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

2016-12-21 09:47任霞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梯形意志平行四边形

任霞

性格决定命运,是每个人耳熟能详且认同的哲理。优良的个性特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要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必须从小就注重优良个性的培养和塑造。

同样,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的基本出发点是要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特点,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均得到提高与发展。

多年来,为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我尝试多种举措寻找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之间的最佳契合,把握数学教学与学生个性之间的联系,让数学教学功能发挥得更为淋漓尽致。

一、及时性评价“趁热打铁”,让学生的自信“油然而生”

老师都喜欢聪明的学生,但任何班集体中都有几个“怕学数学、学不好数学”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及时帮助他们消除失望的心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对他们适当降低要求,加强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只要他做出努力,有一点出众的表现,就能获得教师的赞赏,即使水平一般,仍然加以肯定,这样学生们品尝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学生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们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的时候,既要看到进步的一面,又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做到长善救失,扬长避短。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进行正确的评价,能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将“授人以渔”贯穿教学。学生自主能力“浑然天成”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教师要着力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变“跟我学”为“我会学”,以主人的姿态投入训练。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建立自主学习活动教学结构,正确引导,巧妙疏导,积极投入学习的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在思考问题的角度等方面放权让学生独立自主,使学习数学逐步成为学生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活动过程。这种独立探索的成功提议,正是学生个性自主性的强大支点。

比如,我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因为学生已有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以及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时的割补推导方法,所以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训练,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推导出了很多计算梯形面积的方法。

方法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合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梯形s=(a+b)h÷2。

方法2:将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S=ah+(b-a)h÷2。

方法3:先将梯形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小直角三角形,然后再将两个小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S=ah+(b-a)h÷2。

方法4:将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S=ah÷2+bh÷2。

最终,学生们选择了最优化的第一种推导方法,得出最后的梯形面积计算公式S=(a+b)h÷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充分领会到自主获取知识的快乐,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在练习中主动寻求最佳方法,数学能力得以迅速提高。

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方法要善于发现,精于点拨,使学生从中领悟、提高认识,获取最佳的思维方式。

三、巧设“可穿越障碍”,“滴水穿石”磨炼学生内心坚毅

坚毅性是学好知识必备的良好个性品质。要学好数学单凭动机、兴趣,情感是不够的,必须具有遇到困难挫折不灰心,一旦确立一个目标,能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的意志。

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习的恒心。学生在学习中能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就表现出他有坚毅性;反之,学习中有始无终,半途而废,知难而退就表现出缺乏毅力的品质。“学贵有恒”,学习一定要有恒心。有的成功就自满,有的失败就灰心,有的对待学习三分钟热血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意志薄弱的表现,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如指导学生学习应用题时,学生必须有耐力细细观察,认真分析各个条件间、条件与问题的关系,才能找到正确的解答方法,从中培养他们认真、仔细、踏实的科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又如:在六年级学习复杂分数应用题后,我要求学生每天编一道题,要求他们到讲台上讲解,说明出题的意图,希望考别人什么知识点,这样的安排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若能坚持下来,对他们的意志锻炼、坚毅性的培养是非常有用的。

坚毅性的培养是建立在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的基础上的。教师不需要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做许多硬性规定,让学生在解题中自己想方法克服困难,有意识地磨炼学生的意志,鼓励他们不畏困难,用坚强的意志去排除不良的情绪干扰,提高学习质量,这是逐步培养学生良好意志的有效途径。

四、“日积月累”成习惯。“潜移默化”铸就内心责任

现代数学论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活动中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努力态度、学习习惯等,尤其对个体的终身来说,强烈的责任感是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责任心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根本条件,没有这个基本点,任何事都干不成,干不好。

责任心的培养必须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如在计算时要求学生首先要认真审题,发现技巧,在计算中,不要抄错数,不要计算错。计算后,要认真检查“一步一回头”,同时整个过程要写得工工整整。在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踏踏实实、一丝不苟,逐渐养成自觉、主动、认真的学习习惯,有责任感的良好个性品质也在其中逐渐得以形成。

大量的教育实践表明:教育要着眼于人的一生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重视并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学生在小学阶段可能无法形成完善、成熟的个性,但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他们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以及终身的发展将产生久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梯形意志平行四边形
动物的“自由意志”
玩转梯形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梯形达人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梯形
《西厢记》中的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