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创新研究评述与展望*

2017-01-12 01:43姜忠辉崔珍珍
关键词:工具箱制造商用户

姜忠辉 崔珍珍

(中国海洋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用户创新研究评述与展望*

姜忠辉 崔珍珍

(中国海洋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用户创新是创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用户需求差异的日渐扩大,制造商应着重关注用户创新。国外对于用户创新理论的研究较早,已具有基本的理论框架,而国内在用户创新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仍处在理论探讨阶段,缺乏对用户创新发展近况的概括性文献。综合已有的关于用户创新的研究,对用户创新的概念、用户创新主要方式进行了分析,并对用户创新理论的多元化研究进展作出了概括性地总结,发现已有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化展开。据此,提出了用户创新未来的研究方向。

用户创新;领先用户;用户创新工具箱

发现顾客需求,生产制造出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是企业价值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企业发展和战略制定的重要依据。为此,企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来收集并满足用户需求,但是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为需求信息和解决方案是由不同主体决定的,而随着用户数量的逐渐增加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复杂多变,企业按照原先的方法获取用户需求信息再进行创新设计和生产制造,即制造商创新的生产模式,愈来愈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美国MIT(麻省理工学院)教授Von·Hippel率先对制造商创新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在不同的行业中有不同的创新源,提出了“用户是创新者”这一观点。[1]二十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用户创新进行了广泛研究,指出企业管理者不能忽视用户创新行为,[2]本文将对用户创新的概念、用户创新的主要方式,以及近年来用户创新的多元化进展进行评述,并为用户创新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指明研究方向。

一、用户创新概念

Von·Hippel教授在其著作《The Source of Innovation》中研究发现,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创新主体,并提出了创新功能源这一概念,将制造商、供应商和用户视为创新的来源;[1]我国学者吴贵生、谢韡从组织结构的角度研究创新,并为用户创新作出了详细的定义:用户创新是指用户对其所使用的产品、工艺的创新,包括为自己的使用目的而提出的新设想和实施首创的设备、材料、工艺等,以及对制造商提供的产品或工艺的改进;[3]高忠义和王永贵从用户个体特质角度进行研究,认为用户创新就是指产品或服务的用户对这些产品或服务所提出的新设想或进行的改进;[4]董艳、张大亮和徐伟青关注用户的行为过程,认为用户创新是某一特定的产品、工艺或服务的用户,凭借自身的力量或者同时利用外界的资源,就其所使用的对象进行的部分改进或设计出全新解决方案的活动;[5]郑彤彤和谢科范从用户心理和行为两方面对用户创新的定义是:用户受内在愿望驱使和外部因素激励,借助外部资源和信息,同时基于自身需求,而进行的改进和发明活动。[6]

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定义了“用户创新”,概括而言,用户创新就是用户作为创新主体,对产品、工艺和服务进行改进或设计,从而满足用户自身需求的过程。这充分说明随着人们对于创新主体的认识逐渐客观化,用户在创新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二、用户创新方式

(一)领先用户创新

1、领先用户的概念与特点

用户创新的方式多样,但是行之有效、而且被越来越多企业和用户接受的方式是领先用户的创新。Von·Hippel教授第一次将用户群体进行区分,提出“领先用户”的概念,[7]认为领先用户具有以下两个特征:(1)领先用户通常先于其他用户发现市场上将要普及和流行的新产品、新服务等;(2)领先用户可以从他们提出的解决自我需求的方案中获益。制造商充分利用领先用户的特征进行产品和服务等的创新:确定市场发展趋势、确定领先用户、获取领先用户需求信息、分析信息进行产品创新开发。Lilien、Morrison等人认为领先用户很有可能为企业创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8]而且Franke和Hippel等人发现了在诸如风筝和冲浪领域领先用户具有创新成果。[9]Von·Hippel教授等人研究发现,在领先用户创新的过程中往往会采用一种重要工具,就是用户创新工具箱。[10]

2、用户创新工具箱

领先用户创新的成功不仅要求领先用户自身具备一定的进行产品、服务等创新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制造商也要为用户创新提供相应的工具和支持,用户创新工具箱作为领先用户创新的重要工具便应运而生。

