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2016-12-28 07:51刘红梅王小娟吴红娟周忠良张香丽
护理研究 2016年36期
关键词:满意率教学管理教学质量

刘红梅,王小娟,吴红娟,周忠良,张香丽



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刘红梅,王小娟,吴红娟,周忠良,张香丽

[目的]探讨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4月实习的386名护生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7 月—2015年4 月实习的390名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进行优化的教学管理结构,比较实施前后带教老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以及两组护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和对临床护理工作教学的满意率。[结果]实施后带教老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高于实施前(P<0.05);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和对临床护理工作教学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构建教学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结构-过程-结果;临床护理教学;满意率;教育质量;护理教育

临床实习是培养护理人才的关键阶段,其质量直接影响护生未来的职业素质和临床能力,甚至会影响一个护士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1]。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质量直接影响临床护理教学效果[2-4]。20世纪60年代末,Donabedian[5]主张用结构-过程-结果模式评价医疗质量,结构即项目组成所需的组织框架、物力和人力资源配置,过程描述的是如何将结构属性运用到实践中,结果即过程是否成功[6-10]。近年来,该理论已被广泛应用到护士培训、延续服务、质量管理等各个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1-13]。为了更好地完成临床护理教学任务,提高临床护理教学及管理水平,培养优秀的护理人员后备队伍,本研究把结构-过程-结果模式运用于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摸索出一套科学、完整、实用的护理教学管理方法。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4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实习的护生776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4月(实施前)实习的386名护生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7 月—2015年4 月(实施后)实习的390名护生为观察组。两组护生性别、学历、民族、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模式优化的教学管理结构,具体如下。

1.2.1 优化教学管理体系

1.2.1.1 建立四级教学管理体系 在传统的护理部-总护士长-护士长三级教学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增设临床教学岗,设定严格的准入条件。以自我申请、科室推荐、护理部审核、全院竞聘的方式,从每个病区优秀的带教老师队伍里选拔出63名教学组长,年龄35岁±6岁;本科以上26人,专科37人;主管护师及以上17人,护师46人,形成护理部-总护士长-护士长-教学组长组成的四级教学管理体系。教学组长具体负责病区的临床教学计划和制度的制定、实习生的入科培训、日常带教、管理考核,并对临床带教老师进行带教知识的培训、带教质量的监督管理和考核。

1.2.1.2 构建双轨制教学质量控制体系 传统的教学管理实行护理部-总护士长-护士长三级质量控制,在教学质量控制方面的针对性、指导性不足,使教学工作质量管理难以做实、做精、做细。因此,本研究设立了教学质量控制组,增加了另一个轨道,形成护理部-教学质量控制组-教学组长质量控制体系,以双轨制质量控制加强管理。

1.2.1.3 优化护生转科路径 传统的护生临床实习轮转安排往往只考虑内科和外科的差别,各科室的带教内容不能体现专科特点,教学目标不明确,对于轮转护生的培养方向模糊,轮转时师生双方均对教学目的认识不够清晰、准确[14],存在多项技术操作和所有的理论培训内容一把抓,针对性差,科室之间有重复,教学效果差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各临床专科特点和目标教学法,建立了护生临床实习轮转路径。将全院38个科室63个护理单元根据专业特点分为内科1组(呼吸科、消化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等大内科)、内科2组(肿瘤内科、肾病内科等普通内科)、妇儿组(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科)、外科组(普外科、骨科等)、急危重症组(急诊内科、急诊外科、急诊抢救室、重症医学科等)、特殊部门(体检中心、供应室、手术室)6个组,形成轮转路径。并将常用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常见技术操作分别分配到6个组内,确定每组的教学目标。护生按照路径轮转,确保实习10个月轮转的6个科室都分属于轮转路径中6个不同的组别。

1.2.2 教学过程的创新与管理

1.2.2.1 教学老师培训过程创新 ①建立临床教学岗位规范化培训制度。明确教学岗位带教老师的培训目标、内容和培训形式,严格落实,以提高教学师资的整体教学素质。具体见表2。②实行“一人一方法一案例”培训模式。即把个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演示教学法、讲授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谈话教学法、教学查房、翻转课堂、实验教学法、参观教学法12种常见的教学方法的培训一对一分给带教组长,由他专门研究、熟练掌握该方法的程序、适合的场景、优缺点以及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案例示范,然后对全体带教组长进行培训考核,并督导其应用到日常教学工作中。

