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下来,开始思考

2016-12-21 09:43宋敏芳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水槽食盐马铃薯

宋敏芳

曾经看到一则新闻:一家企业招聘员工时,面试官出了一个题目:“中国一年要消耗掉多少个高尔夫球?”有一位应聘者是这样回答:“说实话,我并不知道准确的答案,但是我知道怎样找到答案。”面试官追问:“那你说说怎样找到答案呢。”这位应聘者说:“现在网络资讯很发达,很多问题都能在网上找到答案。但是,如果在网上直接搜索‘中国一年要消耗掉多少个高尔夫球,因为问题太琐碎,网上不会有答案。但是,如果搜索‘中国有多少个高尔夫球场,一定能找到答案。接着,我抽样调查‘一个高尔夫球场一年大约有多少客户,再抽样调查‘一个客户一年大约消耗掉多少个高尔夫球。由此就可以推算出‘中国一年要消耗掉多少个高尔夫球了。”结果,这个人被录用了。

试问,面试官真的是想知道“中国一年要消耗掉多少个高尔夫球”吗?我想,他应该是在考察应聘者是否能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真切地感受到: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那么,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这样一门义务教育阶段核心课程的学习中学会思考呢?

一、设置认知矛盾,聚焦科学问题

兰本达教授曾说过:矛盾是产生问题的母体。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而言,让他们能独立发现科学问题,是有难度的,所以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这样一句话:“科学课程要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根据科学与生活之间的逻辑关系,科学地设置认知矛盾,经过逻辑推理,最终发现并聚焦科学问题。

如教科版五年级下册《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教材一开始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把马铃薯分别放入两杯液体中,结果在一个杯中沉,在另一个杯中浮,在这一认知矛盾中聚焦本课的探究问题:这一现象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怎样创设好这一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其中的认知矛盾,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寻找证据的思维活动中,最后聚焦到“科学问题”?课堂上,我是这样做的:

材料准备: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1号水槽:盐水,量多;2号水槽:清水,量少。

演示方法:大的马铃薯放入1号水槽;小的马铃薯放入2号水槽。

观察发现:大的马铃薯沉,小的马铃薯浮。

教师质疑: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分析这个情境,我们可以发现,整个隋境设置了多个不同条件:①马铃薯的大小②液体的种类③液体的多少,其中的①和③是学生一眼就能发现的,它会直接引发学生构建“马铃薯的沉浮”这一实验现象和所设置的“不同条件”之间的思维联结,从而对问题做出不同的猜想:

猜想1:马铃薯大的容易沉,小的容易浮,马铃薯的沉浮和它的大小有关。

猜想2:液体多的容易沉,少的容易浮,马铃薯的沉浮和液体的多少有关。

猜想3:可能两个水槽里的液体是不一样的。

教师质疑:能用科学的方法证明你的观点吗?

这样,便能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把学生引入到寻找证据的活动中来,他们通过分析实验过程中的各个细节,搜寻到符合逻辑的思维联结。

针对猜想1:互换马铃薯,小的放入1号水槽,大的放入2号水槽。

观察发现:小的沉,大的浮。

实验结果:猜想1是错误的,马铃薯的沉浮和它的大小无关。

教师质疑:会不会真的和液体的多少有关呢?能用科学的方法找到答案吗?

针对猜想2:1号水槽中的水倒掉一些,和2号水槽一样多,再次放人大的马铃薯。

观察发现:大的马铃薯还是沉的。

实验结果:猜想2是错误的,马铃薯的沉浮和液体的多少无关。

就这样,学生认真找寻实验现象和实验操作中的各种逻辑推理,充分运用这些认知矛盾,并经过反复实证,和猜想之间建立起合理的思维关联,从而水到渠成地否定了猜想1和猜想2,最终把问题聚焦到了猜想3,开始研究本课的科学问题“1号水槽中的是什么液体”。

二、组织教学对话,展现思维过程

巴西著名的教学学者弗莱雷说过:“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学对话能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习活动,有助于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概念思考。

教学对话的关键是提问,所以有效的提问是整个教学的生命线,它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思考活动,有效建构个体经验和科学知识之间的思维联结,从而逐渐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那么,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提问呢?让我们继续回到《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的案例:

师:你觉得1号水槽和2号水槽中的液体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我觉得1号水槽里可能加了食盐!

师:有办法能验证你的想法吗?

生:把水烧干,如果里面真放了食盐,那么等到水分全部蒸发完,食盐就出来了。

师追问:你怎么知道这个方法的?

生:我去年暑假去海边游泳的时候发现的,游完泳上来后,—会儿身上就有一层细细的小颗粒,那就是食盐。

接着,学生就以小组为单位,开始了对比实验:用铁勺各从1号水槽、2号水槽的液体中取适量的样本进行加热。

不难发现,案例中教师的及时追问,不断推动学生的思维过程。在组织学生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有效的教学对话,就更能呈现科学课缜密的逻辑思维了。

师:实验中,你观察到了什么?

生:1号水槽中的液体经过加热,勺子里留下了白色的粉末状物质,2号的基本没有。

师追问:这说明什么?

生:1号水槽中确实加了食盐。

师追问:光凭这些粉末状物质,你就确定这里面加的一定是食盐了?

生:不确定,我能取点食盐和这些粉末比较一下吗?

师:当然可以。

教师提供食盐颗粒,供学生观察。通过观察和比较,学生发现:蒸发后留下的粉末,确实和食盐颗粒有明显的不同。

师追问:现在,你们有结论了吗?

生1:应该不是食盐,因为蒸发后留下的物质比你刚才发给我们的食盐颗粒小。

生2:我还是觉得可能是食盐,可能食盐放在水中溶解后,再经过蒸发,它的颗粒就变成这样了!

师追问:怎样用科学的方法证明?

生:只要先调一杯食盐水,再取一些出来进行加热,和刚才1号液体蒸发后留下的物质进行比较就行了。

教师又提供烧杯、食盐、玻璃棒,学生再次开始寻找“食盐”的证据,经过实验,学生发现食盐溶解在水中后,蒸发留下来的物质和1号液体加热后留下来的物质很像。教师再次组织教学对话:

师追问: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比较了下,不管是颗粒大小还是颜色,这两种物质都很像。

师追问:所以你们的结论是……

生:1号水槽就是食盐水!

师追问:难道只有食盐这一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后,经过蒸发,留下的物质是这样的吗?

生:不一定!

师:是的,所以在这么多证据面前,我们得到的结论也只能是:这个水槽里加的很有可能是食盐!

在科学课堂上,我们有必要让学生借助理由和证据来证明他们的想法。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围绕本课的核心问题“1号水槽中加入的是什么物质?”共进行了八次追问,来推动学生不断进行思考,让他们在不断质疑、不断实证中逐渐感受科学,探索科学的本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他的主要的智慧的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科学是一门讲究逻辑的学科,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我们的义务是让学生们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亲身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并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乐观态度、科学的探索精神,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水槽食盐马铃薯
可升降折叠的饮水机水槽
马铃薯有功劳
巧称食盐
新修订的《食盐专营办法》相关表述之探讨
为什么水槽管要做成弯曲状
食盐PK风疹块
定边马铃薯
要挑好水槽,就看这里了!
愚人食盐
胖胖的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