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33绿蕴课堂”研究里走得更远

2016-12-21 09:50谭玉春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维度目标课堂教学

谭玉春

作为青岛市“生本愉悦”课堂教学实验学校联盟校,我校自2013年9月启动了“333绿蕴课堂”实验研究工作,我有幸作为课题组核心成员参加了实验研究工作,在学习、思考、实践、完善的过程中收获了课题的成果、也收获了成长。

一、学习、思考。参与构建“333绿蕴课堂”合作学习教学模型

“合作学习”的研究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它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但是由于教材和时间的局限,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使教学内容与时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过多的小组给教师组织教学和开展活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小组学习常常成为部分学生的一言堂,也有部分小组为了获取高分往往由优等生代替学困生完成任务。组长轮换制的实施,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但当组长的能力较弱时,不利于小组开展活动……基于这样的认识,课题组确定“333绿蕴课堂”的研究目标是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原有的被动性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学生们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群体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它兼具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特点。课题组将研究重点定位在“应用研究”上,一是注重合作模型的建立与应用,二是在合作模型的基础上注重不同学科的灵活驾驭,三是将学校“尊生命、扬个性、铸和谐”的核心价值文化渗透在合作学习中。

经过两年多的扎实研究,课题组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并构建了“333绿蕴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教与学活动要达到“三目标”、关注“三维度”、运用“三载体”。

达成“三目标”:研究组依据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结合学校办学目标确定了“绿蕴课堂”要达成的三个目标,与三维目标一一对应,分别是:高效、合作、尊重。

关注“三维度”:研究组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要分别关注学生学习的维度、教师教学的维度和课程文化的维度。

运用“三载体”:三个载体分别是:合作学习模型、合作学习三单(即课前预习单、课中学习单和课后复习单)和合作学习评价,三个载体是对“绿蕴课堂”研究的有效保障。

二、实践、完善。共同收获“333绿蕴课堂”合作学习教学成果

课堂合作应该是丰富的,应该是多彩的,应该是实在的。只有真正落实在行动中,才会发现怎样的合作形式才真正适合自己的教学。

研究之初,我首先打破传统的桌椅摆放,调整了学生座位,不同层次的学生4~5人为小组上课。但我们发现:一开始学生很兴奋,课堂上教师布置教学任务,在小组讨论时,有与同学争执的,有的自始至终都在嬉笑……场面热闹非凡,气氛高涨,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好像都被调动起来了,学生似乎成了课堂的主人。可实际上知识掌握得很不扎实,教学任务往往完不成,课堂秩序有些乱。

在我们迷茫的时候,校长安排课题组前往北京七一小学学习,他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给我做了很好的示范。“教师的课堂”已转向为“学生的学堂”,以学生自主合作、感悟、质疑、陈述、补充为主,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则只是课堂的引导者,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七一小学的课堂把学生推到台前,在课堂中,我明显感受到了七一学子的自信、有条理,会倾听、懂包容,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及重视。

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我对“合作学习”如何在音乐课堂上落地有了一些心得,“合作学习”不仅仅是教学设计的改变,不仅仅是教学中的自我改变,更是教学理念的改变,是学生观的改变。反思我们的教学,总是不敢放手给学生,总是担心学生出错,其实学生的创造力、学习能力是我们远远所不能想象到的。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去实践,只有在实践中遇到挫折,积累了经验,以后才能从容地再次面对。

如在学习《四季的歌》这一课时,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思考,确立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为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捉迷藏》,了解四季轮回变化的自然常识,加深对四季特点的感知;技能目标为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尝试创编歌曲;情感态度目标为体验大自然四季变化带来的无限生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

课堂上,我先让每组学生展示了他们收集的美丽图片,使他们感受到了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景色特点,陶冶了他们的审美情操。然后,我又让各个小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合作尝试创编歌词,学生们按照歌曲原来的旋律配上自己创编的歌曲,既复习了歌曲,又加强了小组合作的意识。接下来的表演环节,我让学生用各种形式来歌唱四季,结果有一小组的协作表演使我更加相信了小组合作的好处。那一组学生在短短的几分钟里,分配给小组的各个组员一些任务,让一个画画比较好的学生在黑板上画了幅秋天的美景,一个唱歌较好的学生深情演唱了一首《秋天多么美》,几个女生结伴跳起了丰收舞,还有几个男生则选择各种打击乐器来为这首歌伴奏,虽然学生的表演还是那么稚嫩,但我认为是学生给了我至高无上的奖赏,因为他们在课堂上品尝到了学习的欢乐,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正是有了本节课的成功体验,我又大胆创新在音乐课堂中设计了“小组才艺大比拼”活动。有歌舞、有配乐、有吹竖笛……虽然节目的质量有些粗糙、不精致,但是献艺活动却时时有精彩,面对精彩的献艺,我为学生的快乐而微笑,露出肯定的目光。每周两节的音乐课,学生们都在欣赏、赞赏、快乐的氛围中开始音乐学习。同时,学生们明白了:成功靠齐心协力换来,成功需要付出汗水和辛劳……增强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让我经历迷茫与困惑,饱尝探索的艰辛,也体味到了收获的喜悦。

学生在渐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无比浓厚的学习兴趣,自主开放的质疑问难,互动合作的小组学习,彰显个性的精彩发言,富有童趣的奇思妙想,充满自信的交流展示……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小课堂变成了大舞台。

教师在蜕变:通过实践,我体会到了改革的必要性,明确地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的独奏,而是师生的合奏,演奏主旋律的是学生。我们应该蹲下身子,放慢脚步,与学生们真心对话,允许学生们的“针锋相对”,善待他们的“天马行空”,保护他们的“桀骜不驯”,鼓励他们的“自主合作”,彰显他们的“精彩个性”,欣赏他们的“自信展示”,努力创造出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生本课堂!

课堂在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让课堂成了学生展示的平台。过去一直提倡的合作、讨论、质疑等课堂活动,有了具体的内容。课堂上,我说得少了,学生说得多了,师生间的关系平等了,学生越来越自信了,生生之间学会合作了,与众不同的见解越来越多了。

“333绿蕴课堂”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研究为我留下珍贵的财富,思维受到了较大冲击。一路走来,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也收获了快乐。我将在这快乐而无止境的追求中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怀揣阳光的心态,在课题研究里走得更宽、更远!

猜你喜欢
维度目标课堂教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人生三维度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