(1)用户创新工具箱的概念

2001年,Von·Hippel教授提出一种帮助用户完成创新活动的工具——用户创新工具箱(User Toolkits),用户利用“工具箱”设计和开发自己需求的产品,并且基于此平台,用户可以进行反复地试错和修改。用户借助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可以完成小到对于产品的细微修改,大到对于产品的颠覆性设计,有的工具箱还加入了计算机模拟和构造产品原型的功能,用户可以对所设计的产品进行评价,不断修正,直到满意为止。[10]随后,Von·Hippel和Ralph·Katz研究发现,制造商探寻并获得用户需求然后生产满足用户需求产品的方法不仅过程麻烦、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而且用户需求变化越来越快,企业捕捉用户需求愈发困难,因此许多制造商已经转变了发展策略,不再努力理解用户对于产品事无巨细的需求,而是向用户提供用户创新工具箱,以一种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方式获得用户需求,朝着“个性化市场”(Markets of One)服务的方向发展。[11]

综上所述,用户创新工具箱就是用户参与创新活动的一种新形式,它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是企业满足用户异质性需求的重要工具。

(2)用户创新工具箱的优点

用户创新工具箱的诞生为企业、用户和社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用户工具箱主要有以下优点:

第一,充分满足用户的异质性需求,甚至是用户对于产品的细节性的微妙需求都可以得到实现。用户是最了解自己需求的人,既然企业在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之后仍然很难准确把握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倒不如让需求的发出者进行设计创新,将需求直接体现在产品中。Nikolaus·Franke和Von·Hippel对Apache Web服务器软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这个需求高度异质的领域,那些利用用户创新工具箱自己修改软件的用户相比于非创新用户而言,自身的异质需求得到满足,使其满意度显著增加,因此,他们认为“用户创新工具箱”将在以异质需求为特征的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12]Humphrey和Laass等人发现工具箱帮助那些不具备模型化产品所需知识和技能的用户将复杂的设想和需求模型化,满足了用户的独特需求,证明了用户工具箱在生产高质量的设计产品和满足用户各方面需求上有积极的作用。[13]

第二,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首先,用户利用工具箱参与创新过程极大地减少了制造商获取和理解用户相关需求的“粘着信息”,Von·Hippel教授指出,“粘性”是指从一个地方转移单位信息到另一个地方以供一个给定的信息需求者使用所发生的增量成本,[14]用户利用工具箱进行产品创新,用户的需求信息直接通过工具箱进行转移,降低了产品创新成本。其次,由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完成相关产品的设计工作,避免了制造商获取用户需求信息失真现象,用户通过工具箱进行反复试错,大大提高了产品创新效率。我国学者孙艳等人通过研究证实了利用用户创新工具箱可以避免因与过多细节打交道而导致的效率降低。[15]最后,有的工具箱设置了计算机模拟和产品原型构造的功能,用户可以对自己设计的产品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和认识,避免了用户期望与产品成品不符等原因而影响用户的满意度,也为用户在试错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修改产品提供了条件,有效节省了用户进行产品设计所花费的时间,加快了产品创新效率。

第三,增加用户对于产品的满意度,为制造商带来超额收益。Franke和Piller等通过研究发现,消费者购买自己采用创新工具箱设计的产品意愿程度远高于其他同类产品的意愿程度,用户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也是其他同类产品的两倍,[16]同时,用户亲自参与到产品设计过程中,也会大大增加用户对于企业的忠诚度。

(3)用户创新工具箱应用的挑战

用户创新工具箱的应用为制造商企业和用户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同时,随着工具箱应用的不断扩大化,它也为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首先,用户创新工具箱的应用向企业原先的商业模式提出了挑战。用户创新工具箱引入企业,颠覆了企业传统的营销部门的存在必要性,使得企业内原先与营销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能即获得用户的需求,失去作用,显而易见地,这会损害企业内部相关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17]因此,变革企业发展战略,采用用户创新工具箱就会受到来自企业内部员工的抵制。同时,让用户采用创新工具箱进行创新活动相当于企业把自己所有的一项增值服务外包给用户,则一些以该项服务为核心竞争力(比如设计能力、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的企业,其竞争优势必然会受到破坏,[18]企业需要重新塑造和构建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会耗费企业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放弃原有竞争优势,塑造全新竞争能力具有一定的风险。

