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16-12-14 12:22韩秋玉
中学物理·初中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课外实验教学物理

韩秋玉

实验教学是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概念、获得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初中物理实验中演示实验约占实验总数的80%,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的.然而事实上,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条件和时间的限制,教师并不能将所有的物理实验呈现出来,但是如果将这些课堂上教师难以呈现的物理实验采用视频的方式录制下来并做成微课,通过微课把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不但解决了受条件限制的物理实验,还能有效提高初中物理教师实验课堂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果.

1 微课解决由于学校教学仪器、教学条件的不足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限制

在近几年物理教学改革中,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并努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但是

对农村或山区中学,实验条件简陋、物理实验仪器和实验设施缺乏,好多实验无法按课标的要求直接演示给学生看.而微课依托微视频的优势,可以在教学中帮我们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1.1 微课对实验设备欠缺、实验难度大、有危险的实验是一种重要的补充

例如,在进行大气压“托里拆利”实验教学中,因这个实验难度大,实验操作有危险.笔者在教学中利用教参中配套的微视频把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真实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中的演示实验,明确实验过程从而理解实验原理.又如,在进行“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持的水柱有多高”的实验教学中,通过微课中真实的实验场景——再现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持的水柱约10米高,让学生入情如境,借境悟理.微课是用真实的实验操作视频制作出来的,比课件中的实验动画更加真实,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因学校教学仪器、教学条件的不足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补充.

1.2 微课对教师在课堂上演示现象不明显,不易观察的实验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有些演示实验,需要的实验时间太长或实验现象不明显,坐在后面的学生很难看到演示过程和实验现象.甚至有些演示实验教师在课前认真准备,但在课堂上由于种种原因,又失败了.这些演示实验在课堂上演示时不能达到好的效果,既耽误了教学进度,又会让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倦怠情绪.如果能把教师做实验的过程做成微课,关键点使用微课的放大功能,这样实验过程和原理就变得十分清晰和直观,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进行《光的折射》的实验教学中,由于上课时教室的光线较强,学生很难清晰地观察到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的偏折现象,现场演示实验的效果不好,于是笔者将这一实验提前在光线较暗的实验室内录制成微视频,在教学中播放,学生很容易观察到这一现象.又如,在进行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的实验教学中,该实验可见度小,不易观察,于是把实验的过程做成微课,并在小磁针偏转和铁屑在磁体周围的线状分布的关键点用微课的放大功能展示出来,使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过程,感性认识更深刻,进行主动学习.

2 微课能给学生进行课外实验操作提供指导依据

课外实验是课堂实验的延伸,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许多内容都涉及到课外实验,合理安排和开展课外实验有利于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活动,笔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收集和制作了一些课外活动的小视频,这些小视频有往届学生和在校学生的一些实验制作的过程、器材的选择、实验活动的评比,现场实验操作的比赛等.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上适当播放课外实验小视频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讲评.课堂讲评小实验、小制作,可以创设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并使班级中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的求知欲都能得到满足.

在学了光学知识后,笔者利用微课指导学生制作简易照相机、望眼镜、潜望镜等.在学习了大气压强的知识后,利用微课指导学生使用注射器、皮碗、钩码等器材粗测大气压的值,用塑料瓶和吸管做小喷泉的实验.这样既促进了学生对教师所讲授内容的学习,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将课堂外延,激发学生参与课外实验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动脑分析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微课能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课堂效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主要有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以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为例,学生必做的分组实验就有21个,其中探究性实验有12个,但在一节40分钟的课堂时间里,要完成一个探究性实验教学,物理老师常常显得力不从心.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步骤有:提出问题 、猜想或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论证 、得出结论 、评估交流.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现在物理教师常见的做法是,在设计实验的教学中,先由各小组设计好后,再让个别小组上台讲述自已的设计方案;同样在进行实验的教学环节中,也是各小组做完实验后再由个别小组的学生上台演示自已小组的实验过程.但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受课堂教学时间限制,实验结论、实验交流都没时间进行,而上台展示的小组也只能选两三个小组.为了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课堂效率,笔者在学生的分组实验教学中加入了微课的元素.

例如,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分组实验中,笔者在课前先对两名物理课代表进行培训,在课堂上由这两位小老师去指导各小组的实验,而将教师解放出来,在学生中巡视,巡视时笔者用摄像机现场录制了各个实验小组在实验过程中的小视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上台展示的环节改为播放现场刚录制的小视频,学生在观看视频后,通过讨论对比可以集中呈现各小组在分组实验过程中存在的瑕疵和不足,及时改正.这样既节省课堂时间,提高实验课堂效率,还能观察到更多学生上分组实验课的表现.合理利用微课可以集中呈现物理实验中发现的问题,让更多学生积极高效地参与实验操作中,从而使学生的分组实验课堂更加充实有效.

4 微课能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的需要

物理实验教学中有原理讲解、仪器讲解、注意事项和实验内容等部分,由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因而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也参差不齐.面对观察、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很难在当堂实验教学中,掌握该实验的原理以及与实验相关的概念.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录制好的微课,让学生对难以理解的实验进行反复观看,直到弄懂为止.例如,在进行《焦耳定律》的实验教学中,在探究产生热量与电流的关系时,把两个5Ω电阻并联后再与一个5Ω电阻串联,通电时间相同,观察两U型管液面的高度变化,比较产生热量多少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因该电路是混联电路,比较复杂,在实验教学课后,有一些学生提出对该实验过程不太理解.根据这种情况,笔者把该实验过程做成微课,利用微课让学生对这一教学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直到完全理解.另外微课也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和回顾物理实验的步骤,加强对实验的理解.

微课依托微视频的优势,把教师物理实验课堂上难以呈现的实验过程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能对物理实验进行直观的展示和复现,对学生掌握物理规律和知识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师实验课堂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毕竟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我们不能统统用微视频来代替物理实验,不能通过观看微视频而取消了学生做实验的权利,微课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我们还是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实验、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对一些物理知识或规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而微课学生可能在短时间内对某一问题有一浅显的认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慢慢地淡忘了.所以,微课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要把握好一个度,而这个度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猜你喜欢
课外实验教学物理
只因是物理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我不是教物理的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