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也要有规范和标准

2017-01-12 15:12张雁灵
中国卫生 2017年5期
关键词:婆媳关系邻里关系联体

文/张雁灵

医联体这个名词,出现的时间并不长,最早是在6年前成立于上海市卢湾区,它指的是改革中成立区域医疗联合体。短短几年时间,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医联体组织发展迅速,有遍地开花之势。在我看来,它是改革的产物,是医疗服务的新模式,更是适应市场需求、满足患者就诊的重要举措。

医联体的方向和趋势总体是好的,它有几个明显优点:一是使医疗服务体系更有序,能够实现大医院和基层医院在医疗、康复护理等方面的衔接,促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发展;二是有助于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方便患者,对缓解群众看病难有一定的好处;三是能够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就我观察,现在的医联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综合性医联体,“联”的是某区域内(如北京市、上海市)不同级别的医院。这类医联体往往比较松散,发展得并不太好;另一种是专科医联体,比如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成立了“疼痛专科医联体”、北京儿童医院主导的跨省儿科医联体平台。这类医联体日渐增多,可谓是医联体中的“升级版”。我认为,它更易于合作和推行。

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医联体,在发展过程中都需要尤其注意解决以下3个问题:一是医联体成员之间不是老子和儿子的关系,而是兄弟关系,同时要处理好“婆媳关系”“邻里关系”。我们必须明白,医联体是“合作”而不是“合并”,成员之间是平等的兄弟关系;每家医疗机构都有个“婆婆”即主管单位,所以要处理好婆媳关系;顺畅、高效的医联体还需要医保支持,这就需要处理好医院和社保等部门的“邻里关系”。因此,建立科学的合作机制,促进所有医联体成员积极参与是成功之本。二是要建立良好的游戏规则,否则很难把事办好。每个医联体都需要研究,在体系内如何才能实现资源互通?利益到底如何分配更合理?事实上,利益分配是根本问题,这是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互动的直接动力。三是医联体成员之间要积极推进,严抓质量和管理。如果医疗质量上不去,患者则不会买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不会买账,结果就很难往好的方向发展。

医联体应建立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准入门槛,加强管理,确保质量,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信任和口碑。医联体不仅仅是给患者带来方便,还涉及医学人才的培养等方方面面,这些都需要规范和管理。

猜你喜欢
婆媳关系邻里关系联体
心电医联体建设需求分析及意义
婆媳关系,一道穿越千年的难题
重庆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成立大会召开
2016年温州中考作文题 | “邻里关系”
医联体:足不出户的健康保障
爱的方程式
邻里关系的纽带
论六六剧作中的媳妇形象
透过“姑妇勃谿” 现象浅谈产品的和谐设计
温州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