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为哪般

2016-12-21 09:49王文辉阮招兰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学校工作

王文辉 阮招兰

何谓职业倦怠?人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产生一种身心疲惫的心理状态,导致自身潜能难以充分发挥,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下降。那何谓教师职业倦怠呢?显而易见,就是把前面的主语“人”换成“教师”即可。一份调查显示:有轻微工作倦怠的教师占被调查教师的21.5%,有中度工作倦怠的教师占被调查教师的36%,有比较严重工作倦怠的教师占被调查教师的22.5%。调查结果令人担忧,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成为教育事业健康以及持续发展的无形障碍。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老、中、青教师共有一百多人(包括村小)。据笔者观察,出现倦怠现象的教师有向年轻教师发展的趋势。他们常常表现为:对工作失去兴趣,缺乏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对事业追求失去信心;在工作中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甚至以一种冷漠疏远的态度对待一切,对任何事情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产生这种倦怠的原因,据笔者观察,总结得出以下几种情况。

一、老年教师

他们认为年轻的时候付出过,也取得了一点成绩,要升官发财已是不可能,在职称方面评到八级基本上到顶了(因绝大多数老教师没有大专文凭,故没资格评更高一级),另外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抱着一种倚老卖老、混日子过的心态,所以他们常常是不备课就去上课,学生对他们的课没有一点兴趣,甚至有的学生说:“某某老师的课是睡觉的课。”有些老教师一放学就急匆匆往家跑(要带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有些教师家里还种了田,要回家干农活)。学校要进行课改,他们说:“让年轻人去干吧,我年纪大了,没有精力,能力也有限。”新的东西不去学,也不愿去学,生搬硬套,依葫芦画瓢,教到退休算数。

二、中年教师

35~45岁之间的教师,成家了,基本上也立业了,上有老,下有小。有些还面临着车贷和房贷的问题,在做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想谋取更多赚钱的机会。这些教师在学校不吵不闹,看别人多拿了课时津贴他也不眼红,领导批评也点头称是,非常平静,明显的违纪违规少,但一心一意搞自己的第二或第三职业,“教书育人”只是副业。虽然每年的职称评聘对他们的打击也有,还有学校的绩效工资,对教师各方面能力都有考核,但这造成一种差距,如果差距大,工作上自然而然就有情绪,久而久之就产生懈怠。

三、青年教师

按道理来说,他们应该是朝气蓬勃、对工作有极大的干劲和热情,他们多半是80后也有90后,有个性、讲现实、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较高水平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由于就业难,他们的学历、文凭、素质虽比较高,可最终无奈当上了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地方偏僻,交通不便,校舍陈旧,办学条件简陋。五彩的梦化成了肥皂泡,心中的失落感和委屈感无处诉说。再就是待遇较低,常常是工作辛苦而囊中羞涩,虽然现在教师的工资有所提高,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高科技产品面前,仍捉襟见肘。据笔者观察,有些年轻教师几乎是“月光族”,有些还成了“啃老族”,这样还怎么谈奉献和职业幸福感?

总之,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对个人、对工作都是有害的,如何克服自身的倦怠,始终保持对学生的热情与爱心,对教师是一个挑战。这次有幸参加基础教育管理干部培训,聆听了20多位专家、教授的专题讲座,收获颇丰。同时仔细听了各位领导在专题研讨中发表的各种观点(主要针对如何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他们各抒己见,观点深刻,有的还提出了非常尖锐的问题。笔者归纳了一下,不外乎是上面几点,因此要解决教师职业倦怠,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解决对策。

一、提高教师待遇

经济刺激是一方面,现在各方面物价都上涨,特别是房价,教师的工资要养家糊口,且只够养家糊口,你要想买房子,就要成为几十年的房奴,而且生活一下子过得很紧,逼得教师东想西想。因为教育社会学告诉我们,学校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功利性组织,教师也是活生生的人,是靠劳动所得生存和发展的社会个体。教师在学校的工作不仅仅是为教育,奉献于社会,也是为了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满足自身的各种生活需要。作为学校,对教师不能只讲工作,不讲报酬;只讲奉献,不讲待遇,要想方设法努力解决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增加收入,改善教师的生活,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教师的经济收入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就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就能相应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努力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容易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不难想象,对身处恶劣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中的教师,工作积极性是很难提高的。现在我县有少部分学校,教师住房条件很差,有的几个教师共用一个房间,没有一点个人空间;有的教师宿舍地势低洼,一下大雨,一楼房间马上就会进水;有的教师宿舍屋顶渗水,外面下大雨,房内下小雨。教师每天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下,身体、心理都得不到健康发展,教师哪能尽心尽力去工作。此种情况,希望得到政府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尽快解决。

二、提高领导水平,改善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者要十分重视自身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坚持扎扎实实,勤奋工作,以身作则。学校领导班子,特别是校长,要不断提高个人学术理论水平和领导管理才能,增强人格魅力。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负有领导管理学校全部工作的责任,校长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一所学校的兴衰成败。“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校长学术理论和管理水平具有自己的人格魅力,学校就有了旗帜,有了主心骨,凝聚力、感召力就会大大增强,教师队伍也就会精神振奋,信心倍增。首先,要注意宣传校外的榜样,树立校内的样板,充分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其次,对教师的关爱。在物质方面,教师也是人,也有想法,如果领导能带好头,绝大多数教师会理解学校的困难。他们更在意的是在自己付出汗水培养学生时,能得到学校的认可。对家庭有困难的教师,学校要及时帮忙解决,这样才能将一个学校打造成一个集体,才能有家的感觉。

三、加强和提高教师的个人素养

一要培养教师的求实素养,养成实事求是的习惯,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要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这样活着多累呀!二要培养教师的责任素养,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不推诿,不扯皮,勇于担当,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三要培养教师的诚信素养,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信任、感召力、协作配合都来源于诚信。四要培养教师善于反思的素养,既然我们做了一名教师,就要好好去调整自己的心态,让“平和、耐心、宽容、坚持”始终与自己相随,好好工作,好好做事,把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作为自己追求的最朴素的目标,只有这样你才不会感到单调和倦怠。

四、开展有益教师身心健康的活动

一要关注教师身体的健康,每年定期做身体检查。另外,要求教师坚持参加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有条件的学校尽可能购置一些健身器材,开辟活动场地,创建“教工之家”,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二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利于教书育人,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身体健康。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和解决对策有很多,以上只是笔者个人的些许拙见。希望能对当下的农村教师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同时还诚挚地希望国家教育部门引起高度重视。国家要发展,需要人才;人才要发展,需要教育,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持续性的、环环相扣的问题!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学校工作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不工作,爽飞了?
学校推介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选工作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