其次,企业要在公司内部变革使用用户创新工具箱不仅需要企业领导人思想上的肯定和支持,更加需要充分调动和应用企业内部的软实力。企业技术、资金、物资、生产、营销的条件与实力决定了创新活动量的规模和质的水平,[19]企业在研发适用于本企业的用户创新工具箱时需要有技术、资金和人力物力的投入,这些投入不能超越企业的承受能力,给企业带来额外的负担,同时,利用工具箱进行的产品创新不可超越企业目前的技术水平,避免用户提出高要求而企业无法实现的情况。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不断挖掘组织内在潜能,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总之,用户创新工具箱是用户作为创新者参与产品创新活动的工具,用户独立进行与自身需求相关的设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采用用户创新工具箱进行创新,在香料行业、半导体行业等都得到了成功的实践。[17-18]为了保证用户创新过程的顺利进行,减少由于用户创新超出企业能力范围情况的出现,企业在进行设计用户创新工具箱时要进行明确具体的创新范围的限制,工具箱中也要尽可能提供用户所熟悉的工具,同时,工具箱要适时更新和调整,杜绝一成不变,要根据用户使用情况和市场发展进行合理调整。

(二)用户社团创新

在用户创新的方式中,除了领先用户利用用户创新工具箱进行创新,常见的用户创新方式还有用户社团创新。[20]用户社团是指诸多用户由于有相同的或相似的创新产品的兴趣而聚集在创新社团中合作完成创新项目,并且用户可以从结果中获益,甚至获得个人荣誉等社会性满足。Yong Sauk Hau等通过研究发现,用户在社团中通过线上进行知识技能的分享交流,有益于进行用户创新,[21]而且用户在创新社团中分享自己的创新产品,用户之间还能起到互相激励的作用,[10]这得益于用户之间沟通的顺畅和便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用户之间的沟通越来越无障碍,Benkler在其著作《The Wealth of Networks》中详细阐述了互联网的优势,指出互联网的普遍使用逐渐降低合作创新的成本。[22]

用户创新的方式多样,不同制造商根据企业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用户创新方式。在互联网和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用户创新工具箱、领先用户或者用户社团都离不开互联网,本文认为未来用户创新方式的发展也将围绕互联网展开。

三、用户创新的机理研究

用户创新理论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在理论和实证研究领域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学者们对于用户创新的研究呈现多元化,有的学者从不同视角审视用户创新,也有学者将博弈论与用户创新理论结合起来研究用户与制造商企业之间的关系,还有的学者从用户个人特点的微观方面进行分析等等。

(一)用户创新的系统分析

自Von·Hippel第一次提出“用户创新”这个概念以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围绕用户创新展开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目前,对用户创新的研究已经不仅局限于用户创新的内涵、动因等基础层面,众多学者将用户创新理论密切的与实际生产活动联系起来,从不同的研究视角下探讨用户创新的机理和发展。

1、从协同创新系统出发对用户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Von·Hippel、吴贵生、张皓和汪秀婷等人从不同方面指出用户创新的影响因素有产品自身的特点、用户所具有的创新意愿和知识技能、制造商与用户的协作互动关系,[3,11,23,24]但是他们大多从单一视角出发研究某一方面,王炳富和郑准则将用户创新纳入协同创新的框架予以全面考虑。[25]所谓协同,就是要研究同一系统中不同事物的共同特征以及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即要研究用户创新的影响因素,需将产品、用户和制造商三者所在的环境归为同一个协同创新系统,从整体的角度研究构建影响用户创新的模型。王炳富和郑准指出,在协同创新系统中影响用户创新绩效的因素有创新知识因素、用户本身因素、协同主体互动因素和界面效率因素,并构建了协同创新系统中用户创新动态网络。从横向的流程角度分析此动态网络,用户创新包括创新知识流、创新互动、创新知识整合,这体现了创新主体之间的连续互动,创新主体经过创新激发、传导、采纳和整合四个环节形成一个循环;而从纵向上分析,可以发现用户创新区别于其他创新模式的显著特点是其自身未必掌握产品创新的关键技术,因此用户要完成创新活动必须要有制造商及其他相关方的支持,甚至主导,这无疑增加了管理界面的复杂程度。[25]陈劲和阳银娟则从协同创新的角度分析了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之间的创新组织模式,研究了科技、市场和文化三大驱动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驱动机理。[26]Konstantin Fursov等人通过研究用户的日常行为,指出经济、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影响用户创新参与情况和行为。[27]协同创新视角下的用户创新影响因素研究对于企业的实际运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比如国内的海尔、小米等企业就是吸纳用户参与到企业的协同创新中的成功案例,以用户为起点,准确把握影响用户创新的因素,并且正确处理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实现了既能充分了解用户需求,又可以将用户需求恰当地体现在产品上的目标。

