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基本属性建设形成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格局

2017-01-01 13:20赵苡然
国防 2017年9期
关键词:军民领域战略

赵苡然

2017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要“加快形成多维一体、协同推进、跨越发展的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格局”。当前,在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多强制衡”的国际新体系加速形成的国际战略背景下,在我国经济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多元安全威胁不断增大的国内形势下,以形成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格局为抓手,加强战略谋划、前瞻设计、创新示范,已经成为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路子的客观要求。

一、新兴领域是体现先进生产力和战斗力发展方向的军民融合重点领域

军民融合重点领域主要包括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两大范畴。其中,传统领域主要指国防科技工业、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事人才培养、军队保障社会化、国防动员等领域。新兴领域则是在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迈进的过程中,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 ,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军事变革迅猛发展,在新一代海洋、太空、网络、生物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群的孕育催化下,不断拓展、延伸并独立形成的新领域。总体来看,新兴领域具有三个显著特点。

时代性。每个新兴领域的形成、发展和演变,都建立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上。虽然大多数新兴领域正处于逐步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领域的属性和内在规律也在实践中不断成熟完善,但随着时代发展,曾经的新兴领域可能已经成为当前的传统领域,而现在的新兴领域也将成为未来的传统领域。

先进性。新兴领域的形成大多孕育脱胎于传统领域,但其发展演变过程以及基本属性,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时代发展和进步的基本方向,深刻反映了不同时代先进生产力和战斗力的发展要求,充分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规律。

融合性。新兴领域,既是认知域、物理域、信息域、产业域等综合构成的统一整体,也是具备天然军民融合属性的特殊领域,这也决定了在新兴领域,通过设施军民共建、技术军民共用、信息军民共享、利益军民共赢,可以更加有效地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新质战斗力提供新的增长点。

进入信息时代,新兴领域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大幅提升了我们认识世界、发现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变革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为人类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革新了战斗力的生成机制,催生出信息化条件下新的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未来战争胜负、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不仅取决于一国对陆海空等传统领域的控制权,还取决于对深边疆、高边疆和新边疆等全球公域的行动能力,更取决于对海洋、太空、网络、生物、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控制能力。

二、加快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已成为各国抢占国际战略博弈制高点的共同选择

基于新兴领域形成发展的独特规律,其对国际战略格局与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影响日益凸显。为此,近年来,世界强国纷纷加快战略调整,普遍将运用军民融合方式抢占新兴领域发展先机,作为夺取国际战略博弈制高点和主动权的重要举措。尽管这些国家的国情军情各异、发展基础不同,但在以军民融合方式拓展新兴领域发展上,具有一些共同特点。

加强战略顶层设计。近年来,美国密集发布《美国国家创新战略》《国防创新备忘录》《联邦大数据研究与开发战略计划》《国家微生物组计划》等一系列重大战略计划,俄罗斯先后出台《俄罗斯联邦航天活动法》《俄罗斯国防工业军转民法》《2020年前及未来俄联邦国防工业发展的国家政策基础》《俄联邦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世界强国纷纷在人工智能、大脑计划、先进计算技术等新兴领域加强战略设计。

完善国家主导的组织管理体系。从海洋环境建设体制来看,英国海洋环境保障体系主要依托地方气象机构力量进行建设和保障,但长期采用军民融合方式建设,为更好实现军民联合海洋保障,英国海军也根据国家海洋环境保障体制,建立了三级海洋水文气象保障体制。从空天建设体制来看,美国通过多年建设,形成了以国防部、宇航局进行宏观管理,以科研单位、工业界、大学为基础的公私结合、军民结合的综合体系,和平时期担负航天系统的管理职能,战时能够迅速转化为空战的领导机构。俄罗斯于2006年成立国防工业委员会,作为负责空天等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的政府常设宏观管理机构。

以技术创新抢占竞争先机。当前,随着一大批前沿性、颠覆性、创新性技术的突破,带动了许多安全和发展关键领域的技术交叉融合、群体跃进,为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军事革命快速发展积累了强大的技术变革能量。为适应新的形势和挑战,各国政府积极发挥有效的政策工具,采用军民融合方式先于对手发展战略性技术,以争取或维持新兴领域技术优势,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与国防安全目标。比如,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作为美国最伟大的科技创新工场以及典型的军民融合创新机构,通过高效利用整合军地优质资源形成创新合力,先后推出互联网、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重大科技成果,极大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乃至社会文明的发展。同时,DARPA在创新技术研发和重大项目选择上,始终关注新兴领域前沿技术发展,2014年还正式设立生物技术办公室(BTO),从战略层面强化生物科技与其他领域的交叉融合。

打造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普遍通过科研社会化的方式,把军事科研融入国家经济发展之中,充分发挥地方科技力量的作用,采取合作研究、委托研究、智力引进等多种形式提高军事科研水平和效益。比如,美军科研单位充分发挥“科研承包商”的作用,根据军事科研需求,充分利用地方科研技术优势,为军方选择合适的项目承包单位,进而打造出军民融合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为有效调动军地资源,实现新兴领域技术突破、成果转化、产业应用、持续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该模式下,美国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等高校,以及通用、谷歌、微软等企业,都是美国军事科研项目的重要参与者。

