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优3301”杂交稻新组合引种试验、示范推广技术

2016-11-29 01:00刘存法陈海雄周王鼎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6期
关键词:琼海市杂交稻区域试验

刘存法,陈海雄,周王鼎

(1.海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海口 571100;2.海南海亚南繁种业有限公司,三亚 572000;3.海南省琼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琼海 571400)

“天优3301”杂交稻新组合引种试验、示范推广技术

刘存法1,陈海雄2,周王鼎3

(1.海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海口 571100;2.海南海亚南繁种业有限公司,三亚 572000;3.海南省琼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琼海 571400)

2010年,“天优3301”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海南省引种参加省级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强。2013年3月,通过了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海南省琼海市5个市县进行了高产栽培示范,深受广大农民欢迎。2013~2015年,海南省累计种植面积1.9万hm2。该品种目前是海南省主推的杂交稻感温型新组合。

“天优3301” 引种试验 栽培技术

“天优3301”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天丰A×闽恢3301”杂交选育成的感温型中迟熟杂交稻新组合。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海南海亚南繁种业有限公司2010年从福建省引进,参加省级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强。2013年3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琼审稻2011015)。2012年,开始在海南省琼海市、三亚市、儋州市、琼山市、乐东县等市县进行高产示范,均表现为丰产性好、熟期适中、稳定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2013~2015年,全省累计推广种植面积1.9万hm2,目前是海南省主推的杂交稻感温型新组合。

1 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表现

1.1 产量高

“天优3301”:2010年早造首次参加海南省区试,每667 m2产量为536.44 kg,名列第1位,比T优551(CK)增产4.51%,达极显著水平,日产量4.3 kg。2011年,早造续试,每667 m2产量为571.55 kg,名列第4位,比特优009(CK)增产3.94%,达显著水平,日产量4.49 kg。生产试验每667 m2产量为613.84 kg,比特优009(CK)增产12.80%。

1.2 抗性强

“天优3301”:2年抗性综合表现苗瘟3级,叶瘟4级,穗颈瘟4级,白叶枯7级,纹枯9级。2年田间综合表现抗苗瘟,中抗叶瘟和穗颈瘟,中感白叶枯。综合抗性优于对照品种,如表1。

1.3 稳定性好、适应性广

从2年区试结果增产点比和年际间增产点比的差异分析,“天优3301”适应性较强、稳定性较好、丰产性好。

1.4 主要农艺性状

2年区试综合表现:全生育期118~144 d,比T优551(CK)短2.1 d,比特优009(CK)短4.0 d。长势繁茂,

表1 2010~2011年“天优3301”与对照抗性比较

表2 2010~2011年“天优3301”与对照产量对比

株型适中,后期熟色较好。每667 m2有效穗数约18.60万,平均株高103.6 cm,平均穗长22.7 cm,每穗总粒数126.0粒,结实率85.5%,千粒重30.0 g。

猜你喜欢
琼海市杂交稻区域试验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移栽密度对不同熟期杂交稻产量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超级杂交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移栽
全域旅游视角下海南乡村景观保护策略探究
基于美丽乡村的海南乡村度假旅游发展研究
甘肃省冬油菜区域试验现状及应对策略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
石门县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2008年襄樊市中稻品种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