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分析

2016-12-19 21:54陆凤霞
文理导航 2016年32期
关键词:教学形式初中生物生活化

陆凤霞

【摘 要】生活即教育!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还能将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发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生活化教学的优化策略往往是多元化的。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生物;教学形式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的教学目标就不仅仅是只注重认知的一维目标,而是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其中一个维度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何实现呢?笔者认为应该倡导生活化教学,因为生活是知识的本源,也是学生最为熟悉的情境,本文选择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这一视角,就初中生物如何有效实施生活化教学谈几点笔者的思考。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

教学目标生活化就是指教师找准社会生活热点问题与生物知识的结合点并将其融入到实际教学中,以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使教学目标成为连接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的枢纽,知识目标就是使学生学习到与社会生活热点问题相关的科学知识,掌握解决方法;能力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能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就是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热点问题作出自己的判断,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意味着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去构建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概念知识框架,使概念的学习不再纯属依赖于记忆,而是建立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即教会学生从生活的角度来学习概念知识,培养学生挖掘生活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的教学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激活生活经验

教师一定要在备课前,围绕着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点,以科学知识为中心设计课堂导入。例如,在讲解《细菌》这一节课时,可以借助日寇侵华时的“生物战”也就是“细菌战”的图片和视频进行导入。每个学生都有爱国情怀,而且历史战争对于学生耳熟能详。

2.创设生活情境

在讲解抽象概念之前,可以创设相关的生活情境,自然而然引出概念。这样以来,概念的讲解不会显得很唐突,结合着生活实例可以将原本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创设相关的生活情境可以加强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

3.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刚形成概念时,并没有达到理解的地步,对于概念的学习大多依靠的是记忆,而这个时候加强学生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要不然学生会非常容易忘记和忽略一些重要的概念知识。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题目,让学生思考,这个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概念重新理解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将知识内化成自身的生活经验。

4.回归生活

在实际教学中,“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设定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样,帮助学生培养良好健康的性格,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事,教会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生命,树立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在教育中,如果忽略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学生有可能会出现生命意识麻木和淡化的情况,难以辨别真假是非,这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教师要重视起来。例如,学习了细菌的生殖方式之后,学生了解到细菌生殖繁殖速度快,这时候教师可以穿插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醒学生关注日常生活卫生,要防止被细菌感染。

三、教学形式生活化

1.设疑法

例如,在学习《动物的行为》这一节时,教师可以贴近学生生活,以学生看电视这一生活事例为教学切入点,以“猎豹捕食”这一生物现象为例,来引导学生形成动物的行为这个重要概念。巧设问题串,激发学生求知欲。

2.活动法

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时,针对“生态系统”这一核心概念,教师可以将全班分为四组,让学生分别扮演植物、动物、微生物和非生物环境。通过这样的角色的扮演,使学生明白这四者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也使学生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部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怀。

3.形象法

学生在学习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两个重要概念时,容易混淆,教师可以借助于“印度狼孩”的图片和视频,首先先让学生分析这两种行为各自的特点,利用这两种行为的概念及特点来具体分析“印度狼孩”的一系列行为。在分析狼孩行为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这两种行为的本质区别,即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一生下来就具有有的行为,是不需要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模仿就会的行为,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4.类比法

例如,在讲解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这两个概念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并区分这两个概念,教师可以采用类比的教学方式来讲解,借助学生都熟悉的图形进行比拟,如下图,通过具体形象的图形展示,学生将更容易理解分裂和分化的过程,并加深了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分和记忆。

总之,在新课改实施浪潮中,进行生活化教学不仅改变了教师原本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且也改变了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态度,只要我们教师一直坚持生活化教学,我们培养的就不仅仅是考生,而是未来和谐人。

【参考文献】

[1]许玥.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开展初中生物教学的行动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6

[2]孟召英.联系生活实际·搞好中学生物教学[J].山东教育科研,1994(5):73

[3]李秀壮,杨晶晶.浅谈高中生物以核心概念为中心教学的几个教学策略[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教学形式初中生物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把握教学“三优化”,打造高效率课堂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