表2 护理教学岗位规范化培训制度

1.2.2.2 优化实习生培训方案 ①全面推广护生临床带教路径。组织各科室根据专科特点和轮转路径中规定的教学目标,以周为时间节点,以各专科带教内容为线索,制订了临床带教路径,并在护生入科时下发,使师生明确带教内容和安排,并严格按照路径带教,确保教学工作按计划、分步骤落实。②实施“专人专项”带教模式。对照护生临床实习轮转路径,将各科室相应的教学目标对应分配给专人带教,由科室经验丰富、理论精深、技能过硬的带教老师专门负责一项理论、一种疾病的护理或一项技术操作的教学,逐步打造精品课程。

1.2.3 建立“四位一体”的评价体系 建立教学质量-护生教学效果-带教老师教学水平-满意率“四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同时对本研究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1.2.3.1 护生教学效果 护生进医院轮转实习前后组织相关理论和操作考试,理论考试内容为医院安排,满分100分。操作考试内容即以常见的技术操作为考试范围,抽考其中1项,参照原卫生部制定的评分标准评分,满分100分。

1.2.3.2 带教老师教学水平 由护理部出题,理论考核包括管理制度及要求、教学技巧、教学方法、教学理论、教学案例分析等,满分100分。操作考核内容及方法同护生考核。

1.2.3.3 教学工作质量 采用医院设计的临床护理教学工作质量评价标准,内容包括教学安排(占30%)、教学效果(占40%)、三基培训(占30%),满分100分。每季度由教学质量控制组对全院所有护理单元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每季度教学工作会议、护士长会议上进行反馈,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效果追踪和评价,通过PDCA管理方法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比较2013年7月—2014年4月(实施前)和2014年7月—2015年4月(实施后)的教学质量督查结果,评价改革后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实施前后63个护理单元各评价3次。

1.2.3.4 护生对教学工作满意率 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率调查表,每个条目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3个等级,在护生结束实习时组织调查。满意率计算方法:满意率=(非常满意人数×2+一般满意人数×1)/[(总调查人数-缺项)×2]。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护理教学工作质量比较(见表3)

表3 实施前后教学工作质量比较分

2.2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比较分

2.3 实施前后带教老师教学水平比较(见表5)

表5 实施前后带教老师教学水平比较分

2.4 两组护生对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满意率比较(见表6)

表6 两组护生对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满意率比较 %

3 讨论

3.1 良好的教学管理结构能够提高护理教学工作质量 科学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能使护生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出更优秀的护士。而健全的组织建设是实施教学管理的根本保证[2]。本研究建立了四级教学管理体系和双轨制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因此能够逐级落实教学要求,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并通过定期的督查和整改,达到持续改进护理教学质量的目的。所以实施后的护理教学工作质量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

3.2 合理的护生实习轮转结构和科学的教学过程管理能够保障教学效果 合理的轮转方式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实习效果,是培养能够学以致用的合格护理人才的重要途径[15]。本研究基于大内科、普通内科、外科、妇儿、急重症及特殊部门等6个板块专科属性不同的特点,结合目标教学法,构建了护生轮转路径,在临床实习的宏观安排层面能够满足护生对临床实习知识体系的需求。而在每个科室实习过程中,配套实施临床带教路径。将临床实践教学的总目标逐级分解成可操作的阶段目标,整体目标转换为各专科的分目标,护生在不同实习科室必须按计划和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完成相应的实习任务[16-17],能够引导临床带教老师按规范进行教学,并能帮助护生按照学习重点和目标,循序渐进,分项掌握,避免了全部学习内容一把抓的现象。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配合实施“专人专项”带教模式,便于带教老师专心研究一项教学内容,并逐步打造精品课程,提高教学水平。总之,通过轮转路径的制定、临床带教路径的实施和“专人专项”带教模式,从护生整体实习安排-科室实习安排-具体带教过程三个层面切实提高了教学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生在轮转后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立足岗位需求,创新临床带教老师培训过程有助于提升其带教能力 建立一支水平高、素质优、能力强的临床教师队伍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为教学医院要注重教师素质的培养,重视对带教老师的培训[18]。本研究通过实施护理教学岗位规范化培训制度和“一人一方法一案例”培训模式,不仅从基本的教学素质和教学能力,而且从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和培训方面全面加强带教老师的素质建设,这也是实施后带教老师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提高的原因。

