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学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思考

2016-12-20 15:09李晓星
继续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思考

李晓星

摘 要:军事学研究生教育作为军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军培养高层次军事人才的重要途径,必须不断加强。当前军事学研究生教育在认识定位、课程体系、导师队伍、培训制度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针对这些,本文从科学定位地位作用、合理设置教学体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改革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机制五个方面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军事学;研究生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军事学研究生教育经过几十多年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军事学研究生教育已为我军培养了大批高学历、高素质军事人才,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近年来,随着军事院校改革的不断深入、部队实战化训练的不断开展,军事学研究生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

一、军事学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对军事学研究生认识存在偏差

为了培养符合部队发展要求,理论实践兼备的军事学研究生,当前军事院校研究生招生要求明确规定,报考军事学研究生的必须具备一定的部队工作经历,即军事学研究生是广大基层部队官兵。虽然军队学研究生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培养出的许多人才已在部队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军事研究生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但仍有部分人对军事学研究生人才持有偏见,认为军事研究生不适应部队建设的实际需求,研究生培养与部队建设实际脱节,培养的研究生部队用不上,研究生在部队“干不了、走不了、提不了”。部分部队出现了军事学研究生报考“不给考、不想考”的情况,严重影响军事学研究生的健康发展。

(二)军事学研究生课程体系需进一步改善

军事学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主要是依据学科自身的理论框架设置课程内容,经过多年的发展,军事学研究生课程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较为齐全的学科门类。但军事学研究生培养还设置了一些与现代军事技能联系不够紧密的课程,其专业水平和地方高校相比不存在领域上的优势,从而造成师资与经费的浪费;新装备、新技术、新战法不断涌现,但在军事学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中,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同时现存的一些课程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部队训练实际要求,教学内容偏陈旧,任职实践性不强。

(三)军事研究生导师队伍需进一步加强

“严师出高徒,名师育英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导师密切相关。当前军事研究生导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部分导师知识结构老化。由于安全保密等,许多军事学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封闭性,易出现知识老化的情况。第二,部分导师实践能力有待加强。部分导师“生在院校、长在院校”,对基层部队的情况缺乏了解,很难适应军事学研究生教育要突出“实践性”的要求。第三,部分院校导师队伍年龄结构老化,急需补充新鲜“血液”,增加导师队伍的活力和创造力。第四,导师队伍的遴选、监督、淘汰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军事学研究生教育的培训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制度建设与创新是军事学研究生培养的根本保证。当前军事学研究生教育的培训制度的不完善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军事学研究生选拔制度需进一步改善。实践性是军事学研究生培养的突出特点和最终目标,而当前的人才选拔模式很难适应这一特点。第二,任职培训和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存在交叉。许多学员刚结束中职培训,又开始军事学研究生的学习,出现了教学内容交叉重复的情况,造成了教育资源浪费。第三,培养模式单一。军事学研究生以往都是由一所院校、一个专业方向的导师负责指导,培养出学员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很难适应未来实战化联合作战的需要。第四,训用不一致。军事学研究生毕业返回部队后,很难找到与所学专业紧密相关的岗位,出现了“训用两张皮”的情况。

二、关于军事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军事学研究生教育作为军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我军高层次军事人才的重要途径,不断拓宽军事学研究生教育的渠道,提升军事学研究生教育的层次和水平,是我军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

(一)着眼军队信息化建设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科学定位军事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地位作用

第一,军事学研究生教育为我军高层次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其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随着部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必将为军事学研究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军事学研究生教育在未来的军事人才培养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必须大力加强。第二,军事学研究生教育必须紧跟军事高技术前沿,抓住未来战争对高层次创新军事人才的培养的需求,大力培养一大批能紧跟时代发展需求的尖子人才和领军人才。第三,军事学研究生教育应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加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大批高技术装备逐步列装部队,部队训练要求不断提高,急需一大批会使用、维护、管理高科技武器装备和创新部队训练模式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军队研究生教育应充分发挥军队院校的自身优势和特色,深入把握部队需求的变化,深化教育改革和教学研究,进一步推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

(二)准确把握军事学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和规律,科学设置学军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

军事学研究生教育主要包括军事专业研究生教育和军事学术研究生教育两种形式。两种教育模式在价值取向、功能定位上有一定的区别,但都需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具体要实现四个“转变”:一是从依据学科自身的理论框架设置课程,向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及实际需求设置课程转变;二是从学科性课程向课题式、问题式、专题式等运用多学科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某一问题的综合性课程转变;三是课程结构由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位一体”布局,向任职基础、任职岗位、任职发展“三模块”的布局结构转变;四是教学环节由以理论性教学为主向实践应用、代职锻炼、院内实习等综合性实践教学转变,形成学科课程、专题课程、实践课程相结合,自然科学、人文知识、军事科学相融合,以专题式课程、岗位性课程为主干的课程体系。

(三)重点突出军事学研究生培养的创新性和实践性,不断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一是提高导师自身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导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深入学习,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学术造诣,争做本领域的领头羊;通过部队交流、交叉任职、重大活动等形式,增加导师对部队的了解,提升导师的综合实践能力。二是积极引进优秀人才。要把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吸引进来,形成开放的、有活力的、强大的研究型导师团队。三是改革遴选制度,实行优胜劣汰。进一步倡导解放思想和学术开放,破除导师即地位等级和荣誉身份的认识,树立研究生导师即学术研究岗位的观念,建立由研究生培养单位根据科研条件审核认定导师资格的制度,切实将研究生导师遴选工作与科研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根据研究生教育的需要和培养单位承担科研任务的情况来扩大导师队伍,使具有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的教员不断补充到导师队伍中来。

(四)注重提升军事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大力推进军事学研究生联合培养

变革军事学研究生单一的培养模式,广泛采用联合育才模式,是新形势下应用型军事学研究生教育的内在要求。联合是为了融合,既与校内其他学科联合,也要与其他军兵种院校、基层部队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与军队院校其他学科联合培养,就是要不断促进军事学、工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大力加强学科群建设,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形成人才培养合力。与校外联合,就是在现有联合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院校与基层部队、总部机关、企业、研究单位以及其他院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途径、新方法,学位与岗位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网络型联合育才模式。

(五)不断创新军事研究生教育机制,切实提高军事研究生培养的时效性

一是完善选拔制度。明确选拔条件,对报考对象的年龄、学历、职务、任职年限和现实表现等都要作出明确规定,切实将立志献身国防、有丰富基层经验和发展后劲的在岗主官优先列为选拔对象,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并尽量调整到对口专业,选拔考试突出实践性。二是实行全程淘汰制度。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相应地确立客观、科学和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考评体系和考核办法,实行量化管理,尽量减少人为的因素对考核的负面影响,增强考核的可信度和科学性。三是实行训用一致制度。通过制度的重塑,确保研究生的使用情况能在训用一致制度上良性运行。要切实加大制度的刚性,减少弹性,切实将毕业研究生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领棋,李武.研究生教育与任职数育融合培养之我见[J].中国军事教育,2012(10).

[2]马燕,李颖.对美军研究生教育保障因素的分析及启示[J].重庆通信学院学报,2011(5).

猜你喜欢
研究生教育思考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