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纸趣谈

2016-12-03 20:21方珂
文史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字纸

方珂

字纸,就是其字面的意思,写有字的纸而已。在我们随处可见打印品的现代生活中,它一般不会引起注意。但是,对于古人,可并不如此。有些古人有种特殊的行为——收集字纸,即收集写了字的废纸。为何有此行为,是惜墨?是环保?且来看此趣事。

清人梁恭辰的《北东园笔录初编》中记载:“闽县廖氏积有阴德,先母郑夫人常称之。先母为廖家之表侄女,故知之最悉。每谈旧事,述廖氏兄弟之父,群称廖太翁者……生平又最敬惜字纸,每自背一篮于穷街僻巷检之,其受污秽不堪着予者,亦必拾回洗净焚化,行之数十年不倦,盖文人学士之所难者。其累代待婢女甚宽恕,恒及时遣嫁,凡俗所为试妆、回门之礼皆不废。人问之,曰:‘婢女亦女也,忍异视乎?其厚德又如此”。在时人看来,“拾字纸”是和“嫁婢女”一样,乃厚积阴德的事。其实,大概在宋、明时期,中国人已形成珍惜字纸的传统,而至清为甚。在明人凌蒙初的《二刻拍案惊奇》中写道:“宋时,王沂公之父爱惜字纸,见地上有遗弃的,就拾起焚烧;便是落在粪秽中的,他毕竟设法取将起来,用水洗净,或投之长流水中,或候烘晒干了,用火焚过。如此行之多年,不知收拾净了万万千千的字纸。一日,妻有娠将产,忽梦孔圣人来分付道:‘汝家爱惜字纸,阴功甚大。我已奏过上帝,遣弟子曾参来生汝家,使汝家富贵非常。梦后果生一儿,因感梦中之语,就取名为王曾。后来连中三元,官封沂国公。宋朝一代中三元的,止得三人,是宋庠、冯京与这王曾,可不是最希罕的科名了!谁知内中这一个,不过是惜字纸积来的福,岂非人人做得的事?”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宋人已知珍惜字纸,且获得儒家的极大福报,使子孙登第。(姑不论是否真假,只是民间一种价值观。)

古人尊敬字纸的原因,乃是因为字乃仓颉所造神物,阐天地之奥秘,开万世之文明。天地精华乃蕴藏于可变化万端、表无穷意态之文字中,非一般俗物可以亵渎。前文提到的明人《二刻拍案惊奇》中言:“且听小子说几句:苍颉制字,爰有妙理。三教圣人,无不用此。眼观秽弃,颡当有。三原科名,惜字而已。一唾手事,何不拾取?”其中的意思是认为珍惜文字与珍惜科名是一致的。不取科名或许还只是个人的一种人生追求而已,而在清人韶公的《燕京旧俗志》中云:“污践字纸,即系污蔑孔圣,罪恶极重,倘敢不惜字纸,几乎与不敬神佛,不孝父母同科罪”,这里更将道德水准上升了许多,不珍惜字纸竟然已等同于“不孝父母”之罪,令人惶惶。后来儒、道、佛三教皆宣扬类似观点,以劝善书的形式出现了如《惜字律》《惜字新编》《惜字征验录》《文昌帝君惜字律》《文昌惜字功过律》等训诫或典籍。至迟至清中叶,惜字纸之风已普遍行于全国各地。有人自愿义务上街收集字纸,不再仅是受到神佛保佑,更受到政府褒扬。汪贤作《淮隅史·公铸惜字炉》载:“汪星吉先生业医,乐善好施。虽衣食不敷,与字纸、放生为最。与黄曰楼、马西骏等建字纸炉于闻思寺大门过道西北,知县陈公出示,以垂久远,并勒碑于寺内。存有田亩于寺,为岁修。”政府甚至明文禁止回收废纸用于制作灯芯、雨伞、扇子、盒子、卷烟,严禁用字纸来包腌肉、纳鞋底,严禁把废旧字纸当成原料去造纸。这在今人看来,又是环保与健康的更高境界。

除个人的“积善”行为外,对“惜字纸”,社会上也出现了有组织的公益行为。在民间各县,多建有“惜字社”,或称“文昌会”“崇文社”“拿云社”等等,大多由当地名流士绅、文人官员及祠庙宫观人员组成。他们自筹资金通过修建惜字类建筑,或刊印善书、善文,或聘请专人拾字纸等行为在社会上广泛倡导敬惜字纸之风。惜字社的出现标志着敬惜字纸之风由私人“积善”行为转向有计划、有组织的集体意识行为。除每日雇人沿街收取外,每月还定期收买各种废纸、旧书,然后汇总火焚或投入江中。如《北东园笔录三编》中记载:“先是,郡之武庙文昌阁结有惜字社,诸士子捐资雇夫四处收拾字纸,每月朔,司事者汇焚之,士子毕集拈香,亦藉以会友,或出近作文互相就正”。后来,发展到“拾字纸”的佣工居然可以靠此发财,如《北东园笔录初编》中载:“按惜字局中有司事孟姓者,其人向不读书而偏知惜字,自言十许岁时即沿途拾取,乐此不疲。每年于所检字纸中辄有所得,或银钱,或首饰,数虽不多而贫家则不无少补。一年于小除日合计本年,却无所得,亦不以为意。次日除夕,值各家扫除之残纸沿街堆积,孟耐心寻检,果有字纸,持归审视,则中有钱票一纸,载钱五千文云”。另,《清史稿·孝义一》中载:“崔长生,江南邳州人……拾字纸,得遗金,待失者逾月不得。乃易母彘饲之,茁壮蕃息,为父母治送死之具”,这其中神鬼福报之说已减弱,实际上成为雇佣经济下的底层人民的谋生渠道。

