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支撑下思维导图在英语学科中的应用

2016-12-21 09:46陈娟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导图交流

陈娟

一、思维导图让学习更清晰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克服第二语言的交流障碍,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实践中,我们尝试把思维导图这一直观又形象的发散性思维表达方式引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把分散、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画,通过在英语课堂的不同环节绘制、使用思维导图,鼓励学生自主先学、合作交流、质疑拓展,为学生们“学进去,讲出来”提供了有力抓手。

1.课前预习,自绘导图

有效的教学要求教师了解学情,要求学生自主先学。学生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将思维过程用图像结合关键字表示出来,这样的方式很适合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运用,也便于教师及时了解预习情况。在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根据既有知识找出关键的知识点,然后综合运用自己的英语知识,对新的语言材料进行感知、分析,绘制思维导图。当然,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即使显而易见的知识脉络也会因为第二语言的使用给学生在思维的过程中带来障碍,所以课前的自绘导图我们的定位是初步感知,浅层理解。我们提出了一级导图的概念,即抓住文本的主题找出一条线索就OK了。课前自绘导图让学生不再是零起点进入课堂,课前调研导图,老师能更好地以学定教。

2.自主探究,补充导图

课堂上借助思维导图的构图方式,围绕本节课的关键知识点或话题,师生在交流中利用Mindmap等思维导图软件共同绘制一个中央图像,借助这个图像鼓励学生大胆设置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并在一级导图的基础上补充相关信息,形成二级甚至多级思维导图。

3.小组讨论,完善导图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重要的学习方式,但英语教学中小组讨论和交流的最大障碍是语言,没有足量语言知识的支撑,没有足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学生们无法开展有效的小组活动。思维导图的出现给了小组合作有力的抓手,有图可依便有话可说。在合作的过程中小组成员首先借助导图各抒己见,训练了语言表达,然后围绕导图开展交流,进一步理清知识脉络。对于补充作图中提出的疑问,小组内共同寻找解答办法,最后提出解决方案。紧接着通过实物展台,手机拍照推送技术进行组际之间的展示交流。小组讨论时教师适时的点拨、推动让教学从就事论事的文本层面上升为就事论理、借题发挥的学习策略指导和情感提升层面。

二、信息技术带来的精彩

思维导图让我们的英语课堂更有章法,但离预想的效果好像还有距离。差距究竟在哪里?谁来助力我们的课堂,让思维导图更好地发挥优势呢?在与学校电教组老师的交流中,受到其他学科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启发,在前期使用常规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我们开始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使用QQ和啪啪两大社交平台,思维导图进一步地作品化、网络分享化。好处显而易见,我们要求学生上传课前预习的一级思维导图到班级QQ群中,一下子就解决了课前调研的时间问题。因为班级人数较多,英语教师以前不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一级导图制作情况,导图上传QQ群为我们准确把握学情赢得了时间,更便于教师们以学定教。此外,高年级的文本学习有了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同一话题即使在一级导图中也有可能出现不同的线索和脉络,网络上的分享促成第一次的相互学习,开放式的学习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啪啪是大型的语音社交平台,利用这个平台我们主要发挥思维导图课后的功能,进行展示和延伸。把在课堂中完善的思维导图拍照上传,根据导图或复述课文或谈论话题,总之啪啪的录制既是导图最终完成情况的展示,也是语言交流运用能力的延伸。前期的实践中,我们主要是在课前和课上使用导图,啪啪的使用让思维导图贯穿了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撑思维导图更加立体化,带来的效应也更加立体化。QQ群里的交流比面对面的距离还近,“老师没晕吧”“又传了一次,期待老师的第二次表扬”“老师辛苦了,抱抱”原本内向的学生在线上变得活跃又调皮,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啪啪打破了班级,突破了学校,给学生们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校内校外的众多粉丝,及时的点赞跟评,英语学习的成就感爆棚!著名教育家李希贵说过: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情感方式投入学习,比怎么学,学习什么更重要。是的,一旦热情被点燃,其他的都不是事。信息技术就是点燃学习热情的火把!更多的精彩出现了,学生们无师自通:(1)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记笔记,将逐字记笔记的时间用来思考。(2)用思维导图进行错题归纳,便于举一反三。(3)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话题谈论或英语写作,围绕主题,进行充分联想,发散性思考。思维导图真正成为学习地图,学生思维的品质、交流的习惯、学习的情感在思维导图的运用中都得以体现。

在英语学科的带动下,学校语文、数学等多个学科也开展了思维导图的实践和研究。自带设备制作电子思维导图,通过抢答器评价思维导图、利用email,facebook与美国的笔友交流思维导图,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思维导图运用得也更加立体丰满。实践研究告诉我们:思维导图不仅是学科教学的运用,更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掌握,它是打开大脑潜能的万用钥匙。关注事物的内在结构和关联,这种清晰的思维方式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会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改善我们的生活。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导图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烃思维导图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