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腔PowerPICC置管在普外科中的应用

2016-12-28 07:51张国虹
护理研究 2016年36期
关键词:单腔双腔补液

张国虹



三腔PowerPICC置管在普外科中的应用

张国虹

三腔PowerPICC;普外科;并发症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较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CVC)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1],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它为病人的治疗提供了一条合理、有效的静脉通道,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普外科以急诊、休克病人多见,常需短时间内快速、大量补液和输血,但常用的4F和5F PICC管路因管腔内径小、承受能力低,常导致输液流速低,不能短时间内快速输注液体,也不能用于造影剂的高压注射。6F三腔PowerPICC有三个导管,各腔互不相通,可同时输注不同液体及短时间内大量补液,还可进行中心静脉压的监测和造影剂的高压注射[2]。本研究将6F三腔PowerPICC和7F 三腔CVC应用于普外科病人中,并对其效果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6月在我院普外科行三腔PowerPICC置管的病人62例(A组),年龄28岁~92岁,平均55岁;男38例,女24例;胃癌10例,胰腺炎13例,胆道疾病5例,外伤11例,结直肠癌13例,肠梗阻7例,其他3例。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6月在我院普外科行中心静脉置管的病人70例(B组),年龄19岁~88岁,平均53岁;男43例,女27例;肠瘘3例,结直肠癌25例,胃癌11例,肠梗阻5例,腹外伤12例,胰腺炎6例,胆道疾病6例,其他2例。排除患有严重出血性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计数低下、肾功能不全、菌血症、妊娠等病人。两组病人年龄、性别、手术方式、补液化疗方案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操作方法

1.2.1 A组 置管前让病人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其中心静脉置管的必要性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A组病人统一使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6F三腔 PowerPICC 导管包,由接受过专门训练的PICC专职护士进行操作,以肘上贵要静脉为首选(因其管径较粗且直、静脉瓣少、在置管体位下是最直、最短的途径[3])。让病人取平卧位,手臂外展90°,测量插管长度,修剪导管至合适的长度,超声引导下进行PICC置管操作。穿刺成功后用保护膜按照标准模式予以固定,行胸部X片以确定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或上腔静脉与右心房连接处,定时检查导管入口的情况。在每次输注液体完毕后,均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的每个管腔,用肝素注射液封管,保持导管通畅,常规更换敷料。待导管拔出后,所有导管尖端做细菌培养,超声检测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

1.2.2 B组 置管前让病人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其中心静脉置管的必要性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B组选用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中心静脉穿刺包,型号为7F三腔CVC。由有经验的临床医师执行操作,病人去枕平卧,头偏向左侧,找到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形成的三角区,该区顶端为穿刺点。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单,局部麻醉后进行穿刺,穿刺方向与矢状面平行,与冠状面呈30°角向下后及稍向外指向胸锁关节下后方,导管置入颈内静脉后用导管固定装置给予固定,再以无菌贴膜覆盖。每次输注液体完毕后,均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的每个管腔,用含肝素注射液封管,保持导管通畅,常规更换敷料。

1.3 评价指标 ①穿刺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是指只用一个穿刺点一次进入静脉,穿刺失败是指放弃置管[4]。②导管留置时间。记录从成功置入导管到拔出导管的时间。③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记录两组病人在穿刺过程中血肿、心律失常等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穿刺后的相关问题,如导管堵塞、脱落、移位等,并观察静脉炎、感染和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导管留置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

2.2 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目前关于PICC在临床中的应用最多的是单腔(3F、4F)和双腔(5F)PICC的应用,而关于6F三腔PICC的报道较少。Santolucito[2]曾对三腔PICC在危重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指出三腔PICC具有快速大量补液、血流动力学监测、不需要多个PICC等优势。普外科以危重病人多见,所需补液量较大,有的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需给予完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单纯的单腔和双腔PICC导管往往不能满足需要。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较B组导管留置时间长(P<0.05),与Griffiths等[5]的报道结果一致。此外,因6F三腔 PowerPICC导管是倒锥形设计,穿刺点位于导管的锥形处,可使Power PICC管与切口处结合紧密,减少穿刺局部出血的发生。

Evans等[6]报道指出,PICC导管型号的增大是PICC留置过程中发生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之一。也有文献报道:相对于4F和5F的单腔和双腔PICC导管,6F三腔PICC导管有很高的静脉血栓发生率[5]。本研究中PICC组的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6%(1/62),低于Grove等[7]报道的9.8%(4/41),这与在进行穿刺时对血管的评估、判断血管条件是否能够满足6F PICC导管,以确保在置入导管后,不使血管的管腔变窄而影响、血流增加静脉血栓的发生有关。因此,6F三腔 PowerPICC有其独特的优点,可供需要快速大量输血补液和长期肠外营养支持的普外科危重症病人使用,但导管堵塞发生率较7F中心静脉导管高,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进一步关注。本研究不足之处是样本例数较少,也没有与单腔、双腔PICC管进行比较,在以后的研究中还需扩大样本量以进一步观察三腔PowerPICC的优势。

[1] Haider G,Kumar S,Salam B,etal.Determination of complication rate of PICC lines in oncological patients[J].J Pak Med Assoc,2009,59(10):663-667.

[2] Santolucito J.The role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critically-ill[J].J Assoc Vasc Access,2007,12(4):208-217 .

[3] 沈建英,呼滨.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临床应用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0):785-786.

[4] 谭敬华,蔡昌兰.双腔PICC置管在临床中的护理探讨[J].全科护理,2011,9(10):2749-2750.

[5] Griffiths VR,Philpot P.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PICCs):do they have a role in the care of the critically ill patient?[J].Intensive Crit Care Nurs,2002,18(1):37-47.

[6] Evans RS,Sharp JH,Linford LH.Risk of symptomatic DVT associated with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J].Chest,2010,138(4):803-810.

[7] Grove JR,Pevec WC.Venous thrombosis related to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J].J of Vasc and Interv Radiol,2000,11(7):837-840.

(本文编辑崔晓芳)

张国虹,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030032,山西大医院。

R473.6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6.36.046

1009-6493(2016)12C-4603-02

2016-06-08;

2016-11-18)

引用信息 张国虹.三腔PowerPICC置管在普外科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12C):4603-4604.

猜你喜欢
单腔双腔补液
早期液体复苏不同补液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的选择:单腔还是双腔?∗
单腔气管插管CO2人工气胸在微创食管切除术中的应用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冲封管连接器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口服补液盐
空气系统双腔模型的压力动态特性分析
耐高压双腔P1CC导管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
单腔起搏器睡眠频率开放对心功能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