既然有神报之说,也自然会有避鬼之谈。字纸在记载中还真的有避邪的作用。《北东园笔录初编》中的故事载:“余侍居浦城,倡为惜字之举。凡检拾焚化诸冗务,悉陈莲航茂才(洛)力任之,日与检拾佣工相交接,不惮烦也。莲航本居福州,携其子授读于浦城。一日其子得狂疾,跳而出,夜行伥伥,几为路鬼所揶揄。有拾字佣素识之,时夜已深,乃掖之入粤山道院,而使人通知莲航。凌晨引归,疾亦寻愈。当日寻觅者皆注力于城外溪边,而不知其近在市里之内,向使不遇此佣,恐当夜即有变故,向使此佣与莲航父子不相习,则亦未必即引之使归。佥曰:‘此惜字之功也,事方创始而已有食其报者,可以劝矣。”此所说的是因平日惜字纸所积功德而未为野鬼所害之事;另有一则《北东园笔录三编》中故事载:“蒋味村(承培),杭城人,言:某甲以种菜为业,小有家赀,平生惜字,遇街路墙壁所贴告示、招纸为风雨飘摇欲坠者,捡藏回家,汇焚惜字社洪炉中。年九十余不倦。一夜,遇祟迷路,奔走三更,辄遇墙阻,谚所谓遭鬼打墙也。摩摸间,似有纸飘摇,即揭取之,顿觉手中发光,隐约知是村中社庙,因得循其门而扣之,遂止宿焉。夫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何等郑重。某甲手揭字纸,即鬼不能迷,岂非显证。尝闻太上垂训,惜字十万,延寿一纪,彼种菜者年逾九十,谓非惜字之报欤?”这里说的是夜路遇到“鬼打墙”,靠着字纸方免一难的故事,字纸的辟邪功能显得直接有效。

除去上述各种陆上功能,字纸还有镇海平波之功效。在清人王之生的《椒生随笔·惜字》中记载:“外舅萧公(继昌)佐贺耦耕先生(长龄)于苏藩任时,办海运。先生勤于政,除夕觞幕中客,执杯问曰:‘有遗事否?萧曰:‘惟一小事,尚宜办。贺肃然曰:‘愿闻。萧曰:‘署中字纸灰向不准收,飞积厕秽,何如以大竹篓盛之,发交粮艘带至津门,再掷诸海,既镇风波,又为惜字之一道,推之各州县,亦应遵办。贺为首肯,立即通饬照行。嗣据州县呈报,合本署所收者,共三千四百余篓。先大夫闻知,作书有云:‘一言之福,公之后其无虑无读书识字者乎?”带着字纸出海,居然能平镇海涛,这也是前人及今人都觉得难以想象的事情。但是这种习俗或许在近代仍然存在,在现代作家余秋雨的《笔墨历史》中记述:“哪一季节,如果发心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到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船舱中间底部,才敢破浪远航。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这是我的起点。”看来无论官方民间,对于这一效果都是认定的,不过这也正是保留了“惜字”是本着对文化无上尊重的本意。

清代社会,各地常可见到写有“敬惜字纸”的砖砌火炉,这就是“惜字炉”,也有叫“惜字塔”的。火炉前面有开口,将废弃的字纸扔入窗口任其燃烧成灰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将纸灰包裹起来,埋入他处的土中,或者用船载至江河中郑重抛洒(甚至还包括有字的碎瓷片)。如果你现在看到路边有莫名其妙的有些年代的塔状物,而又不是佛塔,就极可能是当年的“惜字炉”。成都崇州市街子古镇,距成都五十来公里,镇中心有座古塔,雕花青砖筑成,六面七级,塔角飞翘,立吻兽、挂铁风铃、饰龙柱、攀飞凤,四周雕刻有戏剧神话传说,并配有诗文、楹联,可谓巧夺天工,美不胜收。这正是专门用来焚烧字纸的惜字塔。台湾龙潭圣迹亭是现存最完整的惜字类建筑的代表,它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是台湾现存二十多座敬字亭里面规模最大的文字崇祀古迹。其上除了造型精致的庭院建筑外,还有不少优美的对联题字,如:“文章到十分火候,笔墨走百丈银澜”“文章炳于霄汉,笔墨化为云烟”。在湖南隆回县岩口乡、湖南凤凰沙湾等地,皆有此等惜字塔。其实,中国大凡有点规模的城镇,多修有规模宏大设施齐全的“惜字宫”。此外许多人口密集的乡镇、读书人聚集的书院、寺庙、宫府,亦修有专门烧字纸的建筑。在重庆的大足石刻中,石门山石窟在宋代称为“圣府洞”,建有寺庙,清代称“杏林宫”,进门处就为“惜字阁”,旁乃惜字塔。

在如今越来越“无纸化”的信息社会,字纸及惜字传统已逐渐走入文明的深处。但是文明的传承却正是需要文化的,借用古人对“惜字”的一句评论:“不知朝廷非字道不尊,官吏非字事不治,士民非字名利不成,振古如斯,其所维系者甚大,而其理甚明也。是故天下不可一人不识字,即不可一日不敬字”。“惜字纸”的传统即使不存,但是在每一个使用汉字的人的心中,也应该保留“识字”“敬字”的庄重地位,这才是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或者延伸。

作者:大足石刻研究院文博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字纸
晚清『敬惜字纸』非空谈
敬惜字纸
撕字纸
笔墨童年
咏圆规
“敬惜字纸”:从商业读本看清代晋商的惜字思想
过剩的字纸
收字纸的老人
“饿肚皮”的果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