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书香,悦读童年

2016-12-21 09:28陈静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读书班级儿童

陈静

《学记》日:“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学生的阅读有许多关键期,小学阶段就是其中最为关键的时期。班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阅读、成长的群体生活环境。通过班级阅读体系的构建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希望通过在班级这个特定的群体内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以教师和班级成员共读活动为主,辅以学生个体自读活动,达到促进小学生心智的全面成长的目的。

一、重视环境建设。营造班级阅读氛围

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一个美好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

1.教室环境“显书香”。开设班级图书角,书柜里摆放从学校图书室借阅的多本童书,学生一有空就会从中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细细品读;“星星点灯”光荣榜定期展示优秀的读书笔记、读书小报;“学习园地”展示优秀的书法、绘画、习作、小制作等;“雏鹰争章栏”推出班级章“小书虫章”、“小作家章”;班级阅读公约、“每周一星”展示栏、班级阅读口号……这样精心布置的班级室内文化环境,给学生营造出一个阅读的世界。

2.图书漂流“品书香”。鼓励学生向同学推荐自己读到过的印象深刻的优质书,摆放在教室的“图书漂流地”。学生互相借阅,自觉爱护,准时归还。每个月设立一个阅读主题,例如三月的“美好大自然”,四月的“友谊万岁”,五月的“勇敢的心”……学生围绕主题,选择自己读过的优秀作品带来进行图书漂流,和其他同学分享书籍的美妙,感受读书的乐趣。

二、推荐阅读书目。保证班级阅读质量

班级阅读应该为每一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寻找到他们此刻最适宜的童书。基于小学生阅读特点和阅读倾向,综合考虑图画书与文字书、中外、文学与科普、题材与体裁、经典与流行等要素,在确定儿童阅读书目时,可以遵循以下核心理念进行选择:

1.阅读书目的推荐基于儿童立场,尊重儿童的选择。我们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班级学生的阅读书目的选择方式。有90%以上的学生喜欢读自己挑选的书,70%以上的学生喜欢读同伴推荐的书,60%左右的学生喜欢读教师推荐的书,20%不到的学生喜欢读家长推荐的书。由此可见,儿童对阅读书目的选择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教师和家长强加于儿童身上的阅读并不能人眼人心,反而会引起他们对阅读的敷衍和抗拒,造成反效果。

于是我们根据调查结果,设置阅读书目推荐表,请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阅读书目的推荐工作,从中挑选适合学生阅读的好书,建议学生和家长根据推荐表的书目进行借阅、购买童书,并定期组织开展集体阅读和自主阅读。

2.阅读书目的内容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既要追求和展现“真、善、美”的价值观,启迪智慧,丰富内涵,也要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关注作品的趣味性和思想性;既要凸显民族的文化传统,也要强调作品的经典性。

基于阅读本体和阅读对象的考虑,在选择阅读书目时,必须充分考虑儿童是否理解,是否喜欢。那些一直滋润着民族心灵的经典读物,凸显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文化传统,应该推荐孩子阅读,如《千家诗》、《千字文》。同时,学生应该走到更广大的世界去,阅读一些世界儿童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如《安徒生童话》、《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这些作品是世界儿童所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

三、建立规章制度,提高班级阅读效果

1.每天至少一小时的课外阅读时间。每天早上晨会前10分钟和下午第一节课前10分钟,教师指导阅读和学生自主阅读相结合。例如在阅读《伊索寓言》这本书时,因为书中的许多小故事言简意赅,人物角色经常雷同,阐述的道理五花八门。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阅读时间安排:每天利用放学前5分钟,用喜欢的方式演绎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小故事。师生共同参加,讲故事、演小品、辩论会、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同时也加强了阅读效果。

2.每两周一堂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阅读交流、新书介绍和课外阅读指导,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领略中外名著,吟咏古今诗文,使学生逐步掌握科学高效的读书方法,不断提高读书质量和水平。例如在导读《跑猪噜噜》这本书时,我以赏有趣插图和讲经典片段的方式,用惟妙惟肖的图片与故事引发学生对跑猪噜噜的兴趣,又设置了无数悬念,让学生对文中人物的命运充满好奇。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得淋漓尽致,接下去的有效自主阅读就水到渠成了。

3.有效利用好“三分钟”。利用每天一节语文课前的三分钟,进行新书介绍、交流读书体会等活动,让学生巩固阅读成果,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增强阅读兴趣。例如在师生共读《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时,我请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读书计划,摘抄自己喜欢的句段,写几句内心感言。每天请一位学生交流自己阅读心得与收获,内容不限,讲出真实的感受即可。这样的读书与交流,保证了学生用时、用心阅读。

四、构建交流平台。开展班级阅读活动

1.读书交流会:每月一次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的活动,让不同学生的读书体会相互传达,或引起有效的互动,或激发情感的共鸣。教师也和学生一起交流心得,碰撞观念,轻松地“聊书”。

2.读书故事赛:不定期组织读书小组、全班的读书故事赛,让学生上台讲讲书中有趣的、感人的故事,让一个个经典故事无声无息地进入孩子们的灵魂深处。

3.书本剧表演:每个阅读小组精心打造一个书本剧目,力争做到全员参与,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主动地去阅读。

4.出班级板报:每个读书小组轮流出一期主题明确的板报,布置学习园地,努力营造“幸福书香”的氛围,交流读书的收获。

5.“感恩卡片”活动常态化:利用每个阶段的阅读篇目制作成感恩卡片,分小组落实,开展体验性活动,让教育回归到人的感性的、具体的、现实的、流动的生活中来,促进孩子心灵的和谐发展,促进孩子健康、幸福地生活。

学生们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和活动,不仅提升了自身的阅读能力,同时也比以往自信了许多,敢于亮出自己。

五、形成家校携手。共赏班级阅读风景

1.教师加强阅读,在阅读感悟写作中思考与成长。在要求学生阅读的同时,教师也认真阅读各种儿童刊物和书籍,阅读教育教学刊物和理论专著,坚持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案例学习,写读书心得,与学生们分享读书体会。

2.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影响,读书活动要真正取得成效,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至关重要。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向家长宣传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家长关注孩子阅读的积极性;组织家长参与亲子共读活动,让家长参与和建立家校图书角……让学生最亲近和熟悉的榜样来影响和感染他们,让读书成为学生一生的习惯。

童年是最美好的岁月,童书是最美丽的种子。我们在班级阅读中读书、思考,丰富思想;我们在心灵沟通中对话、感悟,品味生活。班级阅读,为学生们铺展了广阔的智力背景;班级阅读,为学生们插上了一对隐形的翅膀,向着美好,向着幸福,向着明亮那方,勇敢飞翔。

猜你喜欢
读书班级儿童
班级“四小怪”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不称心的新班级
留守儿童
我们一起读书吧
六一儿童
读书为了什么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