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s浪潮下基于创新推广理论的高校教学信息化变革启示及发展战略

2016-12-16 04:03赵海霞黄雅陈毓超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8期

赵海霞 黄雅 陈毓超

摘要:创新推广理论指导高校教学信息化变革发展战略和路径,是推动信息化攻坚战的现实要求,也是激发高校教育、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深刻变革的关键动力。本文提出了创新推广理论对高校教学信息化中组织、制度、环境、技术和任务等因素对变革发展中的阶段性反应、干预策略和保障体系及综合适配性的系列启示,并以宏观层面的大支持性维度、中观层面的信息化教学绩效成熟度模型及微观层面的以课程、教师和学生信息化为关键切入点,构建数字化教与学方式变革发展的综合战略发展体系。

关键词:创新推广;高校教学信息化;变革发展;战略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126-04

根据国际MOOCs以迅猛的创新推广浪潮倒逼高校教育创新发展和教育变革宏观背景下,从创新推广的角度高校应以何种教学信息化变革发展战略应对组织、制度、环境、政策等因素方面以促进组织变革发展和突破当前瓶颈,就显得尤为必要。根据创新推广理论的视角,我国高校信息化的根本问题就在于信息化推广策略缺乏对关键人物识别和推广、组织层面上的诊断执行、有效干预措施、策略,其根源上讲更是教学信息化变革发展的战略和路径及机制体制等深层问题。

一、MOOCs浪潮下基于高校教学信息化发展的创新推广理论研究综述

基于高校教学信息化发展的创新推广理论研究内容涵盖创新扩散的概念、过程、创新传播方向、速度、机制、模式和模型等。

1.创新扩散模式研究。创新扩散模式研究被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宏观创新的推广模式,即对教育机构带来系统变革的创新研究;第二类是微观创新的推广,此类推广与应用研究通常是针对特定技术或产品的研究,但是在某些时候,这些方法可以通过组合而形成更为复杂的推广模式。

2.创新推广在传播方向的研究。一般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推广方向。自上而下的推广方向是指创新根据实施对象所处的体系结构,通过某种强制手段从上至下的进行推广。优势是具有便捷性、影响力、话语权;缺点是缺乏长期效应。自下而上则是由最终实施对象的应用出发,在实施对象体系结构中从下层影响上层。这种方式充分尊重个体需求,选择的权利归于个体,缺点是过程比较松散,如果缺乏引导,就又会陷入某种混乱。

3.扩散模型研究。扩散模式研究比较典型的是Havelock提出的社会交互模型、研发推广型和问题解决模型三种推行模型,同时该研究内容涉及创新感知特征(Moore & Benbasa,1991)、技术采纳模型(Davis,1989)、技术采纳扩展模型、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Venkateshetal,2003)、推广/执行模型(Kwon & Zmu,1987)、信息系统创新三层核模型(Swanson,1994)等大量理论研究成果,奠定了创新推广理论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模型。

4.创新推广影响因素研究。Brancheau和Wetherbe指出组织层面的信息技术采纳决策不仅是一个技术过程,更是一种社会过程,其最终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总结起来,影响一项创新的可采纳性的要素有:创新的可接受性包括创新自身的特征(相对优势、相容性、复杂性、可试性和可观察性)、创新决策的类型(如个体决策、群体决策、权威决策)、沟通渠道、社会系统性质和创新代理人的努力等要素。

5.创新推广变量研究。由于教育信息化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内外部因素众多,而且创新扩散研究内容很庞杂,Jeyaraj等总结出了135个自变量、8个因变量和这些变量间存在的505对关联。该研究结论是:五项预测个体技术采纳与扩散的关键指标:预期有用性、高层管理支持、计算机素养、行为意图、用户支持;三项预测组织技术采纳与扩散的关键指标:高层管理支持、外部压力、信息系统部门专业化程度;在个体技术采纳与组织技术采纳之间,高层管理支持成为关联度最大的要素;“创新的特征”和“组织特征”成为两个最为重要的独立因素,是预测个体和组织技术采纳与扩散的最主要的指标。

二、MOOCs浪潮下创新推广视角理论对高校教学信息化变革发展的启示

笔者基于Kwon和Zmud关于影响组织采纳技术创新的五类情景因素(组织因素、环境因素、技术因素和任务因素、个人因素及其交互影响),提出了创新推广理论对高校教学信息化变革发展的启示。

1.重视组织因素、制度因素和环境因素,支持和保障学与教的变革体系。Tessmer&Harris(1993)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的大支持性因素为组织因素和制度因素。Mer&Harris(1993)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分析模型,具体包括四大主要因素(设施、材料、装备、学习者/教师)。Havelock&Zotolow(1995)在罗杰斯的创新感知属性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因素,提出了影响人们采纳创新的六个因素,强调了支持因素的重要性,即采用创新所需要的资源,如时间、能源、资金、政策等。王春蕾等研究提出了影响信息技术在学校应用有效性的四个宏观因素:政策、经济、文化、技术与支持因素。

