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视频公开课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福建教育学院名师网为例

2016-12-06 03:35杨江林钦张晓梅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公开课名师教学内容

杨江 林钦 张晓梅

(福建教育学院图书资料与网络管理中心,福建福州350001)

基础教育视频公开课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福建教育学院名师网为例

杨江 林钦 张晓梅

(福建教育学院图书资料与网络管理中心,福建福州350001)

基础教育视频公开课是我国开放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对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一线教师教学质量起着巨大作用。文章在对福建基础教育网名师网上授课活动中的基础教育视频公开课现状进行研究,找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基础教育;视频公开课;现状;对策

为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福建教育学院于2010年3月8日在全省率先启动了福建省名师网上授课活动。活动聘请省内外知名教学名师,对高中阶段高考学科,分年段,非高考学科不分年段,不定期组织名师拍摄视频公开课授课视频,上传“名师网”(http://ms.fjjcjy.com),免费供一线教师研修学习。凭借新颖的授课模式、多样的教学风格和精心设计的课程内容受到一线教师的广泛好评。活动开展六年来,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应用,传统视频公开课早已远不能满足当下教师对视频公开课需求。本文在对“名师网”视频公开课调研数据分析基础上,找出其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视频公开课现状

福建教育学院自从在“名师网”平台发布视频公开课以来就吸引着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名师网”视频公开课涵盖高中阶段15个学科,高考学科9个,非高考学科6个。截至2016年4月30日共拍摄制作视频公开课2272个,总访问量达126万次,囊括福建省内绝大多数高级及以上职称名师资源。

通过对名师网上授课活动平台6年来高中阶段15个学科在视频数量、点击数、平均点数、总评论数、高职称授课教师比例五个维度的统计。得出名师网视频公开课统计情况表,如表1所示。

表1 名师网视频公开课统计情况表(统计数据截止2016年4月30日)

从表上不难看出,9个高考学科中,视频总数均在150以上,平均每月更新3-4个视频,非高考学科除音乐学科外,视频总数在50-80之间,视频更新速度为每月1-2个;平均点击数除数学1672最高外,其他高考学科点击数都维持在500左右,非高考学科在400左右;视频总评论数除音乐、英语、历史超过100条,其余学科都在100条以下,大部分学科甚至低于50条;授课教师职称高级及以上者均超过80%。

“名师网”视频公开课上线以来,在调查中发现,不少视频公开课的评论区中,会有诸如“教的很好,非常好”、“课堂气氛相当浓郁,教学方式也比较新颖”、“很有启发,谢谢老师”等诸如此类的学习者留言,直接反映了教师对我们已上线视频公开课的认可。表2所示为部分已上线视频公开课现状调查表,为便于统计分析,调查过程中以学科为类别,语数英分别取2个样本,其余学科各取一个样本进行分析。其中点击数的数据来自于每节公开课点击率之和,公开课内信息以上线时公布为准,统计时间为2016年4月30日,在调查取样时,采用了随机抽样法。

表2 名师网部分视频公开课情况调查表(统计数据截止2016年4月30日)

从抽取样本中可以发现:

(1)统一组织,起点较高。目前,视频公开课的建设任务主要由福建教育学院组织,聘请省内外名师进行拍摄,名师来源渠道多元有中学名师、高校专家、教研部门研究员;授课教师以高级及以上职称为主,绝大多数来源于省内外知名一级达标校和科研院所;课程涵盖高中阶段所有学科并按照一定速度持续更新。

(2)讲数偏少,单个视频偏长。每节公开课基本围绕某一特定专题进行讲授,知识覆盖面有限,其中讲数最多为3节,大多数公开课讲数在1-2节之间。每讲时间在40-60分钟左右,平均时长为50分钟。

(3)授课枯燥,模式单一。授课方式以个人讲座式为主,并以演示型课件PPT辅助;录制场所不一,以演播室和多媒体教室为主,个别课程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在操场或其他专业教室;录制视频模式以单视频为主兼顾三分频模式。

(4)点击数少,参与度低。视频公开课因受欢迎程度不同点击率差异较大,平均点击率为465,点击数严重偏少;学习者很少或无留言,留言内容通常只是对该课泛泛赞美,缺少独到的思考和自己观点。

二、视频公开课存在的问题

(一)视频公开课的宣传力度不到位

目前,视频公开课依托福建省名师授课平台,在福建基础教育网站(www.fjjcjy.com)同步推出。由于新颖的授课形式和省级授课平台的优势,视频公开课上线之初收到良好的访问率,但是福建省有近600所高中校,这样的访问率不尽如人意。加之从未进行任何形式的宣传与推广,视频公开课使用率偏低,大多高中教师不仅不会使用视频公开课,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

