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椋鸟》教学实录

2016-12-21 09:45柏春花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椋鸟用心自然段

柏春花

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第23课《灰椋鸟》全文语言优美,结构清晰,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积累与热爱大自然教育的最佳载体。这篇课文计划用两课时,由于采用网络课的方式,课堂容量明显加大。第一课时讲述本文主要内容,了解灰椋鸟归林、闹林的情景,感受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第二课时完成识字、作业、背诵等教学任务。

教学对象简析:我们这儿的学生对部分鸟儿是熟悉的,但对灰椋鸟是陌生的。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愉悦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抓住兴奋点,充分利用网络优势,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学时,我们以语言实践为基础,进行学法指导,以“导”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

2.赏读课文,想象、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学习作者是如何有条理地将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想到的写得具体生动的,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根据课文内容,懂得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明白植树造林的意义及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激发学生对鸟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赏读课文,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学习作者是如何有条理地将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想到的写得具体生动的;感受作者对鸟儿、对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

课前准备:制作专题学习网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题解题

1.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

谈话引入。这首动听的歌曲是为了纪念一位爱鸟的年轻女孩,她是谁呢?我们来找找资料。(学生上网查找)

2.谁来用一句话说说这个女孩给你的印象?(学生回答)

3.揭题、解题。

一个十分喜爱鸟儿的女孩,由于平时对鸟儿很熟悉,也写下了许多关于鸟儿的文章。今天,我们学习的《灰椋鸟》就是她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工作期间写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这是一种怎样的鸟儿呢?作者介绍了灰椋鸟哪些方面的内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感知。自主探究

1.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文章介绍了灰椋鸟哪些方面的内容?

②学生自由回答,相机学习课文有关内容。

2.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指名读,说说作者对灰椋鸟的印象。(查找灰椋鸟的资料和图片)

②是什么原因使作者改变了对灰椋鸟的看法?

三、协作商讨,取长补短

学习第2~5自然段。

1.默读这几个自然段,看看作者重点观察了灰椋鸟的哪些活动。

2.提要求品读课文。

过渡:这两个自然段从鸟儿归林到归林后具体写了灰椋鸟的可爱。在这里有许多句子直接描写了灰椋鸟。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1)默读,按“读”→“查”→“画”→“品”的过程进行。(查找网上有关成群灰掠鸟的资料和鸟儿归林的有关动画资料)

(2)小组交流。

由临时组长负责,各自发表看法,组员补充。

四、汇报交流。深化提高

刚才同学们个个都很认真,我们大家来交流一下,读读你所喜欢的句子,说说你喜欢这些句子的理由。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相机指导,重点指导学生朗读)

(1)学生找出“盘旋”“陆续”“投入”等词语,在读中理解这些灰椋鸟“一小群一小群”飞来的情形。

(2)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让学生弄清“排空而至”的意思,体会灰椋鸟“大部队”归林的气势。

[观看动画情景演示]

(指导学生朗读体会)

(过渡:这些是我们与作者一起看到的鸟儿归林的景象,我们还听到了什么呢?)

(3)让学生反复体味“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这句话表现的听到鸟儿悦耳的叫声而使作者产生的愉快和亲切的感受。(学生想象说话)

再一起朗读第4自然段。

(板书:归林图,壮观)

过渡,我们继续品读。

(4)“天上的鸟越来越少了……翩翩起舞哇!”

(5)体会“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百鸟争鸣是指一百只鸟在叫吗?当时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观看动画情景演示)

齐读,读出喧闹又热闹的气氛。(借助语言情境和对照插图,展开联想)

(板书:闹林图,喧闹)

(6)我被这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同学们,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学生想象说话)

齐读感受。

2.学习第6自然段。

(1)齐读。

(2)这是作者的感受,那现在的你又有什么感受呢?只靠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吗?还要靠谁?

五、总结课文。感情升华

还记得刚开始那首动听的歌吗?是呀,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像徐秀娟这样爱鸟护鸟,为了心爱的鸟儿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人,我们现在还能观赏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吗?

让我们记住作者徐秀娟的这句话: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找出歌词一起欣赏,《一个真实的故事》音乐响起)

六、网上交流。课外延伸

1.拓展《鸟的天堂》

2.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鸟儿的知识吗?你可以用“百度”去实现这个愿望。

3.想不想检测一下自己学得怎么样?请同学们完成“在线测试”上的题目,看看你掌握的知识是否丰富。

4.给文章的作者徐秀娟写一封信,写后发布在“学习论坛的学习体会”中。

[教学反思]

利用网络创设情镜,学生在网站中自学,进一步体验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和闹林的热闹;学生在用心体验、用心感悟、用心交流中创造性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1.听说读写,闹林畅想,激发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和求异思维。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在想象中用心体验、用心感悟、用心交流、用心倾听,在此基础上大胆想象。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性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在小语教学中利用网络教学,那图文并茂,声形皆备的“虚拟现实世界”,成为沟通学生经验和语言文字世界的桥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达到了声色俱备、视听相联的求知新境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

2.在协作中互助、合作、探究、交流,彼此取长补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探究性的教学中,倡导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开放。它突破传统的限制,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创设探究的背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网络教学中既要实现主体性、民主性、多样性、发展性,又要实现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反馈的及时性。符合课堂教学的目标层次,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从而实现全体学生达成目标要求的教学目的。这样才适合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的提高,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

3.给学生设计了一个“研究”的机会,选择与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解决的现实问题。

在网络教学中必须给学生设计一个“研究”的机会,选择与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解决的现实问题,然后带着问题主动、有目的地浏览网页。改变传统教学中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要你学”为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的“我要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创造者。

4.丰富的拓展资料吸引着学生去阅读。自由阅读拓展资料,在线论坛发表评论,拓宽知识。更进一步了解自然的神奇和伟大,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他们渴望走向原野,亲近自然,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放飞梦想。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彻底走出“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封闭性,充分拓展空间,增强活力。我们要把大世界引入课堂,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根据教育目标对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与调整,沟通学生的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为学科课程提供广泛的感性背景,为课本知识的运用提供实践平台。

猜你喜欢
椋鸟用心自然段
用心
椋鸟的蚂蚁浴
秋天
粉红椋鸟24小时
用心熬一碗汤
英国椋鸟惨遭雀鹰捕食被踩脚底下毫无还击之力
灰椋鸟的团队意识
美丽的秋天
用心,让家更有味
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