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阅读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

2016-12-21 09:30冯征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短文重点文本

冯征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语篇拓展,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教材内容,还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另外,通过广泛的阅读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句型结构、习惯表达方式的认识,对整篇文章的布局也会有更大的把握。

一、英语课上语篇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许多阅读教学课堂上,普遍存在着这样“三多三少”的现象:教师说的多,学生说的少;学生理解的多,表达的少;课外延伸的多,课内训练的少。课堂上教师的强势引导感悟,导致了学生感悟的是“教师的感悟”,教师的强势指导朗读,导致了教学目标的单一性,偏离了教材编排的意图。其主要原因在于:①语用意识弱,并未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②对教材的解读有偏差,没有找准语言训练的点。③教师的语感不足,阅读敏感度不够强。

归根结底,在于大家对英语课程的认识天平倾向了人文价值,其实它与工具性是教学这个矛盾运动过程中对立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共舞,水乳交融。

二、解决策略

(一)英语意识的回归——繁华落尽见真淳

1.生本课堂,返璞归真

我们的课堂是为学生而设,我们的教学对象只是年幼的孩子,他们需要的是什么?不是深奥的哲理,不是深刻的感受,而是从文本中汲取适合他们年龄特征的知识,并学会运用,终生可用。所以,我们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让学生乐于学习,轻松学会,掌握技巧。

2.抓住根本,认清方向

张志公先生说:“语言是个工具,掌握工具要靠练,练才能熟,熟能生巧。”教学生说话,教学生写话,这是习得言语。一位有英语意识的教师,他不会只盯着文本的内容,他会抓住“英语核心价值”,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英语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英语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一枝一叶总关情

1.整体把握,系统训练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每一个学目标都做了细致的要求,是我们教学的纲领;教材是教与学的凭借;单元主情景图则为我们的教学提出了训练点。我们在备课时,要正确把握文本的语言训练主线。

2.慧眼识点,把握重点

英语教材既是英语知识的载体,又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凭借,教材中词语的多变,句式的结构……这些英语因素都足以构成训练的素材。英语教师应当有一双慧眼,善于从教材文本中发现英语因素,并具有凭借英语因素进行训练的意识。

(1)熟知学段目标。新课标给每个学段都做了详细的要求,只要我们每个学段的教师都能扎实自扫门前雪,那么就能较好地形成系统的训练。

(2)关注课文的操练部分。例如,人教版书上的:Ask and answer,Role play,Choose,Write and say部分,这些部分往往蕴含了本课语言训练的一个重点。比如,有的教师在教学My school calendar的时候,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掌握节假日、说节假日上。这是五年级教学季节刚结束之后教学的第一课,书上有标出一些节假日,要求学生们了解这些节日和相关的月份,感知四季的特点就可以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熟练掌握一年的12个月份,节日可以是本单元的教学话题之一,但操练的重点是月份的理解和运用。因而在操练部分出现了Readand say和Ask and write,读和写12个月份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所以也是操练的重点。

(3)读懂文本内容。每篇课文中语言文字的训练点需要教师凭借自己的“英语功底”来准确捕捉。比如,五年级下册Recycle 1中有一篇来自Stella写给Sarah的信,这封信有多个生词,但是按照课标的要求只要学生能大概看懂就行了,因而我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让学生理解本文,而不是逐词逐字地去讲解。对于新词,首先让能理解其意的学生说出来,其他学生记住,其次,如果学生都不熟,那么就在最后环节提出来让学生读出,并且记住其意。这个部分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根据Stella的来信,假设自己就是Sarah,怎么写回信,本文的训练点就是回答两个问题: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What do you usually do then?而不是部分教师所认为的文本全部输出的要求。

(三)教学策略的巧用——万紫千红总是春

作为教师,我们要先“钻进去”潜心体会本文,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及思考联系的提示找准语言训练的重点。

1.抓单词和短语,指向语言特点

英语的单词短语教学是英语教学的根本,通过对关键词和词组的抓取,才能让学生理解感受文本。依据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培养拼读能力。如在实际教学中我就采用了“直接拼音法”。这是一种按字母或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拼读和拼写单词的方法,它既可以内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又可以培养学生见词能读音和听音能写词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防止学生死记硬背等坏习惯的形成。教师应首先,通过题目、图示、上下文以及构词法等,培养学生猜测生词的能力。其次,帮助学生掌握抓关键词的能力,如在阅读时,注意事物(what)、地点(where)、人物(who)、时间(when)、怎样(how)、原因(Why)等关键词。

2.感受语言的不同阶段,触摸语言特点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应分阶段实施。首先,小学低段的阅读应以听、说为主线,在图片、简笔画和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阅读内容,从听到说,循序渐进。其次,小学中段的阅读应先听录音看范文,大体理解文章人物、事件和内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讲解文章,对文章内容有更详细的认识,再分组或分角色诵读文章。在进一步理解文章后,完成练习并能复述或表演所学内容。最后,小学高段的阅读应通读短文,对短文有一个初步印象。在通读文章之后,能根据图片或上下文记忆短文中新的单词、短语,为语言的输出做准备。再回到课文对整篇文章作进一步的理解。让学生提笔续写或改写短文,作为语言的输出。

3.采用不同教学策略,揣摩语言特点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方法和阅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中高年级段的学生对语音是比较敏感的,一旦读得不准,形成习惯,改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综上所述,真正意义的英语课堂离不开有效的语言训练,以语言为本,返璞归真,不仅让英语课程的教学回归理性,更是英语教学达到较高境界的指导思想。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读懂一些简易的读物,难度不大,但作为起始阶段,方法的掌握、习惯的形成却是非常重要的。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切忌操之过急。兴趣是动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必要的阅读技巧是关键。我们教师应训练学生从读字母、读单词、读句子人手,过渡到读故事、读短文;从拼读、认读到朗读、阅读,循序渐进,并要与听、说有机结合,才会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猜你喜欢
短文重点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重点推荐
KEYS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Keys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