(二)视频公开课建设缺乏系统规划

视频公开课作为一线教师教研活动备课研修时之用,在内容方面只须符合高中阶段课程内容且与一线学校的教学安排一致即可。学科教师往往只关注教学内容的正确性,至于主讲教师的选题与教学内容一般不予干预。授课教师在授课主题与教学内容选择方面自由度较大,教师为了教学效果通常选择自己熟悉且易讲解的教学内容。对于抽象难懂不易讲解教学内容,却很少涉及,恰恰这些教学内容却是一线教师最渴望看到的部分。以至于部分课程存在重复建设,而教师最需要的资源却从未涉及。

(三)视频公开课教学内容设计不到位

视频公开课教学内容通常只是将传统课堂授课内容直接搬到公开课中,很少考虑公开课与传统课堂的差异,很少甚至不会对授课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很多时候公开课不只是一堂课更是一场秀,授课教师为了教学效果和点击率,更多地选择容易出彩且易引起学习者兴趣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时常会因此忽略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题外话连篇,教学主题不明,形式大于内容;还有的课程内容直接照搬教材,没有深入研究,提取精髓。由于知识点多课时量有限,为达到课程的完整性,教师往往贪多不求精,每个知识点泛泛而谈,重点内容讲不深讲不透。

(四)视频公开课授课形式呆板,缺乏互动

视频公开课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模式,依然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以呈现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学的形式相对比较刻板。在特定的演播室环境下,教师因紧张,致使表情过于严肃,缺少肢体语言,课堂气氛呆板。加之缺乏师生交流,教师过度依赖于教学课件,整个授课过程教师都在一个人读PPT,缺乏应有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其说是公开课,更像是在做讲座和演讲,缺少了课堂该有自然真实感。

(五)名师资源枯竭,普通教师积极性不高

视频公开课开课6年来在主讲教师方面一直坚持挑选省级以上名校教学名师。至今已录制2200多个视频,全省范围内的名师几乎都被邀请过。由于名师影响力的扩大,再次邀请十分困难,或是婉言拒绝或是草草准备应付了事。在最近一年来越发感到授课教师资源枯竭现象;同时在一味地追求名师效应同时,挫伤了很多教学经验丰富,上课效果较好、受到学生喜爱的低职称优秀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很难有机会站到省级公开课的讲台上。

(六)拍摄场地欠规划、操作不规范

视频公开课大多以学校演播室或现场授课环境作为拍摄场地,在拍摄过程中没有对拍摄环境进行布置。拍摄时会出现画面过曝、色彩还原不准等现象、音频电平不一、环境噪音过大等问题。视频录制人员往往对主讲教师授课特点和教学流程不够了解,在拍摄时导致现场调度不到位。在一些课程的视频录制过程中,会出现不顾教学需要而漫无目的的镜头推拉、师生镜头互切、单个听众的特写镜头时间过长等现象[2]。

三、视频公开课的发展对策

(一)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

视频公开课以普通高中教师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针对公开课点击率低的问题应该提高社会认识度、平台知名度和受众认可度[1],一是通过省教育厅各地市教育局等主管教育部门出台政策进行推动。基础教育视频公开课可借鉴高等教育视频公开课政府规划推动、高校自主建设、专家和师生评价遴选、社会力量参与推广的建设模式,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激励机制,鼓励更多高中教师参与公开课的建设之中,提高公开课在高中教师队伍中知名度。二是通过互联平台进行宣传。福建基础教育网作为视频公开课点播的官方,拥有着1.5亿人次的点击率和最广泛的基础教育教师用户。利用福建基础教育网网站、微博、微信平台开展公开课宣传和推介。同时在网站举办相关公益类讲座,开展各类教师远程培训项目等措施向教师宣传,扩大公开课的知名度。三是通过教师的相互推荐进行宣传。福建教育学院作为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主要基地,在培训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视频公开课进行教学,向来参加培训的教师介绍视频公开课,鼓励更多教师参与到公开课建设之中,以此扩大视频公开课的影响力。

(二)找准定位,合理规划课程

省教育厅领导在名师网上授课(教研)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强调“名师网视频公开课要针对普通高中高级职称教师的特点和培训需求,针对高中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培训重点,改革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3]。这意味着它不是大众化公开课,更不是赏课,而是针对高中教师这一群体开设的专业课。一要高要找准定位,树立精品意识。作为省级视频公开课,其规划须推动高中课改,提高高中教师教学能力。要层层遴选全省最优秀教师毫无保留地向全省教师全方位展示名师教学方法与风采,确实履行省级培训高校的在教育培训方面的社会担当。二要广泛征集各方意见,做好课程整体建设规划。公开课建设之前需对省内各阶段各学科的教师进行调研,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由课程专家、教学设计专家、媒体技术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全局统筹各方意见,按照高中阶段教育教学实际,形成视频公开课建设顶层设计。顶层设计中对公开课的选题、教学内容组织安排、媒体呈现等进行详细规划和说明。

