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形式主义,力求教学实效

2017-01-10 19:52章志霞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试卷讲评有效途径初中数学

章志霞

[摘 要] 鉴于阶段测验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必要环节,试卷讲评自然也就成为教学活动的关键步骤. 如果能够将试卷讲评处理到位,将会很好地夯实知识基础,并将试卷中的知识素材落实到位,让教学实效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试卷讲评;有效途径

为了定期检验学生的知识学习状态,发现教学亮点,明确教学漏洞,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经常会对学生进行不同规模的知识测验. 然而,仅仅凭借测验本身,是无法实现上述教学目的的. 只有在测验之后对试卷进行完整到位的讲评,方能将试卷当中的每一个问题掌握到位,并从中得出理想的教学信息. 鉴于阶段测验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必要环节,试卷讲评自然也就成为教学活动的关键步骤. 如果能够将试卷讲评处理到位,将会很好地夯实知识基础,并将试卷中的知识素材落实到位,让教学实效得到显著提升.

明确讲评重点,突出针对性

虽然讲评环节要将试卷当中的题目都讲解到,但是,这并不表示试卷讲评就是流水账. 每一次测试,从知识内容上都是有所侧重的. 具体落实到一些重点习题中,也是存在着知识方法的侧重的. 如果教师能够将这些关键部分注意到,并在讲评过程中将之明确体现出来,便可以让整个讲评富有针对性,引导学生的思维更具实效.

例如,在函数内容的测试中有这样一道选择题:如图1所示,ABCD是一个矩形,其中,AB的长为2,BC的长为1,点P是一个动点,从点B出发(不含点B),按照B,C,D的顺序匀速前进. 若用S表示△ABP的面积,用x表示动点P所移动的路程,则二者之间所形成的函数图像应为下列四个当中的哪一个?在对这道题目进行讲评时,笔者并没有只将函数解析式的求解过程一带而过,而是抓住了“选择题”这个关键点,针对如何借助已知条件的分析来确定函数图像的关键点的问题着重进行了点拨,让学生学会在选择题环境下寻找捷径快速解题. 这个讲评重点的突出让学生看到了该习题的特别之处,并积累了应对测验的新技巧.

每一次测试都是一个完整的思维整体,其所考查的知识数量不在少数. 若是要求学生将精力平均分布在每一种内容、每一道习题上,势必会造成极大的精力耗费,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更是难上加难. 教师要抓住试卷讲评的契机,将试卷题目当中的重点予以突出,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提供启发,让大家对其中的内容掌握得更有效率.

丰富讲评形式,告别单一性

试卷讲评就是对着试卷“口说笔记”吗?当然不是. 我们虽然称其为“讲评”,却绝不是单一地靠教师的嘴来讲述和评价. 对试卷讲评的方式进行设计时,教师应当以其所需要达到的实效作为目标指引,只要能够让学生发现问题、补足问题,就是试卷讲评所需要的. 具体说来,可以借鉴课堂教学的形式选择,加入小组合作、师生互动、实际操作等多种路径,让试卷告别单一性的局限.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章节的测验中,曾经出现过这样一道题:如图2所示,四边形ABCD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其中,EF∥AB,BC∥GH,点P是EF与GH的交点,且在BD上. 那么,图中有多少对面积相等的四边形?这个问题的形式本就比较灵活,在对其进行讲评时,就不要把这个灵活的特征抹杀了. 笔者选择延续题目的灵活性,将问题探究的权力交给学生自己,将学生分组,让大家在小组之中相互讨论,确定答案. 起初,大家只是随意寻找四边形,毫无明确思路. 但经过组内对于不同答案的判断分析,学生们逐渐找到了其中的规律所在,无须教师过多干预,便顺利发现了解题关键点,且讨论热情极高.

可以说,试卷讲评就是另一种时间与模式的课堂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试卷讲评所能够发挥的教学功能比主体教学更具价值. 在经历过测试之后,学生们对于知识内容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理解与应用,其中所暴露出的薄弱环节也更加确定和真实. 在此基础上进行讲评,显然能够更为顺利地挖掘知识内涵,高效查缺补漏. 因此,教师完全可以主题教学的眼光来看待试卷讲评,并为之赋予更为丰富的教学形式.