2.重视技术因素和任务因素,提高技术与任务间的匹配度和契合度,促进技术的采纳和推广并提高绩效。罗杰斯(1962)和Feder(1982)等先后提出了创新产品本身的特征和属性是决定创新采纳的重要因素的观点。罗杰斯等研究作为一项创新具备哪些特征易为采纳和推广,指出受采用的创新的特征以及创新决策过程、主要阶段、采纳速率等。Goodhue的任务技术匹配理论(TTF)、Davis的技术接受模型(TAM模型),都已成为研究信息技术采纳的经典理论。除此之外,创新采纳还要关注创新与自身在物理条件、外部形象、生活方式、现有价值观、以往经历和现实需求的适配性,由此成为决定个体创新采纳行为的决定因素(Holak and Lehmann,1988;Eastlick,1996;Zhu and Kraemer,2005)。

3.重视研究信息化主体因素,评断个体采纳过程中的阶段性反应并给予恰当干预。了解用户需求和认知水平,创新推广者提供使用服务、重视推广过程中的具体细节成为伯克曼(1987)“以用户为中心的开发模型(UOID)”的关键所在。在Venkatesh、Moore和Benbasat、Fairchild等提出决定因素与行为意向、实际使用的关系还受到使用者的性别、年龄、经验以及使用的自愿程度、形象、动机因素和成熟因素等变量的调节。罗杰斯和休梅克发现存在获知、说服、决策、证实四个创新推广的环节,有前锋者、前期采用者、前期追随者、晚期追随者和保守者五种受传者类型。在沟通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创新类别与采用百分比,更为准确地估计目标群体。Fuller的研究指出,由新手教师发展为接受变革并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经验的教师,教师往往会由“自我关切”转变为“教学工作关切”,最后转变到“学习影响关切”。Hall和Hord提出了基于采纳的关切模型(CBAM模型)。Lesley Julia Wood等研究了信息扩散中的意见领袖,并认为应该利用意见领袖加速创新扩散。

4.树立正确的系统观、媒体观和生态观,重视系统各因素间的交互影响、干预策略、保障体系及综合适配性。高校教学信息化伴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新技术、新理念的创新推广发展及其与原有生态群落的互相交织、推陈出新,因此各因素之间有着相互关联、反馈、自组织等错综复杂的关系。根据“技术发展周期模型”(Daniel,2013)和信息化教学资源老化的影响因素,高校教学信息化应树立正确的系统观、媒体观和生态观,应重视系统各因素间的交互影响、干预策略、保障体系、综合适配性,提高系统的开放、融合及系统的整体功能与效用的优化以促进规模绩效,以避免实践中重开发与轻应用、忽视资源生命周期研究、评价与管理,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评价、管理、应用与服务绩效的提高。

三、MOOCs浪潮下基于创新推广视角的高校教学信息化变革发展战略

1.不断关注新技术和新理念创新推广对教育创新发展、教学信息化发展契机和战略生长点,以提升教育质量和推动大学创新发展。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发展将继续受到各类新技术、新理念和高等教育变革需求的双重影响。新技术和新理念支持教与学方式的创新变革,如云计算技术、智慧校园、虚拟现实技术、移动学习、开放教育资源等正在推动信息化深化发展,其广泛应用正在全方位地重塑教学信息化的面貌,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中一个基础性和长期性的工作,成为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高校实践角度看,高校应不断关注新技术和新理念对未来高等教育变革和发展所提供的机会与可能,认识其内在根源、价值和发展推动力,运用创新推广特征为维度、高校主体及前瞻性战略发展对其进行分析、筛选和优化,科学选取对教学信息化需求、目标与效益有高耦合度,并能提高绩效的新技术、新理念进行创新推广。

2.重视信息化支持的学与教变革体系一体化顶层设计、战略管理和信息化综合治理。高校应致力于面向信息化推动学与教的战略和服务体系的流程再造和综合治理,以体制机制创新,创建扁平化、去中心化的治理结构,促进功能整合。尤其是提高信息化职能和地位,明确其在带动教学改革与信息化进程中的有效推进基石和中坚力量的地位,推动教学信息化、生态化、一体化和规模化,整合多方资源和提高信息化领导力,消解因历史原因造成的我国教育信息化多头管理等问题、信息化战略地位无法上升到学校决策层面以及带来的资金、资源、人力、技术和支持等分散导致的效率和效益的瓶颈问题。在创新推广层面,高校信息化部门应对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组织变革进行系统管理,为信息时代教育组织的变革管理服务。

