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

2016-12-07 09:06褚彦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年5期
关键词:心血管心脏血液

褚彦玺

(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黑龙江 鹤岗163111)

✿论著/冠心病✿

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

褚彦玺

(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黑龙江鹤岗163111)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情况。方法选取非心脏手术患者100例,其中冠心病患者50例,非冠心病患者50例,对2组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等进行预测。结果实验组冠心病患者在术前1天以及术后第二天的血液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非冠心病患者(P<0.05),实验组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心脏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实施血液NT-proBNP水平检测,可以较好的对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进行预测。

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

对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对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着积极的意义[1]。NT-proB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检测是预测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的方法之一[2],本文主要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情况作分析,详情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100例(2014年6月-2015年10月),其中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非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冠心病患者在术前停止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他汀类等药物。实验组冠心病患者年龄在60岁-80岁之间,男女比例为33/17。对照组非冠心病患者年龄在61岁-79岁之间,男女比例为34/16。2组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的基本资料相比,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 0.05)。

1.2方法

分别在2组老年非心脏手术前1天以及手术之后的第二天抽取患者早晨空腹时的静脉血液,抽取剂量约为5毫升,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的血液NT-proBNP水平进行测定,测定时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罗氏E170)。

1.3观察指标

心血管事件的判定依据:主要包括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症状性心力衰竭、心绞痛发作、死亡。

严重心律失常是指患者经心电图证实,在手术之后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过速、快速性心房颤动、心室颤动。急性心肌梗死是指患者在术后出现ST段或非ST段抬高型的心肌梗死。心绞痛是指患者在手术之前不存在心绞痛,在手术之后出现心绞痛,或者是患者在手术之前伴有心绞痛,在手术之后其心肌缺血的症状加重。症状性心力衰竭是指患者在手术之后出现典型肺水肿的临床症状以及生命体征,为患者实施X线照射,发现患者存在典型肺水肿的情况[3]。

1.4数据处理

本文研究数据均严格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时,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 果

2.1血液NT-proBNP水平

实验组冠心病患者在术前1天以及术后第二天的血液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非冠心病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老年非心脏手术手术前后血液NT-proBNP水平对比(±s)

表1 两组老年非心脏手术手术前后血液NT-proBNP水平对比(±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NT-proBNP水平(pg/ml)实验组(n=50)对照组(n=50)术前1天148.65±47.52*67.58±25.63术后第2天345.18±120.36*89.36±23.65

2.2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

实验组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共计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2.00%,对照组非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00%。实验组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NT-proBNP在心律失常、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等心源性的诊断中有着积极的意义[4]。围手术期患者的交感神经被激活,引起患者的血小板活化,从而导致患者的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同时交感神经的兴奋会增加血管壁斑块的剪切力,导致患者的冠脉斑块发生破裂、室壁张力增加,患者的心功能下降,这样就增加了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的几率[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冠心病患者在术前1天的血液NT-proBNP水平(148.65±47.52pg/ml)以及术后第二天的血液NT-proBNP水平(345.18± 120.36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非冠心病患者(P< 0.05),实验组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2.00%)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8.00),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患者的血液NT-proBNP水平越高,其在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越高。

综上所述,在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以及手术治疗后为其实施NT-proBNP水平检测,可以有效对患者的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进行预测,临床可根据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预测的情况,给予患者相应的干预,以此降低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1] 贾荣波,刘海涛,耿文真等.联合应用肌钙蛋白T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J].中国循环杂志,2015,30(9):837-840.

[2] 李瑾.老年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心肌保护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

[3] 王兆红.血液NT-proBNP水平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J].山东医药,2015,55 (41):55-56.

[4] 常瑞萍,具海月,张兴华等.CTA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对非心脏手术计划的影响及预测围手术期心脏风险的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7):520-523.

[5] 张佩军,思永玉,黄青青等.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分析[J].河北医药,2011,33(7):975-977.

猜你喜欢
心血管心脏血液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心脏
多彩血液大揭秘
侦破血液迷局,真相只有一个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报废血液的初步分析
血液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