3.4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构建的教学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率 有研究认为,结构、过程和结果是相辅相成的,呈线性关系。良好的结构能增加良好过程的可能性,而良好的过程也会对结果带来影响[12],因此在护生轮转结束时,从结构、过程、结果三个维度对护生进行满意率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构-过程-结果模式中,结构质量指标包括护理组织架构的完整性,过程质量指标包括过程的合理性、科学性等,结果质量指标主要包括满意率及效果等,其中满意率在质量评价中起着决定性作用[11]。本研究基于这一理论,从结构维度中,建立了四级护理教学管理体系和双轨制质量控制体系,构建了合理的护生临床实习轮转路径。在过程维度中,通过实行护理教学岗位规范化培训制度和“一人一方法一案例”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实行临床带教路径的实施和“专人专项”带教模式,确保了护生的教学效果。在结果维度中,建立了包括护理教学质量、带教老师教学水平、实习生教学效果、实习生对教学工作满意率等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教学评价体系,这也可能是观察组护生对教学工作满意率提高的原因。

总之,应用结果-过程-结果理论优化教学管理体系,规范教学工作流程,加强教学效果评价,能够有效提升整体教学管理工作质量,推进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1] 王玉玲,王建荣,皮红英,等.临床护理教师师资准入系统的实施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2):870-871.

[2] 刘艳荣,安秋月,刘玉荣,等.黑龙江省18所医院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2,27(2):64-65.

[3] 陈秋菊,陈雁.降阶梯思维法在急诊科新护士轮转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3,28(21):12-13.

[4] 武艳霜,蒋继芳,葛庆霞,等.分层次护生带教模式在NICU 实践中的效果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5):1741-1744.

[5] Donabedian A.The quality of care,how can it be assessed?[J].JAMA,1988,260(12):1743-1748.

[6] Jayadevappa R,Chhatre S,Johnson JC,etal.Variation quality of care among older men with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J].CA,201l,117(11):2520-2529.

[7] KeeWL,Chen CW,Chen TH,et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er orientation service value,medical care service quality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the case of a medical center in Southern Taiwan[J].Afr J Bus Manage,2010,4(4):448-458.

[8] Kilgore RV,Langford RW.Defragmenting care:testing an intervention to increas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disciplinary health care teams[J].Crit Care Nurs Clin North Am,2010,22(2):27l-278.

[9] Kamo N,Dandapani SV,Miksad RA,etal.Evaluation of the SCA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patientsatisfaction with cancer care administered via paper or via the Internet[J].Ann Oncol,2011,22(3):723-729.

[10] Alessandrini E,Varadarajan K,Alpern ER,etal.Emergency department quality:an analysis of existing pediatric measures[J].Acad Emerg Med,2011,18(5):519-526.

[11] 刘敏杰,张兰凤,叶赘,等.结构-过程-结果模式在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4):371-373.

[12] 刘传红,史云菊,屈清荣.结构-过程-结果模式在三级综合医院护士培训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2):77-78.

[13] 陈璐,奚兴.基于三维质量结构评价延续护理服务质量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6):713-716.

[14] 薛霞平.护理路径结合目标教学在外科轮转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2):130-132.

[15] Kelton MF.Clinical coaching-an innovative role to improve marginal nursing students’clinical practice[J].Nurse Educ Pract,2014,14(6):709-713.

[16] 沈攻玉,范湘鸿,吴晶,等.周目标教学在护理管理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1,26(4):68-69.

[17] 梅思娟,段培蓓.目标管理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护理学报,2012,19(2A):29-31.

[18] 马锐,石静,王娜,等.护理本科生对实习医院教学工作情况的评价[J].中华护理教育,2011,8(1):36-37.

(本文编辑崔晓芳)

Application of structure-process-result theory in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management

Liu Hongmei,Wang Xiaojuan,Wu Hongjuan,etal

(School of Public Health,Xi’an Jiao Tong University,Shaanxi 710068 China)

Objective:To probe into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tructure-process-result theory in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management.Methods: A total of 386 nursing students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from July 2013 to April 2014,another 390 nursing students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from July 2014 to April 2015.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us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anagement model,while th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eaching management structure based on structure-process-result theory.The level and quality of teaching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the theory examination scores and satisfaction rate of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were also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of nursing students.Results:After the implementation,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teaching in teaching staff were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P<0.05);The theory examination scores and satisfaction rate of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structure-process - result theory wa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structure-process-result;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satisfaction rate;teaching quality;nursing education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编号:国卫办医函[2013]544号;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面上项目,编号:2016KRM070。

刘红梅,主管护师,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710068,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陕西省人民医院);王小娟、吴红娟、张香丽单位:710068,陕西省人民医院;周忠良(通讯作者)单位:710068,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G642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6.36.008

1009-6493(2016)12C-4506-05

2016-04-21;

2016-11-20)

引用信息 刘红梅,王小娟,吴红娟,等.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12C):4506-4510.

猜你喜欢
满意率教学管理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