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2017-01-11 10:35林义川郑金炽赖晓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23期
关键词:文拉法氟西汀副作用

林义川 郑金炽 赖晓茹

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林义川 郑金炽 赖晓茹

目的 评价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给予文拉法辛治疗,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比较治疗效果,副作用量表(TESS)比较治疗过程副作用。结果 文拉法辛组总体有效率为88%,氟西汀组总体有效率为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使用文拉法辛和氟西汀治疗6周后CGI-S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5),但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文拉法辛组患者在第1和第2周末HAMD总分同氟西汀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第4、6周末两组患者HAMD总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副作用方面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文拉法辛与氟西汀在治疗抑郁症患者总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文拉法辛能够更迅速改善抑郁症状,同时两者在副作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文拉法辛;氟西汀;疗效;副作用;抑郁症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的压力增加,抑郁症越来越常见,而且抑郁症发病率逐年升高,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引起大家的重视。抑郁症患者临床可表现情绪低落、兴趣缺乏、精力下降、注意不集中、思维迟钝、意志减退、睡眠障碍和本能欲向减退等症状,严重的患者甚至可出现轻生念头或行为。抑郁症患者可采取药物、心理治疗或两者相结合,而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工作中,为了减少药物副作用,常常使用新一代抗抑郁药,如5-HT再摄取抑制剂中的氟西汀、舍曲林、伏氟沙明、帕罗西汀、西肽普兰。文拉法辛作为新型抗抑郁药,其主要作用是双重抑制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再摄取。文拉法辛的起效时间、治疗效果和副作用方面认识不够充分[1]。为加深认识文拉法辛的疗效及副作用,按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将文拉法辛和氟西汀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比较,以便提高对两者的认识,为临床使用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入组的患者均为2012年3月~2015年3月来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患者。入组要求:(1)根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国际统计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均为中重度抑郁发作。(2)HAMD17项评分总分不低于18分。排除标准:存有药物或精神活性物质滥用患者、脑器质性或躯体疾病患者、智力低下患者、孕期或哺乳期患者、伴有轻生行为患者。中途退出研究标准:家属或患者拒绝继续接受治疗患者、由于药物的副作用无法继续接受治疗患者。根据随机法将100名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组(对照组)和文拉法辛组(研究组),每组患者各50例。氟西汀组患者男24例,女26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5.4±10.8)岁;病程1~6个月,平均为(4.11±1.98)月,HAMD平均分为(29.45±6.13)分,平均体质量为(55±17.13)kg。文拉法辛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5.1±9.9)岁;病程1~6个月,平均为(4.00±1.87)个月,HAMD平均评分(34.65±6.25)分,平均体质量(56±16.74)kg。辅助检查血细胞分析、生化全套、常规心电图及脑电图报告均正常,两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两组患者之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方面选择片剂氟西汀(商品名开克)口服,服药时间为早餐后半小时顿服,初始剂量为20 mg,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及是否有副作用,疗效不佳且患者能耐受,2周内将剂量加至40~60 mg/d。

研究组口服度文拉法辛片(商品名博乐欣)治疗,初始治疗量75 mg,早餐后半小时顿服,根据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情况及是否有副作用,疗效不佳且患者能耐受,2周内将剂量加至150~225 mg/d。两组患者均使用单一抗抑郁药,未联用抗精神病药及心境稳定剂,未使用电休克及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治疗,伴有严重睡眠障碍患者早期可以适量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如佳静安定、舒乐安定。两组患者均给予1个疗程的治疗,时间为6周。

表1 HAMD分

表1 HAMD分

注:*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为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0.05

7.89±4.36*8.34±4.77*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1周末 2周末 4周末 6周末文拉法辛氟西汀50 50 29.15±5.89 29.22±5.95 20.33±4.86*#25.87±5.16*16.12±4.55*#20.06±5.17*11.90±3.8*12.46±4.1*

