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中医教育应当关注医经学派

2016-12-16 03:36周波刘晓芳王蕾孟繁洁杨木锐刘毅刘怡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8期
关键词:医家黄帝内经学说

周波 刘晓芳 王蕾 孟繁洁 杨木锐 刘毅 刘怡

摘要:本文阐述了医经学派在高等中医教育的教学沿革,分析了有关医经学派的争论焦点,根据相关教学内容,结合多年中医各家学说课程教学实践,介绍了目前医经学派的教学效果与反馈信息,指出医经学派应当引起中医教育领域

《汉书·艺文志》记载医经七家,现仅存《黄帝内经》一家,此后围绕《黄帝内经》开展研究的历代医家众多。高等中医教育界提出医经学派至今已有25年,然而截止到2015年,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万方数据库国内三大论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中关键词医经学派的论文0篇,此现象令人堪忧!我们在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课程中医各家学说的长期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医经学派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一、医经学派的教学沿革

医经学派在高等中医教育中首次提出见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医各家学说》,由中医各家学说的学科开创者任应秋教授主编,属于卫生部组织全国中医药院校第四次统一编写的教材之一。卫生部统一组织第一、二次全国中医院校教材编写期间,任应秋教授主编的第一、二版《中医各家学说》教材相继出版,第三次统编教材受“文革”影响没有出版,因此,1980年版的《中医各家学说》通常被称作《中医各家学说》第三版教材,迄今为止,堪称中医各家学说教材编写的最高峰。医经学派是这版教材上篇七大医学流派的特色内容之一,诚如任应秋教授所言“增写医经、经方、汇通三个学派,绝对不是可有可无”。可惜上世纪80年代初期,高等院校教育秩序刚刚恢复,全国中医各家学说的教学师资力量极为匮乏,能够学习到医经学派的中医院校学生数量有限,医经学派的价值鲜为人知。

卫生部第五次统一组织全国中医院校教材编写期间,任应秋教授不幸于1984年病逝。为纪念任老对中医各家学说的贡献,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各家学说》署名任应秋教授主编,但实际内容任应秋教授无法审订,七大医学流派全部有所改变,与1980年版教材差别极大,从此,医经学派的教学内容在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隐没。

由于第六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没有出版《中医各家学说》,因此1986年版教材一直作为全国中医院校使用的主流教材,长达近20年。进入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推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出版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各家学说》(新世纪第一版),与2007年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各家学说》(新世纪第二版),均未介绍医经学派,相当于高等中医院校使用第六版、第七版、第八版的教师与学生都没有开展医经学派教学。

医经学派时隔近30年重新纳入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始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医各家学说》。此后,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各家学说》纳入了医经学派的相关教学内容。

二、医经学派的存废论争

由于历代中医名家众多,学者需要在充分掌握每位医家的学术成就的基础上,贯穿错综,梳理脉络,因此学派研究难度较大。后人为便于研究和掌握前人的学术成就提出学术流派,而古代医家的学派划分和归属也无法经过古代医家本人认定,必然存在争议。1979年10月在成都召开的教材审订会议中,医经学派是否存在成为争论的问题,至今中医学界仍有不同的观点。

1.主张医经学派不存在的观点,主要认为医经学派相关医家之间没有明显的师承授受关系,《黄帝内经》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历代医家均有研读《黄帝内经》的心得和发挥,学派界限不明确。

2.主张医经学派存在的观点,主要认为医经学派的相关医家学术主张鲜明,脉络清晰,类例既明,学术自分,由此引发的学术争鸣与融合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是“读经典、做临床”不可或缺的阶梯。伤寒学派医家之间的师承关系与医经学派极为相似,否定医经学派如同否定伤寒学派,难以成立。

三、医经学派的教学内容

我们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医各家学说》和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各家学说》为基础开展医经学派教学,系统梳理了先秦两汉至明清历代研究《黄帝内经》卓有成就的代表性医家,通过介绍校订疏证诸家、分类研究诸家、专题发挥诸家,纲举目张的阐述了他们从不同角度研究《黄帝内经》的特色方法、学术贡献、理论与临床价值。校订疏证诸家为后人提供了精审可靠、易于理解的文献资料,有利于中医学理论的普及。分类研究诸家揭示了《黄帝内经》蕴含的中医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完善奠定基础。专题发挥诸家则从许多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理论与临床应用的不足。由此可见,医经学派的教学内容充实,有利于学生提纲挈领的学习。

四、教学效果与反馈信息

自2005~2006学年第2学期起,我们的教学团队在天津中医药大学本科五年制、七年制开设的中医各家学说54学时选修课、126学时必修课中恢复医经学派教学,设置10学时,每轮教学的学生50~80人。至2015~2016学年第2学期,完成13轮教学过程,教授学生近千人,包括3次赴马来西亚南方大学中医学院讲学(每次1个月),另有旁听生、临时开课班级、出国讲学等无法准确统计。在教研室活动与课余时间,我们开展师生座谈,获得了不少关于医经学派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

教师反馈医经学派与中医各家学说其他部分教学内容前后呼应,衔接紧密。教学目标和内容与其他课程如《内经选读》不重复,对于已有《黄帝内经》学习基础和没有基础的学生开展教学,均有辅导读书治学、引导深入探索、提高学习能力的教学效果。近5年来,在年均14个班(每班4学时)的中医各家学说PBL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习过医经学派的班级和学生在研讨医理、引用资料、分析表达等方面明显优于没有学习医经学派的班级和学生,表明开展医经学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中医理论素养与中医临床思维。

学生反馈读经典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常遇到不知读什么书、读了看不懂等具体问题,系统学习历代《黄帝内经》研究诸家贡献的机会难得,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经典殿堂的大门,能为以后进一步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培养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打下了基础。

医经学派介绍的众多古医籍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活动基础资源。目前主讲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医经学派多部微课互动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完善了中医各家学说的多媒体教学策略。教师感受课堂气氛显著活跃,能激发教学热情。学生表现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显著增强,表达能力、团队协作、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中医各家学说是高等中医院校教育的一门后期综合性提高课,医经学派则是其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尽管相关教材建设几经坎坷,医经学派的教学工作仍在高等中医院校教育中引起了良好反响,有利于推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教育改革研究。医经学派的相关研究应当引起中医教育领域和中医学界的关注。

参考文献:

[1]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10,15.

[2]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5.

[3]严世芸.中医各家学说[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1-24.

[4]秦玉龙.中医各家学说[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5.

[5]秦玉龙,尚力.中医各家学说[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5-55.

猜你喜欢
医家黄帝内经学说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关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新思考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一 “色眼”与“五轮学说”
马克思无产阶级解放学说的当代释读
“正统四象说” 与“医家四象说” 相关问题辨析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