(三)集思广益,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视频公开课的课程内容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它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一个好内容设计很大程度上决定公开课是否成功的关键。视频公开课的内容设计主要是从宏观层面的课程的内容分解与组织和微观层面的教学视频的设计[4]。首先教学子目标分析,分析学习者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征;其次课程内容分解设计,在不破坏课程内容和意义完整性基础上,将课程内容分解成一定粒度容量的知识内容;最后是教学视频设计,将教学内容与视频自身特点综合考虑,明确每个知识点在视频中的呈现方式。为确保公开课内容设计科学且可操作,在对每个公开课内容设计时都会配一个学科专家、一个教学设计专家与主讲教师一起参与课程内容设计。内容设计时可引入华东师范大学王觅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的“视频课程内容信息单”(如表3),对基于知识点粒度的教学内容从学习目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的顺序结构、辅助性资源四个维度进行分析。

表3 视频课程内容信息单

(四)丰富授课形式,增加课堂互动

国外视频公开课之所以在我国受到热捧,除讲名校名师效应之外,与其不拘一格的授课形式、良好的师生互动有很大关系。作为主讲教师要一改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根据教学内容适当选择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来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借鉴国外视频公开课采用的开放而思辨的教学方式,不断为学生提供选择,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还需在公开课讲授过程中与学生进行必要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广泛运用媒体技术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这不仅是课堂更是一场视觉与知识的盛宴[5];精心设计互动环节,根据课程需要在录制时适当安排向现场学生提出问题,并在问题的基础进行深入分析,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外,还可以将现场提问、实时研讨、专题辩论等多种教学模式引入视频公开课程中,不断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者在线下学习的参与感[6]。

(五)改革主讲教师聘请制度,广纳名师

注重名师名课效应固然重要,尤其在公开课启动初期收到很好的社会反响。但要持续长效发展,省内仅有的名师资源是完全不够的,这就需要在立足省内名师基础上大力聘请省外甚至全国范围内的知名教师。一要充分挖掘省内名师。聘请省内教学经验丰富,上课效果较好、受到学生喜爱的老教师担当主讲教师;鼓励省内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式新颖、有名校背景的青年教师开设公开课;邀请已获得省杰出人民教师与教师技能大赛获奖教师荣誉的教师进行授课。二要大力引进省外名师。抓住全国教育学院联盟、海西20城教师培训协作会契机邀请区域范围内一线名家来院讲学。

(六)精心设计拍摄环境,提高拍摄人员技术水平

视频公开课以视频为呈现载体,真实再现完整教学过程,笔者认为一节好的视频公开课一定需要精心设计和课前彩排。首先布置录制环境。录制场地应选择授课现场,可以是课堂、演播室或礼堂等场地,空间足够大(50平方米以上)。课堂或礼堂要求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7],演播室要求灯光、环境噪音可控。不同的录制环境有不同的拍摄注意事项,拍摄人员需要全面评估拍摄场地的灯光、音响、机位分布等实际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置现场拍摄环境;其次摄录设备的选择。为保证画面的质量选择高清录像设备并采用多机位拍摄手法。在现场拾音方面,一般采用同期声录制方式,选择清晰度好、灵敏度高全指向性专业级话筒,确保声音的清晰度,降低外界干扰声;最后机位的调度。在拍摄中强调真实性的同时,也注重美观。要求录制人员不仅要掌握应有拍摄技巧,而且还需具备一定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为保证拍摄顺利,拍摄人员需事先与授课教师进行录制前沟通,明确拍摄流程,制定拍摄方案。对缺乏录制经验的教师还需进行拍摄辅导,有些还要进行反复彩排。

四、结语

基础视频公开课作为福建教育学院创新培训方式,拓展网络培训形式的成果。它整合了全省高中名师资源,通过名师网平台将基础教育优质公开课免费向高中教师推广,这样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公开课形式,丰富了教师培训形式,弥补了集中面授的不足。让更多一线教师有机会一睹名师教学方法与风采。

[1]范建丽.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现状与发展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

[2]李小刚,马德俊.我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教育技术,2012(10).

[3]郑传芳.精心组织加强管理不断提升高中教师培训质量——在福建基础教育网名师网上授课(教研)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4).

[4]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5]王敏,张博.浅析高校视频公开课建设中的问题及建议[J].科技教育,2014(16).

[6]顾云锋,吴钟鸣.地方本科院校视频公开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3).

[7]刘颖,王向军,嵇斗,等.国内高校视频公开课建设现状研究与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884(2016)06-0116-05

2016-04-16

福建教育学院2015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5YB-21)

杨江(1987-),男,安徽霍山人,福建教育学院图书资料与网络管理中心初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公开课名师教学内容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