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国防动员潜力资源普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7-01-01 13:20
国防 2017年9期
关键词:动员潜力普查

田 野 李 冲 石 阳

扎实做好国防动员潜力普查工作,是国防动员准备的基础和战略性工程,是国防动员实战化准备的重要内容。摸清国防动员潜力底数,掌握国防动员保障能力,是高效实施联合作战指挥、促进军事斗争国防动员准备深入落实的根本保证。

一、充分认清做好新形势下国防动员潜力资源普查工作的重要性

潜力资源普查工作是国防动员准备的前提。国防动员实力是以国防动员潜力为基础,在动员体制和手段的作用下形成的。一旦国家需要,都要求国防动员潜力及时转化为国防动员实力,即国防动员潜力的大小决定着国防动员实力的大小。所以,一个国家是否具有强大的国防动员实力,关键在于有没有雄厚的国防动员潜力。

潜力资源普查工作是作战指挥决策的依据。完成未来可能面临的各种规模、强度的作战任务,都将以与之相适应的动员基础和能力为前提,都不能忽略国防动员潜力的基础和能力。任何一个作战行动任务都必须建立在科学分析、判断武装力量动员、政治动员等数据的基础之上进行。

潜力资源普查工作是应急应战能力的体现。应急应战的能力来源于国防动员潜力,特别是在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对人力物力财力依赖性极大的现代战争。国防动员潜力的深浅、潜力转化的快慢,对战争进程和结果都产生直接影响。

二、当前国防动员潜力资源普查工作存在的矛盾问题

统计范围界定过于宽泛。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物质极大丰富,一些领域产能过剩。有些项目平时和战时能满足动员需求,有可靠资源作支撑,必须纳入统计范围。但把某些通用的经济指标纳入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则既没有实际效用,又增加统计的工作量。

指标体系设置不科学。没有突出支援保障作战的需求重点,没有合理区分不同任务、不同行动样式、动员潜力需求的层次和内容,指标过于繁杂,淡化了急需、必需的重要性,实用性不强。

调查任务与职责范围不相符。国防动员系统下达的调查统计任务与地方部门和行业职能不相符,有的调查内容不属于赋予任务部门职责范围。比如,调查统计翻译人才,其职能系统在外文局,人社部门并不掌握该数据。

信息系统平台建设不完善。国防动员潜力信息系统还存在技术手段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智能化水平低、军地不兼容等问题。大多统计调查工作只能用手工填表的方式;尤其是军地互通的工作属性和保密规定的要求特性,难以发挥网络的便捷功能,工作效率低、数据更新慢。

需求对接机制不健全。军队提需求、国动委搞协调、政府抓落实的格局没有形成,军委机关部门、战区、军种之间没有建立起提报动员需求的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机制。

三、加强新形势下国防动员潜力资源普查工作的对策建议

界定统计调查范围。一方面,应充分考虑国家经济发展现状,针对经济基础好、产能过剩、能够满足战时需求的领域和行业应剔除统计范围,突出重点需求;另一方面,对国家层面统计数据、动员潜力数据、战争需求数据范围进行合理界定,便于展开工作。

优化统计调查指标体系。以应战动员核心职能任务和应急动员重要职能任务需求为牵引,突出急用、实用、必用、管用数据内容,注重重点领域、行业和资源,区分打仗首需、保障急需、后续多需的层次类别,按照“先核心、后重点、再外围”的原则,规划设计潜力指标体系内容,结合数据特点规律,合理设定数据采集时间与周期。

明确军地职责。应准确把握潜力任务单位、行业、部门职责范围,确保潜力调查统计任务与单位职责范围相一致;按照军地交互、共享、使用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数据、规则等。

推动潜力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加强国防动员潜力信息系统平台总体设计,充分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作用;适应潜力统计调查军地互通的工作属性与保密规定的特性要求,以建设省(市、州)骨干基础网络为重点,以打通连接军地有关部门“最后一公里”为抓手,着力构建内外有别、军地互通、有机融合的国防动员基础网络平台。

健全动员潜力需求对接机制。建立定期需求提报与潜力对接机制、定期数据更新机制,细化军委机关部门、战区、军种提报动员潜力需求的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分区域、分重点组织供需双方需求对接,共同研究优化指标体系、需求对接程序和方法。发挥政府抓落实的主体作用,完善任务协调、信息互通、推进落实、督导检查等工作运行机制。

组织军地动员支前联训联演。通过实践检验,发现问题,研究改进措施办法,确保潜力数据的可靠性、动员实施的有效性。通过定期联演,推动国防动员从军事机关单向推动向军地联动转变,从简单的需求对接向深层次质量效益融合转变,从协调动员向制度机制动员转变。

猜你喜欢
动员潜力普查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艺术的纯真潜力
科比:写给17岁的自己
2018年中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音乐迪斯尼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学习潜力揭秘
12星座
学习调查要“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