表2 CGI-SI分

表2 CGI-SI分

注 :*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1.7±0.9*1.8±0.8*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6周末文拉法辛组氟西汀组50 50 5.1±1.2 5.2±0.9

1.3 治疗效果评估

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不同时段使用HAMD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并将结果做相应的比较。以HAMD量表评分的减分率作为临床疗效的评定标准。减分率=(治疗前HAMD-治疗后HAMD评分)/治疗前HAMD评分×100%。若HAMD减分率小于25%为无效或恶化,HAMD减分率在25%~49%为进步,HAMD减分率在50%~74%为显著进步,HAMD减分率大于或等于75%表示临床痊愈。HAMD减分率≥25%称作总体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进行CGI-SI评分。以TESS作为评价治疗过程中出现副作用的工具。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软件SPSS 17.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表示;经统计后,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经6周治疗后,氟西汀组痊愈16人(32%),显著进步14人(28%),进步15人(30%),无效5人(10%),总体有效率为90.0%。文拉法辛组痊愈17人(34%),显著进步14人(28%),进步13人(26%),无效6人(12%),文拉法辛组总体有效率88.0%。氟西汀组和文拉法辛组两组之间总体有效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HAMD评分

两组患者在使用氟西汀和文拉法辛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经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和文拉法辛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在第1周末和第2周末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在第4、6周末的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CGI-SI评分

两组患者在使用氟西汀和文拉法辛治疗后CGI-S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抑郁症患者之间CGI-S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副作用

文拉法辛组出现口干8例(16%)、便秘8例(16%)、嗜睡4例(8%)、食欲或体重增多6例(12%)、失眠5例(10%),恶心或呕吐2例(4%),性功能障碍3例(6%);氟西汀组有口干9例(18%)、便秘9例(18%)、嗜睡7例(14%)、食欲或体重增多7例(14%)、失眠6例(12%),恶心或呕吐11例(22%)、性功能障碍14例(28%)、头晕或头痛3例(6%),躯体不适感4例(8%)。因此,两组患者副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在对性功能障碍影响减少,而且对于改善患者胃肠道等躯体症状有更好的疗效。

3 讨论

文拉法辛是一种新型抗抑郁药,能够同时作用于NE和5-HT受体通过通道,是NE和5-HT双重再摄取抑制剂抗抑郁药(SNRIs),其中对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作用最强,对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作用也较强,另外还有较弱的多巴胺再摄取抑制作用[2]。当文拉法辛与NE神经元末梢突触前膜上的α2同源性受体结合时,能够增加NE释放,在前额叶皮质阻滞NE转运,可使突触间隙NA范围扩散增加,也能起到增加患者动力不足,改善患者情绪作用[3]。文拉法辛通过结合于5-HT神经元末梢突触前膜上的α2异源性受体,从而使5-HT释放增加;另外文拉法辛能够增加NE的释放而刺激5-HT神经元的α1受体,从而使5-HT神经元的放电和传导得到提高,起到快速改善抑郁症状。同时文拉法辛还是一个弱的DA再摄取抑制剂,通过增加突触间隙DA的浓度达到改善患者的精神运动性迟滞[4]。文拉法辛能够阻断神经元突触后膜上的5-HT2A和5-HT3C受体而增加5-HT1A受体活性,从而达到控制激越,改善焦虑,进而缓解抑郁,减少性功能的影响[5]。与此同时,文拉法辛可以通过抑制大脑背侧缝际区5-HT神经元和蓝斑区NE神经元自身受体和异质性受体活性,从而促进相应神经元突触后5-HT和NE的释放;文拉法辛抑制了大脑背侧缝际区和蓝斑区神经元,可以加快突触前膜自身受体的“脱敏”,进而促进5-HT和NE的释放,达到改善抑郁症状[6]。另外,文拉法辛对于躯体症状的改善主要是通过下行的痛觉传导通路实现,其可抑制传入痛觉神经元通过脊髓的上行传导,进而能够有效缓解躯体不适等症状[7]。文拉法辛可降低松果体的cAMP浓度,引起肾上腺素β受体的快速下调,加速文拉法辛的起效速度。文拉法辛与肾上腺素、组胺、毒蕈碱受体亲和力低,故较少引起血压变化、体重影响较少,也不至于引起过度镇静[8]。

