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疾病表现及心电图变化探究

2016-12-07 09:06牛瑞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年5期
关键词:肺心病心电图我院

牛瑞芳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矿集团总医院,贵州 六盘水553000)

✿论著/心脏及血管病✿

肺心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疾病表现及心电图变化探究

牛瑞芳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矿集团总医院,贵州六盘水553000)

目的探讨肺心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疾病表现以及心电图变化。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5月到2015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40名肺心病并发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另选取在我院同期就诊的40名单纯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变化特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高危因素中吸烟、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高血脂发生率具有明显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出现急性或者陈旧性心梗、频发室早或室速、左室肥厚伴劳损等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心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心电图检查结果具有特征性的改变,临床诊断中应当综合分析,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及时发现,及早治疗,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肺心病并发冠心病;临床表现;心电图

肺心病和冠心病作为临床中常见的两种疾病,发病率高,且这两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极易引起两者之间的合并症状。肺心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十分复杂,临床特征不明显,在临床诊断中极易出现误诊、漏诊等情况,耽误病情的治疗,对疾病的预后造成很大的影响[1]。因此为了提高疾病的预后效果,在对我院肺心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心电图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现做如下的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5月到2015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40名肺心病并发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以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均符合[2]。其中有男性患者25名,女性患者15名,年龄在45岁到75岁之间,平均年龄(67.2±1.4)岁,病程6到10年,平均病程(7.2±1.4)年。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就诊的40名单纯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均符合[3]。其中有男性患者24名,女性患者16名,年龄在50岁到80岁之间,平均年龄(66.3±2.5)岁,病程5到9年,平均病程(6.8±1.4)年。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没有较大的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搜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高危因素分析和评估,评估患者是否存在高危因素。询问患者以及家属相关的临床症状,掌握患者当前的疾病表现。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电图和X线检查,并做对比分析。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高危因素和特点,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

1.4诊断标准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以及诊断标准和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标准进行临床诊断[4]。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本次研究的结果进行统一的分析和处理,用方差±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高危因素分析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高危因素中吸烟、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高血脂发生率具有明显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

观察组患者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右心衰竭、心律失常、肺部感染等,对照组患者表现为反复咳嗽、气短、心悸、心律不齐。

2.3两组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出现急性或者陈旧性心梗、频发室早或室速、左室肥厚伴劳损等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疾病高危因素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心电图结果比较[n(%)]

3 讨论

肺心病是因慢性支气管炎等肺部疾病反复发作致使肺部的血管或者组织发生病变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升高所致的疾病,该病发生后患者容易出现缺氧等症状,长期以往血流速度减慢。肺心病并发冠心病的发病率比较高,误诊率极高,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患者预后的有效保障[5]。

在本次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肺心病并发冠心病患者高危因素中的吸烟史、高血压、高血脂等发病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比较高,说明肺心病并发冠心病的发病率与患者的生活习惯十分相关,因此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明显的影响。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心绞痛、阵发性呼吸困难,右心衰竭,心律失常、肺部感染等。肺心病患者的心脏功能较差,容易发生胸闷、心慌等症状,因此在疾病的诊断中容易发生误诊现象。临床中一般采用心电图辅助检查,这也是合并症检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心电图检查发现,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ST-T改变,这是由于肺心病患者的长期缺氧导致ST-T改变,一般多发生在右胸导联,随着病情的缓解逐渐消失。因此在鉴别肺心病患者有无合并冠心病,ST-T改变是持久性的还是一过性的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缺血型ST-T改变,并出现动态心电图和心绞痛的症状对于正确判断合并冠心病具有重要的价值。

综上所述,肺心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心电图检查结果具有特征性的改变,临床诊断中应当综合分析,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及时发现,及早治疗,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但是有时二者临床症状亦相互存在不甚明显,在诊断上不易区别,仍需综合和随访才能确定。

[1] 胡海英.高原老年肺心病及肺心病并发冠心病的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3):1772-1773.

[2] 风兰,于启明,陈亮等.32例慢性肺心病并发冠心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8):54-54.

[3] 冯云,杜香洲.慢性肺心病并发冠心病62例诊治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6):50-51.

[4] 孙秀霞,孟辉,吴根新等.32例煤工尘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诊断治疗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5):838-841.

[5] 田永跃.肺心病合并冠心病77例临床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中旬刊),2012,(5):24.

猜你喜欢
肺心病心电图我院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肺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肺心病的可行性研究
120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肺心病中医病名的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