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鉴赏课动起来

2017-01-07 23:28吴群
考试周刊 2016年100期
关键词:美术课堂体验式教学自主学习

吴群

摘 要: 体验式教学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文章对高中美术体验式教学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 自主学习 美术课堂

一、现行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问题的提出

从教高中美术多年,我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现象,而且这类现象比较普遍,几乎所有学校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现象1:很多学生对美术的认识有偏差,认为美术是副科,不重要,上美术课经常不在状态,或者忙着做其他作业。

现象2:长期以来,很多主科老师与家长对美术的认识一直停留在传统模式上。

现象3:现在很多学生喜欢国外的新兴事物,比如说日本的漫画,而无视其他类型的漫画作品,造成学生文化认识单一片面。

现象3:教师的专业水准与教师的敬业态度参差不齐。

为此,我在新学期对本校高一高二年级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分为学生与教师两部分,以学生为主,分别从认识、情感、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课后反思评价等方面进行调查。

(二)问卷调查分析

1.问卷调查的目的

①了解普通高中学生的美术学习现状及心理需求。

②为普通高中美术教学寻找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

2.问卷调查的设计

学生问卷调查共设置了25道题,主要从学生对美术学习的认识、情感、态度、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课后反思评价等方面展开调查,以了解学生对美术学习内容、方法、实践等方面的兴趣指向。教师问卷共设置20题,分别从学校设施、教学手段、教学认识、情感、态度、教学方法、理念及教师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问题,以了解教师教学现状和教学理念。

(参加问卷调查的教师大多数均为年轻骨干教师,少部分为老教师,所在学校基本上都已开展课程改革。从问卷中不难发现这些年轻教师充满活力,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充满否定、对贯彻课程改革理念跃跃欲试,时常能关注自身的教学方法;能看出中学美术教学未来光明的前景。但是在访谈中很多教师对美术教师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感到尴尬,对学校与家长对美术学科的片面认识感到无奈,因此要改变社会对美术教育的认识,还需要各位美术教师、美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任重而道远。)

3.问卷调查的结论

(1)学生主体地位模糊。与课程改革提出的理念相比,传统高中美术的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师生之间“授受”关系,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鲜活个体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化生成,使学生没有机会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2)学生学习兴趣降低。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都把美术学科视为边缘学科。学生普遍反映,美术课上收获甚微,老师讲得好,饱饱耳福而已;教师教学水平平庸的,等于未听;而遇到上美术课不负责任的老师,则几乎是浪费时间,所以对美术可以说毫无兴趣。

(3)学生知识掌握有限。中学美术学科教学突出表现为旧的教学模式和教材,使得大多数学生喜欢美术,却不喜欢美术课。不喜欢美术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材中的经典作品和美育内容提不起他们的兴趣。现行的中学美术教材,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以中外经典作品作为选编对象,几乎很难找到较通俗的美术作品,其中一部分美术作品政治色彩过于浓重,艺术技巧过于深奥,缺乏必要的亲和力。以致课堂教学中无法与学生产生共鸣,无法勾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造成学生美术文化认识的单一和片面。

(4)学生精神世界缺乏。在旧的美术教育模式下,一切以技能教学为主,美术教学好似除了临摹就是写生,除了写生还是临摹,忽视了学生主观情感的表达,忽视了学生自由思想的传递。美术教育的本质之一是让学生能够运用美术的方法表达情感和思想并与他人交流。应把每一次作业都设计成学生非常想画想做想表达的事,在每一件作业中都能听见学生的脉搏和心跳,使学生能够通过视觉艺术为主的艺术交流,架起与他人思想和情感沟通的桥梁。

(5)教师职能意义失落。美术教学应该是自由和个性的。可是学校美术课程在现实中的地位使一些教师失去热情,一些教师多年都不认真钻研艺术,探索美术教育,了解学生的审美心理变化,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以致多年来美术教育一直停滞不前,美术教育未曾发挥出应有的审美功能,更未曾展示出特殊的人文性质。

以上种种问题呼唤着一种新的美术教学方法改变美术课堂现状、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和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呼唤着一种新的美术教学模式改变老师、家长、学校以至社会对美术课的传统认识,呼唤着一支全新的具有现代美术教育观、学生观的美术教师队伍实现美术课程在新时代的转变。

二、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体验式教学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直接认知、欣然接受、尊重和运用当下被教导的知识及能力的过程,这让它特别适合处理人生中重要的事物,它在尊重之下碰触人们深层的信念与态度,深植于内在的情绪、沉重的价值观和人性课题。

要更了解体验式教学,我们先要了解与之完全不同的传统的说教式教学。说教式教学是一个人以演讲或授课的方式传达信息给其他人的教学方式,学习成果仅限于学识范围的智力层面上。这教学法是以“杯与壶”的学习理论为基础的(Roger 1983;Hobbs 1986),简而言之,听课者就像空杯子等着授课者从知识之源,也就是“壶”,将知识注入杯子里。这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针对主题内容,学生不会被要求检视自己的感觉、想法和领悟情形。他们可以保持个人完全不自觉或对于主题内容引发自己或他人的情绪反应保持缄默。