通过此次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经过有效治疗后文拉法辛组总体有效率为88%,氟西汀组总体有效率为90%。经讨论,无论是氟西汀还是文拉法辛组患者的HAMD、CGI-SI评分和治疗前相比较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文拉法辛和氟西汀两组患者经6周治疗后,两组之间的CGISI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HAMD总分的比较,使用文拉法辛治疗的患者在第1、2周末与使用氟西汀组的患者比较有更为明显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时间点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使用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总体治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文拉法辛在改善症状起效相对更快,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1-4],文拉法辛副作用相对少于氟西汀,尤其是在胃肠道反应和性功能障碍最为明显,此外文拉法辛对于减轻或缓解患者的躯体化症状有更好的疗效。总而言之,文拉法辛能够有效缓解抑郁,改善动力不足,对于一些性功能障碍或伴有躯体化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1] 郭慧荣,任玉明. 米氮平在国内的临床试验综述[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7):482-485.

[2] 孙祺辛,梁绍才,劳永志,等. 文拉法辛缓释胶囊和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依从性[J]. 广东医学,2006,27(9):1396-1397.

[3] 王进良,曹磊明,刘晓伟,等. 米氮平治疗抑郁障碍临床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14(6):357-358.

[4] Jaquenoud Sirot E,Harenberg S,Vandel P,et al. Multicenter study on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pharmacokinetics,and pharmacogenetics of mirtazapine in depression[J]. J Clin Psychopharmacol,2012,32(5):622-629.

[5] 赵靖平. 新型去甲肾上腺素能与特异性 5- 羟色胺能抗抑郁药米氮平[J]. 中华精神科杂志,2002,35(4):253.

[6] 郭振宇. 米氮平与SSRI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对照研究[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14(4):311-313.

[7] 陈恩民. 米氮平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0,16(4):316-317,320.

[8] 李作佳,周秋华. 米氮平与舍曲林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J]. 精神医学杂志,2009,22(1):21-22.

Controlled Study of Venlafaxine and Fluoxetine in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LIN Yichuan ZHENG Jinchi LAI Xiaoru The Fourth Ward,The Third Hospital of Quanzhou,Quanzhou Fujian 362000,China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venlafaxine and fluoxet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5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venlafaxine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fluoxetine. The hamilton rating scale(HAMD)and 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CGI-SI)was adopted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and the 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s scale(TESS)was adopted for evaluating the security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after treatment of first weekend,second weekend,forth weekend and sixth weeken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venlafaxine was 88%,and 90% in fluoxetin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fter treatment ha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The score of CGI-SI decreased in venlafaxine and fluoxetine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P<0.05),but ha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m(P>0.05). The score of HAMD decreased in venlafaxine and fluoxetine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P<0.05).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weenkend,the score of HAMD was significant diffen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but ha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at the end of four,sixth weekend(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There is no differences in clinical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venlafaxine group and fluoxetine group,but the venlafaxine has a rapid onset.

Venlafaxine,Fluoxetine,Efficacy,Adverse reactions,Depression

R971

A

1674-9316(2016)23-0107-04

10.3969/j.issn.1674-9316.2016.23.058

福建省泉州市第三医院第四病区,福建 泉州 362000

猜你喜欢
文拉法氟西汀副作用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浙产藏红花单方联合氟西汀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氟西汀致单侧眼球震颤及瞳孔扩大1 例
文拉法辛的不良反应认识进展(下)
氟西汀通过增加阿尔茨海默病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改善其空间学习能力
药物副作用,到底怎么解?
安眠药可以这样吃
文拉法辛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