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字当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016-12-13 12:15文/沫
教育家 2016年44期
关键词:创造力创造性创新能力

文/沫 林

“敢”字当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文/沫 林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因为在新的世纪,没有创造能力,就只能跟在别人背后爬行,甚至失去生存的权利。日本政府早在1982年就提出,“创造力开发是通向21世纪的保证”“要培养全球性的、进攻型的创造性人才”。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

在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受教育者往往长于知识的接受与模仿,而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杨振宁教授认为,“中国的留学生,学识成绩都是很好的,但知识面不够宽;还有就是胆子太小,觉得书上的知识就是天经地义的,不能随便加以怀疑”。朱棣文教授也认为,“中国的学生学习很刻苦,书本成绩很好,但是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李政道教授寄语中国年轻学子:“我们的祖先提出了‘学问’两个字,就是要‘学问问题’,而不是‘学答’。现在很多青少年很注意‘学答’而不是‘学问’。没有问题就没有发展。”丁肇中教授针对我国的应试教育指出,“孩子在学校考第一不代表什么,至少我认识的科学家都不是年年考第一的好学生。我自己更不曾考过第一名,小时候父母不管我,让我自己发展”。崔琦教授谈到他的那些来自中国名牌大学的一流学生时说:“他们的考试成绩非常好,但我告诉他们,做学问可不是做作业,那只是重复前人做过的事。”他打了一个比喻,做学问就像在旷野或森林中寻找回家的路一样,需要有开创性的探索精神。几位学者的评价,一针见血地击中了我国教育的要害。很显然,不转变这种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不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就不能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当然,这种转变和改革,并非要把传统的教育统统丢掉,空中楼阁似的去构造一个创新性教育,而是要通过对继承性教育进行选择、继承、改造和发展来实现。

未来世纪的勾画要靠创造,未来世纪的发展要靠创造,未来世纪的资源也要靠创造,未来世纪的人必须要会创造。教育作为一种特有的社会活动,必须面对新时代的需要,做出最敏锐的反应。在21世纪的国际中,谁拥有了高素质的人,谁就会立于不败之地。教育的使命就是要培养有创造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它关系到未来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正因为此,培养创造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核心。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创新能力的竞争。知识创新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以国民的综合素质为基础,以国民科学文化的整体水平为标志,以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科学技术人才为载体,可以说,创新能力反映着一国国民科学文化的整体水平,同时也

反映着它的知识活力水平。毫无疑问,国民素质的提高,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呼唤有活力的教育。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基础在于实现教育创新,建立教育创新体系是通往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由之路,培养学生创造力是教育创新的当务之急。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要从小抓起,并贯穿教育全过程。实验调查表明,青少年时期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培养的最佳时期。而未成年人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首先要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各级各类创新型人才。最美教育,就是要勇于突破传统教育的束缚,积极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创新教育不是一般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学内容的增减,而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化。因此,要把中小学生培养成勤于动脑、敢于质疑的“小问号”,培养成勤于探索、独具慧眼的“小发现”,培养成勤于动手、乐于实践的“小能手”。

陶行知先生曾主张,要培养创造力,首先应解放创造力,这包括解放儿童的头脑,要给他想的自由、做的自由、说的自由,给他以机会、场所和时间。因此,要真正改变目前创新人才培养不适应国家未来经济发展需要的现状,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创新教育入手,使中国的教育模式真正与世界接轨。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造潜能。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重点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求新求变、积极探索的精神。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以独特性和新颖性为目标的创新思维。所谓创新思维,就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设想,对一个问题有多种多样的思路;或善于变通,能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及时调整自己或别人已有的设想。要为学生的创新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构建创新的知识结构。因为没有良好的基础,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还要加强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信息加工和科学研究能力、动手或操作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创新方法,发明新成果。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道出了想象力与知识的关系——在想象力的驱动下,人们才会更主动地学习知识,去实现想象。有想象,才会有新目标、新发现,有想象才会激起创新的火花,产生创新的灵感。想象,甚至幻想,能升华为创造性想象,这种想象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和首创性,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凭借和推力。当下,中国学生拥有被世界认同的聪慧头脑,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告别死读书,成为创造性人才呢?“最美教育”就是不仅给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更引导学生探索求知,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独创性方法。在教

学中教师创设创造想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产生创新的灵感。通过授课引导、讲座报告、身体诱引、典型开导等方式,启发学生思维,点拨思想火花,激发创新灵感。

课堂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载体。“最美教育”就是要在课堂上运用创造思维教学,将教材思路和学生思路融为一体,对准学生思维脉搏,注意各种反馈,在动眼、动口、动脑、动手中进行探索性学习。围绕教材创设疑境,让学生大胆想、大胆讲,畅所欲言,甚至对教材提出异议和建议。在教学中,教师应怀着一颗随时支持学生创新行为的教育之心,认真倾听学生的诉说,对他们不经意的创意,有意识地加以强化,对他们不合常规的尝试,有合理的成分,就给予必要的支持,而不轻易泯灭学生的创新之火。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疑,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开阔视野,鼓励学生“无中生有”“异想天开”,哪怕是微不足道甚或幼稚可笑,只要有利于发展创新能力,有利于现实和未来的需要,就应该受到赏识和鼓励。

有关研究指出,创造能力是人类个体的潜在素质,并不只是少数人所特有的技能。开发潜在创造能力,要从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出发,通过实践活动,多方面来挖掘。通过实践活动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突破已有知识的局限,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敏锐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想象。实践活动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不要把创造力的内涵仅仅限制于科学发现和艺术创造之中。实际上,除在语言、数学、音乐、美术等方面学生巨大的创造潜力有待挖掘以外,很多学生在学业和艺术上虽然表现平平,但在人际交往、班级管理、活动组织方面却显示了非凡的创造能力。

相对传统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的继承,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创新教育在注重继承的同时,更强调对现状的突破和面向未来的创新。在科学、知识领域,除了已知世界外,还有一个未知之域,这是一个必然王国。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使必然王国变为自由王国。这里的探索和选择就是一种创新。因此,创新性学习就是着力把握未来、探索未知的领域,把探索未知作为始终的执着追求。“最美教育”要引导学生面向未来去探索未知的东西,拓展新的发展领域。当今世界正处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去学习新的知识,了解、掌握和运用新的知识。为此,教育必须转换视角,由认识旧知、接受成果转变为获取并运用新知、创造新的成果。认识的角度只能获取知识,创新的角度则能激发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习的过程,就是运用规律性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运用便是一种创新性学习。“最美教育”就是要教给学生如何把普遍的规律运用于学习和社会实践,而不是照搬照抄书本知识,它需要发挥创新精神,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在实践运用中将理论不断推陈出新,并使之不断深化、升华。

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责。只有不断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我们的人才培养才能走出低谷,步入良性循环,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造就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积极开展创新教育,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办学体制、培养模式、教学方式的改革,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基础教育的战略性任务。为了培养和造就适合时代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希望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能顺应时代潮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校涌现出更多的创造型学生,造就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打好人才基础。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附属学校)

猜你喜欢
创造力创造性创新能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