2、从自组织系统出发对用户创新进行分析

如果一个体系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涉,我们便说该体系是自组织的。[28]应佳等研究发现,用户创新过程中系统是开放的、制造商等需要为用户创造并提供相应创新条件、用户创新过程中信息频繁的交换等使得自组织过程产生;同时,在用户创新过程中,用户与制造商等的合作、竞争不断推动系统产生新的模式和功能。因此,应佳等指出用户创新过程就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演化过程,[28]并且从用户创新的开放性、远离平衡态、系统稳定状态的偏离的有序性,以及用户创新过程中用户与制造商之间的双向循环作用等方面阐述了用户创新过程所具有的自组织性。

(二)用户创新的博弈分析

用户创新凭借其广泛的应用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创新研究领域中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学者们试图用多种经济管理理论探索用户创新的行为,而博弈论作为现代数学的一项重要发展,被诸多学者运用, 用以分析用户创新过程。Harhoff等分析总结了实证研究的结果,指出用户免费公布自己的创新专利的激励措施,并且建立了博弈论模型,从数学角度对用户作出免费公布其创新专利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29]我国学者郑彤彤和谢科范通过研究发现,在用户创新模式下,用户为实现自己的需求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是充分利用个体创新能力的一种体现,即用户对自身所具备的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制造商参与创新活动是其充分利用用户群体创新能力和智慧的体现;并且,在用户创新系统中,无论是用户还是制造商,其中任一方福利的增加都不是以另一方福利减少为代价的,即用户创新模式是用户的消费者剩余和制造商的生产者剩余的帕累托改进。在用户创新中,用户基于满足自己需求的目的参与创新活动,愿意提高产品的购买价格,这无形之中增加了用户对于创新过程的投入,同时,用户的参与使得信息转移成本下降,减少了企业的开发成本。由此,郑彤彤和谢科范将用户创新过程模拟为一个用户与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在此模型中,用户和企业均有“参与”和“不参与”两个选择,用户参与创新就提供了需求信息,并且由于用户的直接参与减少了信息粘滞性,而企业为用户提供技术、资金等支持,双方对于创新活动各有付出和投入。通过动态的演化博弈分析,提出了在不同决策背景下调整用户和企业的期望得益有助于对用户创新进行激励和控制,使得创新活动顺利完成。[30]

在用户创新过程中,用户和制造商等都是从利益原则出发进行行为决策,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利益相关方会作出不同的趋利性选择,为了促进用户创新活动的完成,用户和制造商需要灵活制定自己的期望值,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制造商为了实现产品原型市场化而获得经济利润,需要给用户以适当的激励来刺激用户创新。

(三)用户内在特点对用户创新的影响

对用户创新的研究已不再是宏观上单纯地对于用户、制造商等的研究,诸多学者把对用户创新尤其是对用户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的关注焦点转移到用户内在特点上,主要指用户自身的性格特点,还包括研究用户的情绪对于用户创新的影响。我国学者王红丽和李建昌对用户的创新情绪和情境信心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创新情绪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用户创新行为,而且创新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用户个体行为,指出用户获得了表征情境信心的身份信任后,创新情绪会得到极大地增强,并且有利于推动用户的创新行为。[31]Maria·Stock和Von·Hippel等研究用户的“五大”性格特征(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亲和性、神经质)与用户创新三个基本阶段(新产品创意形成阶段、产品原型开发阶段、创新扩散阶段)的关系,发现用户性格特征对创新过程能否成功有重要的影响。[32]用户作为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生命体参与到产品创新活动中,其行为表现必然会受到心理上的喜怒哀乐和自身性格特点的影响,这也为制造商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准确识别各类特点的用户,选择合适的用户参与创新过程,减少无效耗费,以提高创新效率,降低成本。

四、研究展望

用户创新理论逐渐发展,构建了用户作为创新主体参与产品创新活动的新模式,这是对创新理论具有重要意义的补充和完善,拓宽了学术界对于创新理论的研究视野。虽然用户创新取得了很多显著的成果,但是,用户创新理论作为一个只有二十多年发展历程的新兴理论,自身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对用户创新工具箱的研究中,尤其是实践方面,国外已经有很多成功应用的案例,但是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可谓凤毛麟角;有的学者指出若制造商采用用户工具箱进行创新活动需要在组织内部进行商业模式的变革,[33]但是却没有相关研究指明企业应如何进行改进和变革现有组织机构、信息技术、组织文化等方面;对于用户创新的研究大多只关注制造商与用户这两个创新主体,忽视了用户创新环境,比如政府政策和互联网环境的制约;有的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用户创新,但是这些研究大多不够全面,不能完全展示该视角下用户创新的特点和发展脉络,研究也不够深入。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的关于用户创新方面研究文献的回顾和梳理,发现对于用户创新未来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有以下几点内容:

