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提示图的设计及应用

2016-12-28 07:51
护理研究 2016年36期
关键词:掌握情况医护人员科室

朱 艳



隔离提示图的设计及应用

朱 艳

隔离提示图;培训;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隔离标识是为了预防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保护医务人员和病人的健康和安全而制作的有针对性、科学性的标准记号[1]。笔者于2013年3月到新加坡国立医院参观学习,发现国外医院的所有工作流程都采取图标的形式,直观且指导性强。因此,针对我国目前医院感染隔离流程都是文字类,指导性不强,医护人员较长时间不接触隔离病种时容易混淆、遗忘的现状,在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制作了空气、飞沫、接触3种不同隔离方法的流程提示图,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4个儿科病区和1个感染科的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护士长6人,护士98人,医生26人;工作年限≤5年者76人。

1.2 干预方法

1.2.1 设计制作隔离提示图 按照卫生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中隔离原则:在标准预防基础上,医院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提示流程图[1]。本组设计的提示图共有3种隔离方式:黄色为空气隔离、粉红色为飞沫隔离、蓝色为接触隔离,其中接触隔离又分为深蓝色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接触隔离(加强版)、浅蓝色接触隔离(普通)。隔离提示图正面为操作流程,其操作流程采用图片示范,执行者可根据图片的示范一步步执行隔离操作流程,流程醒目简洁、颜色国际通用;提示图的反面为不同的隔离方式的临床常见疾病说明,方便提醒医护人员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正确的隔离方式。隔离提示图的制作选用A4大小的卡纸,压好防水塑料膜后反面装吸盘,粘贴于病房门口或病房床头,可反复使用。

1.2.2 隔离提示图的使用方法 护士根据病人疾病的种类选择与疾病相符合的隔离提示图,同时科室对需要隔离的同病种病人收治在同一病房,将隔离提示图贴于病房门玻璃上,提示医护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注意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病人出院后由管床护士将图片收回用84消毒液擦拭消毒处理后放于物品间的标识筐备用。

1.2.3 优化培训方法 查阅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培训前对5个病区的医院感染兼职员先进行问卷调查,再采用微格教学法进行医院感染隔离相关知识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培训前后进行理论测试。培训考核过关后由医院感染兼职员在各自的科室采用同样的方式对其他医务人员进行考核。

1.3 效果评价 ①培训前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隔离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调查。问卷为自行制定,问卷信度为0.856,克朗巴赫系数为0.872,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问卷内容涵盖医院感染、隔离的相关知识,共20个题目。问卷满分为100分,得分≥80分为掌握,得分<80分为未掌握。②对使用隔离提示图的5个科室的医护人进行隔离流程正确依从性随机隐蔽追踪调查。由各科护士长进行,每个科室在使用提示图前后各随机调查60名医护人员,共300人次。自行制作调查表,内容为医护人员在培训和使用隔离提示图前后是否正确执行了标准的隔离措施,分为没有依从和正确依从,调查中对没有完全按照提示图的流程实施者视为没有依从,整个流程没有任何环节错误者视为正确依从。③回顾性分析5个临床科室2012年1月—2012年12月(使用前)与2013年6月—2014年6月(使用后)在使用隔离提示图前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培训前后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及隔离措施的掌握情况比较(见表1、表2)。

表1 培训前后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及隔离措施的掌握情况(n=130) 人

表2 培训前后医护人员对院内感染及隔离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人 (%)

2.2 培训前后医护人员临床操作过程中实施隔离流程的依从性比较(见表3)

表3 培训前后医护人员实施隔离流程的依从性比较 人次(%)

2.3 培训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见表4)

表4 使用隔离提示图前后5个临床科室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 人

3 讨论

儿科需要隔离的病人不多,容易被忽视,且医护人员长时间不使用容易遗忘流程,而对比结果显示:培训后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及隔离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医护人员实施隔离流程的正确依从率高于培训前,分析原因可能是颜色醒目的隔离图能及时、有效地提醒医护人员自觉、严格、有针对性地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同时,病人及家属也能有效监督医护人员的隔离操作的执行情况。此外,隔离提示图还对实习、进修、新职工、医技、辅助科室人员及探视人员也起到了教学与警示作用。

研究结果还显示:规范隔离提示图的使用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卫生部印发(卫医发[2001]2号)关于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提到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2]。我院有医院感染控制部门监督各科室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医生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时上报,研究结果显示5个科室的医院感染率均有明显下降。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使用隔离提示图后仍有31.7%的人未严格依从提示图的指导流程来规范行为,仍存在中间环节错位,这可能与部分医务人员的个人慎独精神或工作态度有关。在后期的工作应加强医院感染质量追踪调查,采取绩效考核的方式来规范未正确依从隔离程序的工作人员。

预防医院感染是医务人员的职责,医护人员应做到全员参与,积极规范隔离行为。规范醒目的隔离提示图使医护人员对隔离措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临床实用性,且本套隔离标识系统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成本较低、可操作性强。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WS/T311-2009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S].2009-04-01.

[2] 赵静.ICU预防院内感染隔离标识系统的建立与实施[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0):886-888.

(本文编辑崔晓芳)

朱艳,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434020,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

R473

B

10.3969/j.issn.1009-6493.2016.36.048

1009-6493(2016)12C-4606-03

2015-12-08;

2016-10-10)

引用信息 朱艳.隔离提示图的设计及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12C):4606-4608.

猜你喜欢
掌握情况医护人员科室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菏泽学院公共体育课学生篮球规则掌握情况及对策分析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反馈
论初中数学的复习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