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置后”翻转教学初探

2016-12-21 09:30潘思思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拼音入学生字

潘思思

这两年我校对一年级语文教学进行了“微改革”,将各学科进行整合。推出“开学十天乐”,结合绘本与识字课开展教学,在教学中渗透拼音教学。新生在入学一个月后开始学习拼音。这次微改革,学校结合实际,改变了一年级固有的拼音教学模式。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增加课时安排的灵活性。课时安排要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要求,不增加周标准课时数和周教学时间总量,不减少品德、体育、艺术(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和活动的平均周课时数。在此基础上,学校应努力增加拓展性课程课时。在文件号召下,我校对课程进行了整体的规划,新增特色课程,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要求我们对教材进行整合与重组。如何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呢?我们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拼音置后——基于多种立场

我校将拼音置后教学并不是突发奇想、心血来潮。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枯燥乏味,这就使拼音教学难度较大。我们立足于学生、教师、家长的立场,将拼音置后教学。

(一)基于学生立场

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汉语拼音作为重要工具,是比较难学的。如果让完全没有接触过拼音,又没有拼音语境的学生刚入学就围绕着学拼音、读拼音、写拼音,学生容易有压力,产生入学的焦虑。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汉语拼音枯燥无味,一上学就让学生学,不符合他们身心发展规律。为了让学生喜欢学习并对拼音感兴趣,就必须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因此,让学生先从最常接触的汉字开始,慢慢渗透拼音,在无形中对拼音产生兴趣,感到学拼音是一件“乐事”,对学好拼音充满信心。

(二)基于教师立场

教学拼音时,很多形相似、音相似的字母,学生难以分清;平舌翘舌、前后鼻韵母等都是难点。可硬要把拼音塞给没有任何基础的学生,教师教得很辛苦,成效也不显著,这也让教师们苦不堪言。因此,我们将拼音置后,在识字时先渗透拼音,让拼音在学生面前时时出现,有一定的接触。

(三)基于家长立场

新生怕上学,爸妈会焦虑,毛病多半出在拼音环节上。家长辅导困难,多年不用拼音,拼音知识拿不准。因此家长很难辅导孩子的拼音学习。

拼音难以学好,直接影响学习生字,学习新课文,以及独立完成作业,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看到了以上的问题,我们必须大胆尝试拼音置后教学。

二、拼音置后——调整教学版块

对拼音置后的教学安排,浙江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朱永祥认为,一年级先教拼音再认字,这是语文教材编排的惯例,但通过其他途径认字或许更快。有些学生在马路上多看两眼公交站牌,就能认好几个字。基于此,我们需要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将一年级上册语文做了大胆的创新。哲学家伯格森指出:“研究哲学就在于扭转思维活动的习惯方向。”先识汉字,后学拼音,“翻转”了我们的传统习惯。

三、拼音置后——制定实践策略

(一)把握学情,做好前测

开学初,我们对新生进行了一年级上册语文会认的400个生字的前测,并进行统计。

我们在教学时,生字教学抓住学生不会或者不怎么会的内容重点突破。提前了解学生的学情,作为接下来生字教学的方向标。

(二)识字前置,拼音渗透,把握三个维度

1.生字反复拼读。以《一去二三里》为例。本课是韵文识字,导入时创设情境,先播放音乐出示插图,依据学生的口述,出示相应诗句,让学生跟着读。在初读的基础上,随文识字。本课抓重点教学生字“三”“六”“九”,借助拼音带着学生拼读,培养拼读的语感。“去”“里”让学生找找生字朋友,借助生字的教学创设拼音语境。

本课第一次接触田字格。带着学生认识田字格,了解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书写顺序,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2.拼音宝宝常见面。在班级里专门布置一块拼音专区。每天晨读前,我们都带着学生和拼音打打招呼。我们从声母表,韵母表,一直读到整体认读音节。每天读三遍,一直坚持到学期结束。学生由原来的不知所云到后来的跟拍、抢拍,拼音滚雪球式地反复出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识记很有帮助。

(三)化零为整,用好课前5分钟

在每节课前五分钟,我们都会玩猜字游戏。我在黑板上写这个字不同字体上的演变,让学生了解文字的起源,进行文化渗透。学生兴趣很高,一上课就问:“老师,今天猜什么字?”其实这些字都来自《文字的奥秘》这本书。学生在玩中学,认识了大量的汉字,扩大了生字量,提高了效率。

在教学《口耳目》时,这些生字都已不陌生,只要带着学生拼读三次培养语感,将重点放在写字上。

四、拼音置后——教学凸显成效

原本需要7~8周完成的拼音教学任务可以缩到2~3周完成,大大减少了教学的时间。

没学过拼音的学生在一个多月的课堂带读中,有了拼读的语感,在不停地复现中,他们也认识了不少拼音。因此当我们再回头教学拼音时,学生没有了害怕感,学得津津有味。期末我们进行“学力展评嘉年华”,经过一个礼拜有针对性的复习,全部学生获得“幸福星”。

一位家长告诉我们:大女儿是先学拼音再认字的,当时母女俩一起抓狂。相比之下,今年和一年级的儿子读绘本,与以前辅导拼音相比,轻松多了。

五、拼音置后——后期跟踪再测

到此,我们的拼音置后教学初见成效,但我的思考并没有因此画上了句号,我还在继续思考着……

在课文学完之后,我们对学生进行再测。统计数据,进行整合,拼音不再是零起点,我们重点关注个别学生,纠正读音,关注书写。期末,我们以乐考游园的形式,在快乐的氛围中检测学生们的掌握情况。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我们在一年级下册对学生的拼音进行跟踪再测,帮助学生回忆、复现、巩固拼音。

如果我们能为一年级的学生设计适合他们的入学课程,减轻入学压力;能为零起点的学生创设轻松有效的拼音语境,能精简教学内容,重组教学板块,课堂将会更高效。我想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我们的学生会学得更轻松,我们也会教得更从容。

猜你喜欢
拼音入学生字
读儿歌识生字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生字辨识大闯关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入学面试
入学第一天
快乐拼音
快乐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