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创新工程的实践性研究

2016-12-16 04:35孙毅刘雄飞邓改革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8期

孙毅 刘雄飞 邓改革

摘要:毕业设计是工科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毕业设计在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以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2015、2016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全新的模式构建本科毕业设计的改革框架、创新研究方法,探索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毕业设计流程,以提高本科毕业设计的整体水平,有效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实施。

关键词:本科毕业设计;选题创新;指导形式创新;答辩形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156-02

毕业设计是工科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使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必要训练,是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因此,学生如何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理解问题、提出问题、查找资料、深入研究等,找到适合于应用型人才的毕业设计训练,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师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在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以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2014~2016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全新的模式构建本科毕业设计的改革框架、创新研究方法,探索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毕业设计流程,以提高本科毕业设计的整体水平,有效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实施。改革创新设计思路和模式,以工程实际和现场课题为载体,达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本项目的研究对于提高我院教学质量、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毕业设计选题形式的创新

要想毕业设计的题目有一定的创新性,所选的课题就必须要求联系生产实际,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这种类型的选题结合了本专业的发展趋势,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完成本科毕业设计。

在学校实验室的条件、现有的仪器设备无法满足完成毕业设计需要的前提下,根据学生认知程度的不同,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情况和水平采取相应的指导方案,所以我们在毕业设计的选题上,打破了本科毕业设计在教室或实验室进行的传统设计模式,将学生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紧密结合,研究方向是以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基础,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力求毕业设计题目源于工程实际问题和生产一线的工程课题,既完成了学生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任务,又实现了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构建,充分体现了高校服务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职能。

二、毕业设计指导形式的创新

学生作为本科毕业设计的主体,必须对毕业设计有正确的态度。我院学生通过三年时间完成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在第四学年上半学期进行了相应的课程设计、企业实习、毕业实习。尽管学生在校期间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但是通过课程设计、企业实习、毕业实习的相关环节,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够掌握得更加深入和全面,对毕业设计的选题及意义的理解就能够更加透彻。

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文献、生产规程、设计手册等,借助图书馆及网上资源查找资料,并得以有效利用。学生在设计参数的选择上更加严谨、慎重,在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上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并得出合理的结果及优化方案等。这样的毕业设计的结论才能够真正的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用价值。

毕业设计质量的好坏与指导教师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学院多为青年教师,虽具有很强的理论基础,但实践经验不足。为了更好的使青年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学院成立毕业设计指导小组,由有经验的老教授带队指导,组织青年教师,更好的把握好论文的特点,使文章观点正确、方法科学、内容有价值、结论有创新。

学院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企业实践,弥补了自身实践经验的不足,同时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生兼职指导教师,实现双导师制,既有理论知识保障,又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三、毕业设计答辩形式的创新

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的如何,要由学院统一的评定体系来判断,这样有利于对整体情况进行把控。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由指导教师成绩、评阅成绩及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答辩成绩占主要部分。

答辩成绩由答辩委员会各教师给出,通过取平均值的方式,最终确定学生的成绩。答辩委员会教师由学院教师及现场专家或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并且要求各教研室其他青年教师参加。

答辩分四个环节,首先是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内容进行自述,该环节考查的是学生毕业设计的态度、方案的可行性、毕业设计的创新点、表达能力等。其次是教师的提问环节,各答辩委员会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问题包括设计与毕业设计有关的知识点和解决方案,同时还结合学生在企业、现场工作的情况予以提问,包括运行、生产的相关工作、注意事项、事故的分析处理以及其他机组出现事故的原因、解决措施及危害等。该环节不但考查了学生对毕业设计内容的熟练程度,还考查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对企业实习、毕业实习的成果进行考量。再次是学生作答环节,学生根据相关教师的提问分别作答。该环节不但检验了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如何,还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提高安全意识,尽量避免由于安全意识薄弱或操作不当而造成的人身伤亡及经济损失。最后,答辩委员会成员根据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应变能力、毕业设计的熟知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给出最终成绩。对于设计不合格、答辩成绩差的同学,要求其改正或不予通过,以保证毕业设计质量。

四、成果

1.选择2014届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矿机方向)10名学生参与某矿设计,聘请企业总工程师和工程师为企业指导教师,实现双指导教师制。由矿方提供原始设计资料和技术咨询。其中8名学生参与矿井排水、通风、压气、提升设备的选型设计,还有2名学生参与厂区地面工业广场布置设计。经过同学们的努力,于2014年5月圆满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并将毕业设计文本提供给该矿作为参考,并对该矿原设计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2.选择2015届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新能源、火力发电厂方向)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联系企业工程实际人员,与我院教师共同指导。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力求毕业设计题目源于工程实际问题和生产一线的工程课题,既完成了学生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任务,又实现了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构件,充分体现了高校服务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职能。至此我院2011届能源与动力工程的学生的就业率达到99.5%。

3.选择2016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总结2015届学生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的经验、成果,对毕业设计的形式、选题、设计内容等环节进一步完善;建立了全面的系统体系,对电厂中各个系统加以完善,及时与企业指导教师沟通,切实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雷文,陈韬.浅谈毕业设计答辩的创新[J].科技创新导报,2011,(19):244.

[2]曹丽华,李勇.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2):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