拓展讲评内容,突破局限性

从讲评形式上进行突破的同时,还要从内容上对试卷讲评进行关注,不断拓展,打破其局限性. 很多教师认为,试卷讲评所针对的就是试卷当中的习题,内容已经被固定、限制了,毫无突破的可能.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试卷当中的内容并不是讲评的全部,而是为讲评活动确定了基本方向. 既然我们要以一次独立教学的价值来评价试卷讲评环节,自然应当从试卷中的既有内容出发,向周边拓展,为学生们扩大知识版图.

例如,在对三角函数章节的试卷进行讲评时,笔者发现,试卷当中的题目基本上是围绕基本理论知识展开的,需要学生们对照三角形的各种图形进行计算与变换. 为了突破这种理论层面的局限,笔者在讲评过程中加入了这样一个问题:如图3所示,AB表示的是一个灯杆,CD表示一个测角仪,其高度是1.2米,其底端点D距离灯杆的距离是25米. 为了知晓灯杆的高度,某人测得测角仪与灯杆顶端点A所形成的仰角α是22°,能否由此得到灯杆高度呢?(参考数据:sin22°≈0.3746,cos22°≈0.9272,tan22°≈0.4040,cot22°≈2.4751)这个问题很顺利地将学生们的视野从理论拓展到了应用,并没有设定太大的难度挑战,却让大家对三角函数的内容体会得更加全面、到位了.

初中数学本就是一门十分灵活多变的学科,将基本知识内容进行灵活拓展自然不是一件难事. 在讲评实践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题目内容特点的不同来分别确定拓展方式,既可以在理论范围内灵活拓展,也可以打破理论局限,将知识内容同实践元素联系起来. 所有这些,都会帮助学生走出试卷,感受更加多元化的初中数学.

延续讲评纵深,彰显连续性

如果说,从试卷讲评的内容角度突破局限性,是从横向平面上拓展了数学试卷的知识版图,那么,拉长试卷题目的连续性,则是从纵向纵深上对知识内容实现了延续. 所谓彰显知识内容的连续性,就是要求教师不要将讲评目光仅仅停留在知识内容本身,而是要将之作为知识延续的起点,主动深化内容,从试卷题目这个入口引领学生们发现更为深层次的思想方法.

例如,在二次函数内容的测验中,出现过这样一道习题:如图4所示,点A是y轴上的一点,点B和点C是☉A与x轴的交点,点D(0,3)和点E(0,-1)是该圆与y轴的交点. 那么,经过点B,E,C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什么?这道题目虽然简单,却具有很大的延续空间. 于是,笔者又继续设计了如下问题:有一条动直线与☉A相交于点P(s,t),交x轴于点M,并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连接PA并将其延长,交☉A于点Q. 若y为点Q的纵坐标,则y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这种纵向的开放延伸,成功延长了学生们的知识路径,为之后深入综合的探究埋下了伏笔.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开放性、探究性的创新题目,这就是延续知识纵深的一个典型表现. 只要教师们树立起这种以试卷内容为起点的教学意识,便可以带领学生们主动发现更多知识变化的可能性,并从中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精髓.

相对于课堂上的主体知识教学来讲,试卷讲评环节经常被师生们所忽视. 笔者经过广泛调研发现,当前初中数学试卷讲评很多时候是流于形式,讲评内容也大多以公布答案、甄别对错、机械式地讲解题目解答过程为主. 这样的方法,无法让学生们感知到每次数学测试的特点和重点,仅仅将每道题目解答出来,距离全面掌握试卷设计意图的目标还很远. 笔者及时转变教学思路,以教学实效作为着力方向,以前文中所叙述的几种途径开展了创新性的试卷讲评,真正实现了教学实效的有效强化.

猜你喜欢
试卷讲评有效途径初中数学
浅谈高三化学试卷评讲课的有效性
大数据背景下高效试卷讲评课的探索与实践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如何上好高三物理试卷评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