体验式教学致力于让参与者将自己的智力、情绪及行为全部投入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成果将显示在学识层面上的增加和参与者的情绪、价值观、态度与行为方式的改变上。

体验式教学是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个体差异、尊重自然、尊重他人获得知识的自然法则的教育方式。

它所关心的不仅是人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还在于人的生命意义、智力发展、情绪舒缓、个性优化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

三、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步骤

(一)教材内容生活化,为学生打造“洞天”。

教材虽是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之一,但内容是固定的、静止的,具有自闭性、被动性,甚至是排他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但学习的主体与教材客体成了一对矛盾,致使主、客之间的双重建构不能实现,从而给学习的主体带来了困难。

要有效解决这一对矛盾,就必须使被动的教材内容活起来。立足于此,可以使教材生活化。生活化教材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还可以使教学内容超出教材的范围,向相关学科延伸。在表现生活中,学生可以灵活自由地表达情感,发展敏捷的思维及快速应变能力,开阔知识视野,丰富日常生活经验,进而烘托课堂气氛。

课例分析:如“托物寄情”课,学生对该课的内容比较难进入状态,我以多媒体为手段,让学生在欣赏中宋代文人画不同题材的作品;在第二课时中,带着学生到校园中实地感受梅、兰、竹、菊的不同的姿态,并组织学生进行写生,并给作品配上相应的诗词。这样不但满足了学生的欣赏欲望,而且使他们融入了对生活的体验,使学生在巩固、应用知识的同时,向一个更高层次发展。

(二)教师角色转变,实现由“演员”到“导演”的飞跃。

课程改革既给教师带来了挑战,又带来了机遇。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同时面临着新的角色定位:教师不再是传播者、灌输者,教师的任务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某种事实、某个问题、某项过程和某一结论。因为高中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于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学会交流,把“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美术教学不仅仅要给学生一些美术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始终坚持把学习方法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并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运用、提炼总结。在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学习方法迁移运用到其他内容的学习中,使美术教学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课例分析:如“审美变化中的自我”课,我精选出中外优秀图片,制作PPT课件,以便学生直观感受;然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查阅、收集、整理资料与图片和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分组进行论述不同角度的审美变化(服装、绘画、雕塑等)。教师有机地引导,使学生对认识活动产生兴趣,自主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体验和感悟,能动地学习知识。这时,学习主体与知识内容交融,知识融入了学生的生命之中,使学生尝试到每一次学习都是生命意义的升华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教师就实现了由“演员”到“导演”的飞跃。

(三)充分发挥民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把教育过程变成一种民主的生活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得以生动活泼、自由自主地发展,消除一切不平等地对待学生的现象,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权利,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与参与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最好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这是教育民主的真谛,也是体验式学习的基石。

情感是人心理生活中最富有诗意、最富浪漫色彩的部分,也是人心理生活最深邃、最富创造力的部分。如果忽略了对学生情感的挖掘,就无法调动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创造性的表现。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土壤,教师的激励性语言则是民主、开放的情境下连续不断的启发,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自然生发丰富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创作兴趣,深层次地挖掘和表现出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内涵,引发内心的情感共鸣。

课例分析:如“地域的永恒魅力”课中,我把课堂搬到了学校的四合院内,四合院是始建于民国时期的古建筑,我们学校的老教师介绍相关校史知识后,让学生亲身感受了解民国建筑的特色与文化背景,并用手绘的方式画画最打动你的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效果出奇的好。

(四)建立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中,评价体系过于关注教学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多元多样化的评价,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结果多数学生无法体验到成就感,因此丧失自信。基于此,新课改下美术教学评价观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建立发展的评价体系,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美术是美好的,它属于每一个人。“一个没有美术的生活,一个不爱美术的人也算不上完全地爱着生活”。作为体验性美术学习评价,“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只有以评促教,以评促学,这样的“评”才富有价值且全面。如“追寻美术家的视线”课,我让学生分小组自由创编作品;作品完成后,在班级展览、交流,教师及时做出公正的评价;再引导学生对观点、答案进行整理、分析、归纳,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由此达成共识。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告诫我们的:“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虽没有“主宰”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但进行了有效的指导,使学生在平等参与下自主选择并主动探究。每个人对美术的理解和产生的体验可能是不同的,教师的赞许和信任会使学生信心倍增而终生难忘,“成就感”将是学生再成功的动力,“当艺术更新的时候,我们的评价也必须随之更新”。

参考文献:

[1]谢赠生.做美术教育的研究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2]徐德义.中学美术研究性学习导航.天津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美术课堂体验式教学自主学习
就业导向视角下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能力路径探析
用好课堂提问,让美术课堂动起来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