关注未来战争的需求牵引作用。当前,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增强现实等诸多前沿技术群,处于协同突破并加速向军事应用转化的新阶段,正在激发以智能化为基本取向的新一轮军事变革,正在对未来各种作战样式产生重要的辐射和推动作用。与此适应,世界强国之间战略博弈加剧、军事变革提速,纷纷在相关领域加快发展军事能力。比如,美国正在实施第三次“抵消战略”,发展“能够改变未来战局”的颠覆性技术,力求以技术创新牵引战法创新,进而削弱和抵消对手战略能力;2016年,美军又提出将网络司令部升格为一级职能司令部,并组建133支具有全面作战能力的专业化网络作战部队。俄罗斯则于2013年组建网络安全部队,2014年正式成立网络战司令部,2016年12月发布了《俄罗斯联邦信息安全学说》。

三、加快形成多维一体、协同推进、跨越发展的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格局

习主席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军民融合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进而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期。如何准确把握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和新兴领域的本质特征,科学合理界定军民融合新兴领域的基本属性、主要范围和实践边界;如何找准改革突破口,加快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打破新兴领域军民分割、条块分割的建设局面,加快形成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如何统筹谋划、综合布局,促进军民融合传统领域与新兴领域的协同发展、整体跃升;如何选准工作重心,瞄准智能化、“两蓝(蓝天、蓝海)”“三无(无人、无声、无形)”,确定新兴领域军民融合的重点建设内容、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等,都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我们要主动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立足自身国情军情,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以军民融合方式拓展新兴领域生存和发展空间,通过战略布局、改革创新、示范引领、技术突破等方式,加快形成多维一体、协同推进、跨越发展的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格局。

(一)加强战略设计,优化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布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适应世情、国情、战情的新变化,立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党中央、习主席确立了实施军民融合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建设“海洋强国”“网络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标志着国家在统筹处理传统领域重大问题的基础上,正加快在新兴领域的战略布局。

随着国际国内大势的发展,优化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布局,迫切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和认识军民融合发展与其他国家重大战略的内在关联,密切关注可能引领未来发展和变革的前沿性、战略性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动态,在制定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和配套制度时,注重从区域、产业、时间等多个角度,用多维一体的思路统筹谋划海洋、空天、信息网络、核、生物安全等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一方面,应将军民融合战略贯穿于推动“海洋强国”“网络强国”“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全过程、全领域,确保将主要资源投向最急需的领域。另一方面,应着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确立新兴领域融合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举措时,充分考虑军事需求与区域发展需求、行业领域建设需求的关系,做好统筹谋划、整体设计,获得最大的战略产出效益。

(二)加快改革创新,谋求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领跑”优势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军地对创新的重视和持续的投入,而面临的一个重要发展“瓶颈”,仍是核心创新能力不足,这也是导致我们与西方强国在军民融合传统领域存在差距的重要原因。新兴领域的迅猛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与强国比肩竞争、同台竞技的难得机遇,也给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创新发展、跨越赶超的难得机会。为此,在“十三五”期间,需要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加快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拿出实在管用的招数,推动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向“并跑”乃至“领跑”转变。

一方面,需要瞄准经济、科技、军事竞争制高点,将新一代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技术以及航空、航天、核能等战略新兴产业,作为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方向,确保在传统优势产业上做大做强,在新兴特色产业上有所突破。另一方面,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充分利用国有军工集团、民用科研机构、大学研究机构、民营企业的优势力量,打造产学研用一体的军民融合集智创新产业链,加快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制度和良性竞争环境,激发军民融合新兴产业的创新活力、发展潜力和转型动力。

(三)注重创新示范,加快形成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辐射带动效应

近年来,从国家、省(市),直至区(县),相继创办了数百家不同类型的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实验区和开发区。但总体来看,很多园区趋近同质化,特色彰显不足,产业布局大多局限于传统行业,对新兴领域以及战略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核心技术产业关注不够。为此,推动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发展,亟须打破园区建设“跑马圈地”、铺摊子、上项目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应根据国家总体部署,充分挖掘沿海地区市场基础较好、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内陆地区教育资源雄厚、创新人才密集,边疆地区基础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广阔等优势,依托现有各类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改革试验区等平台,统筹规划、建设形成具有区域特色、资源优势互补、示范作用明显的军民融合新兴领域创新示范园区,更好地发挥军民融合改革创新试验田的作用。

同时,园区创新示范的重点,可以放在建立政府、军队和企业间各种联系桥梁、交流平台上。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和政策法规制度,创新公共服务保障模式,为推动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发展营造有利的软环境等方面。进而积极探索新兴领域融合建设规律,推广复制经验做法,实现一点带面、辐射全局的军民融合改革“试验田”的创新示范目的。

猜你喜欢
军民领域战略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新形势下军民融合防救体系建设探索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浅谈推进网信军民一体化发展
美军在武器装备采办领域推行军民协同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启示(上)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2020 IT领域大事记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