第一,用户创新工具箱的实践应用研究。用户创新工具箱作为用户参与创新活动的重要工具,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直接展示自我需求的平台,解决了企业耗费巨大成本获取用户需求的难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但是国内虽有诸如海尔、小米等企业运用用户创新工具箱进行产品创新的成功案例,但是总体上我国在用户创新工具箱实践方面的研究寥寥。同时,基于工具箱的用户创新战略的实施主要围绕在集成电路制造等科技型领域,[19]而在诸如食品、服装等涉及人的感知因素较多的行业,由于用户的异质性需求差异更大,使得用户更乐意亲自设计自己需求的产品,这对于制造企业而言是一个吸引更多用户群体的契机,但是对感知因素较多的行业的用户创新则缺乏相应研究。目前,在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式下,很多企业呈现出改革和创新的热潮,而且我国拥有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人们在衣食住行上的花费巨大,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更多关注服饰、鞋帽、啤酒等这些日用产品领域的用户创新,研究用户创新工具箱在这些领域的创新应用。

第二,与用户创新相适应的企业商业模式的变革研究。用户创新是一种由用户作为创新主体的全新的创新形式,它得以推广实施的关键在于制造商企业能否为用户创造一个适宜的创新平台,比如用户创新工具箱,这不仅需要企业领导者对用户创新的高度认同和肯定,更需要企业内部组织形式、资金、技术、人员等的有效配合,这就涉及到了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但是,创新商业模式对制造商原有的组织机构、信息技术、企业文化等来说是一次强有力的冲击,企业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来调整组织内部的各层关系和架构。现有相关文献未分析成功变革企业商业模式实行用户创新的案例,也没有文献明确地为企业开展用户创新而进行组织变革指出方向,未来的研究可围绕企业如何变革商业模式以推动用户创新展开讨论。

第三,对用户创新大环境的研究。用户创新不仅需要创新主体的参与和配合,而且在用户创新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外界环境,政府政策和互联网技术是影响用户创新的最重要的外界因素。[34]未来的研究可以围绕政府政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这两方面展开详细分析,探讨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趋势对用户创新的发展带来何种影响;为了促进用户创新的发展,政府需要从哪些方面制定政策和法规予以有效引导,制造商需要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构建适合本企业的用户创新平台。

第四,对不同视角下用户创新的研究。用户作为产品、服务的终端接受方和使用方,是整个经济活动的中心,用户进行创新活动创造的经济效益不容忽视,因此,对用户创新的研究也应从多个视角进行分析,以便更加全面地了解用户创新的机理。虽然已经有学者从协同创新、自组织理论等视角进行了分析,但是研究内容较为单一,未来研究一方面可以从现有视角下对用户创新进行更加深入地分析,另一方面可以从共享经济、价值共创等视角出发对用户创新进行全面的研究。

[1] E.Von Hippel. The Source of Innovation[M].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2] Nikolaus Franke,Florian Schirg,Kathrin Reinsberger. The frequency of end-user innovation: A re-estimation of extant findings[J].Research Policy,2016,45(8):1684-1689.

[3] 吴贵生,谢韡.用户创新概念及其运行机制[J].科研管理, 1996,(5):14-19.

[4] 高忠义,王永贵.用户创新及其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4):40-47.

[5] 董艳,张大亮,徐伟青.用户创新的条件和范式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43-54.

[6] 郑彤彤,谢科范.用户创新的起源、发展与内涵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3,(6):123-125.

[7] E.Von Hippel.Lead Users: A Source of Novel Product Concepts[J].Management Science,1986,32(7):791-805.

[8] G.Lilien,P.D.Morrison,K.Searls,M.Sonnack,E.Von Hippel.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the Lead User Generation Process for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Management Science,2002,48(8):1042-1059.

[9] N.Franke,E.Von Hippel,M.Schreier. Finding Commerically Attractive User Innovations: A Test of Lead-User Theory[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6,23(4):301-315.