3.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综合范式,按照信息化教学绩效成熟度分级模型,实施基于教学云平台协同创新推广为主线的进阶战略计划。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日本、台湾、香港等世界各国/地区的诸多大学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综合范式,探索教学信息化革新教学的战略进阶计划。[1]近年来有学者研究信息化教学绩效成熟度,借鉴能力成熟度模型(CMM)把信息化教学绩效的成熟程度分成五个成熟层次,即初始级、基本级、应用级、变革级和持续优化级,为高校开展基于教学云平台协同创新推广为主线的进阶战略计划提供了参考框架。[2]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例,通过制订教学信息化战略规划在校本实施《丰富网络学习环境战略》,发布了两个层次的教学信息化战略计划。第一层次是自上而下的强制层次,也是为了满足基本的教学和教学管理需求而设的,学校全部课程数字化管理的教学基本信息告知层次。第二层次是学校教学信息化创新教学围绕的核心,重在多元化网路教学平台应用提高课程管理效能强化教学过程的互动交流、促进合作学习、鼓励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进一步整合,该层次属于自下而上的鼓励层次。[1]

4.以课程、教师和学生信息化为教学系统改革关键切入点,推动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与教双重变革发展。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应用、构建新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提升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质量是大学面临的艰巨任务与攻坚战。然而,历史证明单纯技术导向的教育信息化容易导致技术支持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而使学习发生异化。在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与教变革国际发展新动向中,关注信息时代学习者的能力结构、挖掘教育“大数据”以分析学习者行为、构建个性化网络学习空间以培育新型学习方式、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如有著名学者论述了国际上九种面向学校内外的学习通用模式,即基于条件的学习模式、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模式、认知学徒制模式、整体任务模式、模型促进的学习模式、适应性教学系统、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绩效改进模式以及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3]

5.促进全校层面基于“课程/学习管理系统”平台及大规模数字化教与学方式创新推广普及应用和变革应用,强化以主体需求与能力提升为根本的信息化教学应用促进策略。功能设计良好的“课程/学习管理系统”不仅能有效整合优秀数字化教学资源,而且是高校教学信息化大规模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和深度教学信息化应用的基础。据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报告,我国60%的高校拥有网络教学平台。这就要求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应在创新推广策略制定方面,应以系统观来分析创新事物,寻找合适的推广途径,形成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创新教学模式。以暨南大学为例,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进行推广策略,网络教学平台取得了大规模应用的效果,系统的用户数由2007年的5000用户数扩充到2013年的50000用户数,网络教学平台目前活跃课程已达到4100多门,覆盖本科生、成教学生和研究生,并根据教学内容差异采取主题探究、技能训练、任务驱动学习、协作知识建构、翻转课堂、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有机结合,促进课程、学科教学改革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6.促进校本形成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层次多样化的信息教学服务模式和信息化教学应用促进策略、激励机制和长效机制。我国高校必须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化、集权式的封闭教学管理系统,向以高校不同类型的专业、不同风格的教师、不同性格的学生多层次的学习需求为导向,求真务实、机动灵活,具有生命活力的多元化开放教学系统转变。如哥伦比亚大学的“新媒体教学与学习中心”、中田纳西州立大学信息技术部和悉尼大学的“大学学习与教学卓越研究中心”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英国爱丁堡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信息技术教学服务模式。[4,5]高校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综合方式整合多方参与、平衡各方信息化利益,建立多群体参与信息化规划与决策的治理结构,实现信息化体制结构从科层集权式向扁平分权式的转变,并从组织、管理、战略、服务、政策、课题、资金等机制体制全层面形成合力,促进学校层面构建深入发展长效机制和保障机制。以暨南大学为例,学校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学校层面由各学院、各职能部门主管教学的院长或副院长组成的教育技术指导委员会,对全校教学信息化的需求、规划、实施、绩效等进行全面的促进和发展。在教师团队层面,将信息化发展和教学改革力量融合建设成“学习型组织”,目前第一批核心教学团队吸引了1100多名教师主动参与,如教学方法改革促进会、信息化教学发展促进会、移动教学创新发展促进会、慕课教学研究发展促进会等,以课程观摩、沙龙讲座、心理拓展等多种形式探讨技术支持的情境教学、知识建构、案例教学、认知学徒制等问题,全面提升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功能与效益。

四、结语

高校立足探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及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变化和影响,并从促进创新推广理论等与高校教学信息化融合,重视组织、制度、环境、技术和任务因素,探索基于校本的面向新型教学信息化深度推进策略和发展战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进行一体化系统战略,综合治理和拉网式推进,促进校本形成信息化深入发展的激励机制和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李海花.香港中文大学E-learning促进大学教学改革的发展特色及启示[J].高教探索,2010,(5):30-36.

[2]郑云翔,谢虎.高校课程信息化教学绩效成熟度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8):71-77.

[3]焦建利,贾义敏,任改梅.教育信息化宏观政策与战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1):29-36.

[4]张应辉,刘永贵,王娜.美国高校教学信息化发展历程与趋势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1):13-16.

[5]詹泽惠.分层次多样化的信息教学服务模式——英国爱丁堡大学信息服务体系的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