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肝经俞募穴结合中药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的有效性分析

2016-12-15 07:57管翠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2期
关键词:郁化火肝经针刺

管翠梅

(山东省潍坊高密市夏庄镇中心卫生院针灸理疗科,山东 潍坊 261505)

针刺肝经俞募穴结合中药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的有效性分析

管翠梅

(山东省潍坊高密市夏庄镇中心卫生院针灸理疗科,山东 潍坊 261505)

目的 探讨针刺肝经俞募穴结合中药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肝郁化火型不寐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肝经俞募穴结合中药治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5%,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下降,治疗前后差异较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睡眠相关评分具有显著的优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患者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刺肝经俞募穴结合中药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可以有效发挥中医内外施治的效果,不良反应少,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中大力的推广和使用。

针刺;肝经俞募穴;中药;肝郁化火型不寐;效果

失眠作为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肝郁化火型失眠症患者失眠的同时还有性情急躁易怒,不易入睡,入睡后则多梦易惊醒,胸胁胀满等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严重会导致患者精神失常,社会功能下降,甚至造成自杀的危险[1]。因此为了探讨肝郁化火型不寐有效地治疗方法,现选取我院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现做如下的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经中医临床辨证、实验室检查确诊的肝郁化火型不寐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不能正常入眠,每周至少3次不能入眠,早醒、多梦,早醒后不易入眠,伴有暴躁易怒,目赤、口苦等,以上现象持续1个月以上[2]。将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对照组中有28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5~55岁,平均年龄(36.7±2.4)岁,病程2个月~1年,平均病程(6.2±2.1)个月。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23~55岁,平均年龄(36.2±1.1)岁,病程2个月~1.5年,平均病程(8.2±2.1)个月。排除标准: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且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具有神经性疾病;对治疗所用药物有过敏现象等。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没有较大的差异,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治疗,西药选择艾斯挫仑片(广东台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098,规格20 mg),睡前

0.5 h服用,一次1~2 mg。

观察组给予针刺肝经俞募穴结合中药治疗,选取患者的俞募穴和期门,患者持坐位,进行常规的针刺消毒后,快速在俞募穴和期门进针。采用捻转"提插相结合的补泻手法,以患者有局部酸胀感为度,穴位留针时间为30 min,1周为1个疗程,治疗4周。中药方剂以丹栀逍遥散为主,主要成分由10 g丹皮,8 g栀子,15 g炒白术,8 g柴胡,15 g当归,30 g茯苓,白芍和珍珠母各30 g先煎,30 g生龙骨和生牡蛎先煎,夜交藤、酸枣仁以及郁金香各15 g,10 g合欢皮,8 g远志,灸甘草6 g。伴随着患者症状的轻重酌情加减,伴有口苦心烦燥怒者加入10 g的龙胆草,口干舌燥,反酸者加入15 g的海螵鞘,头痛者加入15 g的川穹。煎药前将药物浸泡0.5 h,每天1剂,1剂分为2~3次,在饭后30 min内服下,治疗4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情况以及不良情况,主要包括:睡眠质量、入眠时间、睡眠时间等。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将患者的病情给予0-3分的评分,评分越低,睡眠质量越好[3]。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颁布的睡眠率评价患者的临床效果,睡眠率=(实际睡觉时间/上床到起床的时间)×100%。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睡眠率超过75%;显著:明显缓解,睡眠率在65%~75%;有效:症状得到改善,睡眠率达到55%~65%。无效:症状没有任何的缓解,睡眠率达到55%以下。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统一的分析和处理,用方差±标砖差()表示计量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分别用χ2和t检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5%,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相关情况积分结果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相关情况积分结果比较()

注:与本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睡眠质量 入睡时间 睡眠时间 睡眠障碍观察组 治疗前 40 2.15±0.26 2.34±0.15 1.63±0.38 2.25±0.18治疗后 0.47±0.12* 0.72±0.05* 0.51±0.17* 0.75±0.10*对照组 治疗前 40 2.18±0.25 2.31±0.15 2.33±0.17 2.16±0.14治疗后 1.21±0.18# 1.31±0.10# 1.82±0.28# 1.21±0.18#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相关情况积分结果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下降,治疗前后差异较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睡眠相关评分具有显著的优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患者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3 讨 论

人体睡眠正常的情况下,脏腑阴阳协调,气血调和,而肝主疏泄、主藏血的功能与人体的气血有很大的关系[4]。不寐作为常见的一种病症,并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精神紧张、焦虑等原因所致,而肝主要调节人的情志活动。因此改善肝郁引起的失眠症状成为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随着中医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治疗失眠上的优势越来越凸显,并在治疗的过程中贯穿中医辩证施治的思想。

俞募穴是脏腑之气所输注、结聚的部位,最能反映脏腑功能的盛衰,且与不寐具有密切的关系。针灸作为一种健康绿色疗法,在失眠症的治疗上取得了临床效果,通过调和脏腑,达到安神利眠的效果。针刺肝经俞募穴和期门,调节肝经的功能,达到平肝降火的功能。配合中药丹栀逍遥散,调节脏腑,达到宁心安神的效果。中药丹栀逍遥散中的丹皮具有泻火的功能,栀子具有护肝、利胆、镇静等功效,柴胡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炒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等功效,白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珍珠母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惊安神;生牡蛎、生龙骨平肝潜阳,重镇安神。多种药物相互配合,调节患者的脏腑功能,达到安神的功效。在本次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针刺穴位加中药治疗,患者的睡眠相关指标评分以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的降低,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的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针刺肝经俞募穴结合中药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可以有效发挥中医内外施治的效果,不良反应少,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中大力的推广和使用。

[1] 丰芬,刘罗冀,阎博华,等.肝经俞募穴刺络放血法对失眠患者PSQⅠ、SAS和SDS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5,39(1):161-163.

[2] 刘罗冀,张虹,丰芬,等.从肝论治失眠研究进展[J].中医学报,2015, 30(1):114-116.

[3] 王政研,丰芬,张巍.肝经俞募穴刺络拔罐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随机对照研究[J].四川中医,2015,33(4):160-162.

[4] 聂文彬,王寅.王寅治疗失眠的针灸方法[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4,1(4):222-224.

R256.23

B

1671-8194(2016)32-0224-02

猜你喜欢
郁化火肝经针刺
中医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抗病毒药物联合火针与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的疗效分析
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的理论探讨
身体出现这些不适,疏通一下肝经
董氏奇穴微络放血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观察※
侧卧养肝气 仰卧和五脏
春季养肝 推推肝经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临床研究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