍山图山出土佛教石刻造像初步研究
巍山(山龙)(山于)图山出土佛教石刻造像初步研究
巍山小吃道法自然精神探究
巍山喜迎60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