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导入 享课堂

2016-12-21 09:39徐双双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导人燕子玻璃

徐双双

教师好比小品演员,当一个小品节目开始亮相,如果一开头就缺乏亮点、索然无味,半天找不到兴奋点就无法吸引观众继续往下欣赏。教师上课也是如此,一堂课的导入如果缺乏亮点、索然无味,那么学生怎么会有激情继续听您讲课。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认为导入虽然所占时间很短,但是作为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却起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哪些合适的导入方法可以令一堂语文课大放异彩,增加学生吸收知识的效果呢?我就自己从事多年语文教学的经验谈一点体会。

一、假设问题导入法

开课导入可以假设问题来讨论事实并不存在的问题争论,但作为老师为了让课堂更有趣往往可以通过设计来达到学生学习的效果。比如,在教授《鲸》这篇课文时,我反复琢磨该如何给这篇说明文配上绚丽的导入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设想了多种导入方法,然后分别进入不同的班级试教。第一种导入设计是: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下面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天,太平洋地区举行了规模盛大的鱼类运动会。各式各样的鱼游到了指定的海峡,并顺利通过了赛场大门。当鲸到达赛场大门时,却被虾将军挡在门外。鲸和虾将军发生了争吵,虾将军说出了不准鲸参赛的理由,鲸觉得很有道理,就游回去了。同学们,你知道为什么吗?相信学完了《鲸》这篇课文,你一定能找到答案。这个导入的设计让学生们一直在纠结思考的问题都是,鲸比其他鱼类大,参加比赛不公平而取消了参赛资格,并没有往更深层次的问题去探讨鲸是不是鱼类。第二种导入设计是:同学们,刚刚课间的时候我听到同学们在争论鲸究竟是不是鱼?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大家争得面红耳赤。究竟是不是,请同学们翻开书找出你所认为的理由。这个导入看似简单,却单刀直入一语击中文章的中心命脉。也更能激起学生迫不及待想要读文寻找答案的冲动,这不恰恰正是一堂课中所谓的美好的开始吗?

二、自然亲切导入法

有的课堂导入没有豪华的词汇装饰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教授《燕子》这一课时,教学呆板的教师往往会这样导入:同学们,春天来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你们喜欢燕子吗?班里应点的学生会大声地说喜欢,调皮的学生也许会说不喜欢。那么这样的课堂导入就显得颇为尴尬了。稍有经验的教师为了避免这种尴尬,会使用这样的导入:小小姑娘黑又黑,秋天走了春天回,带着一把小剪刀,半天空里飞呀飞。用猜谜语的方式来导入,虽然这样的导人简单明了,但是对于学生而言似乎缺少了趣味性。而我是这样设计《燕子》这课的导入的:开课前,先瞅准班上的“燕儿”,王燕,宋燕,并顺势询问起名字的缘由。一名学生说:“是爸爸帮我起的名字,因为是春天生的,正好是燕子从南方飞来的时候。”另一名学生说:“妈妈生我的时候正好家里屋檐下的燕子在筑巢,家人觉得这是个好兆头,所以就给我起了这名字。”此时的我立马顺着她俩的话语接下去。从古至今,写燕子的诗句很多很多。“卷帘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手来”“燕子家家人,杨花处处飞”“自来自去堂前燕,相亲相近水中鸥”“片片仙云来渡水,双双燕子共衔泥”,我们班的两名“燕同学”也像燕子那样伶俐、轻盈、活泼。我们一起来看看大作家郑振铎笔下的燕子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翻开书自由地朗读吧。此时的学生满面春风,“两燕”更是显得兴奋不已。我想这两名学生一定会永远记住这一课。

三、入情入境导入法

语感深的文章教师在课题导入时总是不知所措。导入设计过于复杂显得烦琐,设计得过于直白又调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往往这样的文章的导人更需要教师绘声绘色地构思故事情节。让学生们真真切切地在朗读中人情入境。比如,在教授《新型玻璃》时,我觉得这样的导入设计很有意思。这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四周悄然无声,突然,一个黑影闪进一个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里。他来到展柜跟前准备划破玻璃窃取字画,可是他刚一碰到玻璃,四周就响起了报警声,他落网了。这是什么玻璃?它怎么会自动报警?告诉你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新型玻璃》。我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学生们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恨不得立马翻开书一探究竟,我认为有故事情节或者有新奇事物的文章便可以这样设计导入来引发学生主动读文,主动思考。

四、开门见山导入法

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法是最简单、最常用的导入新课的方法,是教者直接点出课题、点明学习目的、做到“课伊始,意亦明”的一种导入。比如,在教授《记金华的双龙洞》时,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今天我做导游带同学们去金华的双龙洞瞧瞧。一句话开门见山直击题眼,没有半点拖沓,让学生一听就知道课文介绍的就是题目中所出现的地点。《翠鸟》的课题导入亦是如此。见过翠鸟吗?今天我们就去瞧瞧这位朋友长啥样?这些导入设计没有华丽的词语装饰却可以令学生头脑清晰。

文章的导人设计无非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教师应当不断地追求和探索适合班级学生学情的导入设计,为更好的开篇做铺垫也为一堂好课增添一抹光彩。要想做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就必须定好第一音的“导入调”,只有做到这点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是在享受课堂。

猜你喜欢
导人燕子玻璃
进行课堂导入的三个方法
优化导入方式,让英语课堂多姿多彩
燕子
沉迷钱色,何以“导人”
燕子
玻璃中的自然之美
英语课导入方法的探讨
玻璃是怎样炼成的
我不是玻璃熊
燕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