[10] E.Von Hippel. Perspective: User Toolkits for Innovation[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1,18(4):247-257.

[11] E.Von Hippel, Ralph Katz. Shifting Innovation to Users via Toolkits[J].Management Science,2002,48(7):821-833.

[12] Nikolaus Franke,E.Von Hippel. Satisfying heterogeneous user needs via innovation toolkits: the case of Apache security software[J].Research Policy,2003,(32):1199-1215.

[13] Sean Humphrey, Matthis Laass,Bj rn Falk,Dieter Drobny,Robert Schmitt. EMOTIO-Design of a Toolkfit Enabling User Innovation[J].Procedia CIRP,2014,(16):181-186.

[14] E.Von Hippel. Sticky Information and the Locus of Problem Solving: Implications for innovation[J].Management Science,1994,40(4):429-439.

[15] 孙艳,刘肖健,王万良.基于信息空间的用户创新机制及用户创新工具箱的开发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5,(3):94-104.

[16] 孟韬.消费者创新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2,(1):108-112.

[17] 叶兴波,刘景江,魏梅.粘着信息与用户创新工具箱:一个研究综述[J].科研管理,2004,(3):100-105.

[18] Stefan Thomke, E.Von Hippel. Customers as Innovators: A New Way to Create Value[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2,80(4):74-81.

[19] 单初,刘昌屏.浅谈基于“工具箱”的用户创新模式[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5):122-123.

[20] 陈常,张业韬.用户创新的研究现状及政府政策制定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0,24(1):21-23.

[21] Yong Sauk Hau, Minhyung Kang. Extending lead user theory to users’ innovation-related knowledge sharing in the online user community: The mediating roles of social capital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6,36(4):520-530.

[22] Y.Benkler. The Wealth of Networks[M].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23] 张皓.个人用户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9.

[24] 汪秀婷,杜海波,江澄,等.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对创新绩效影响:沟通和信任的中介作用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12):37-44.

[25] 王炳富,郑准.协同创新视角下用户创新影响因素理论框架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17):14-19.

[26] 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驱动机理[J].技术经济,2012,(8):6-11.

[27] Konstantin Fursov, Thomas Thurner, Alena Nefedova. What user-innovators do that others don't: A study of daily practices[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7(118):153-160.

[28] 应佳,柯元珍,周力全.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的用户创新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9,(3):166-167.

[29] Dietmar Harhoff, Joachim Henkel, E.Von Hippel. Profiting from voluntary information spillovers: how users benefit by freely revealing their innovations[J].Research Policy,2003,(32):1753-1769.

[30] 郑彤彤,谢科范.用户创新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J].工业工程,2014,(3):6-12.

[31] 王红丽,李建昌.创新情绪、情境信心对用户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J].软科学,2014,(9):60-64.

[32] Ruth Maria Stock,E. Von Hippel, Nils Lennart Gillert. Impacts of personality traits on consumer innovation success[J].Research Policy,2016,45(4):757-769.

[33] 姚山季,来尧静,唐娟.用户创新工具箱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科技管理研究,2009,(2):88-90.

[34] Kristian Roed Nielsen, Lucia A. Reisch, John Therese. Sustainable user innovation from a policy perspective: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6(133):65-77.

AReviewandProspectofUserInnovationResearch

Jiang Zhonghui Cui Zhenzhen

(College of Management,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 China )

User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novation theory. With the growing demand for user expansion, manufacturers should focus more on customer innovation.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user innovation has been done earlier in the foreign countries, which already has become the bas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However ,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user innovation is still in the stage of theoretical discussion, lacking general literature on the development of user innov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research on user innovation, on the one hand, analyzing the concept of user innovation and the main ways of user innovation; on the other hand, making a general summary of the progress of diversification in user innovation theory, we find that an in-depth research will be needed.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search direction for user innovation in the future.

user innovation; leading users; user toolkits

F274

:A

:1672-335X(2017)05-0091-07

责任编辑:王明舜

2017-07-20

:姜忠辉(1971- ),男,黑龙江大庆人,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运营管理与管理经济学研究。

猜你喜欢
工具箱制造商用户
一位制造商一架军机(欧亚篇)
一位制造商一架军机(美国篇)
受挫的汽车制造商在通向全新未来的十字路口止步不前
会“叫”的工具箱和工具
关注用户
机械加工机床工具箱的优化设计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高通24亿美元收购芯片制造商CSR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