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凉州区经济林间作甜叶菊种植技术

2017-01-13 05:55贺忠华
中国糖料 2017年2期
关键词:凉州区甜叶菊糖料

贺忠华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永丰镇农技站,武威733000)

武威市凉州区经济林间作甜叶菊种植技术

贺忠华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永丰镇农技站,武威733000)

为进一步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民收入,就凉州区经济林间作甜叶菊种植的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了经济林间作甜叶菊的种植技术,实现甜叶菊种植模式的多元化,有效增加农民在经济林栽培期间的短期收益,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甜叶菊;经济林;间作;种植技术

甜叶菊别名糖草、甜草,属菊科,甜菊属,甜叶菊种,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1]。因其叶含有甜菊糖苷6%~12%,加之甜菊糖苷具有热量低、甜度高的优点,解决了糖尿病人不能食糖的难题,在食品添加剂和药品原料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市场前景广阔[2]。武威市凉州区为绿洲平原灌溉农业区,境内降水稀少,土壤肥沃,光热资源充足,年日照可达2550~3550h,昼夜温差大,平均昼夜温差15℃,有利于农作物干物质和糖分的积累,适合甜叶菊等糖料作物的种植[3]。近年来,武威市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强力推进“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以皇冠梨为主的经济林得到了快速的发展[4]。但是经济林营养带等种植空白区域适宜作物的间作成为了制约种植地块收入进一步提高、保证特色经济林栽植挂果前有效受益的瓶颈。为此,本文就凉州区经济林间作甜叶菊的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了经济林间作甜叶菊的种植技术,为实现甜叶菊种植模式的多元化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1 经济林间作甜叶菊的优势分析

凉州区经济林间作的作物大都以蔬菜、瓜类和豆类为主,普遍存在着经济效益偏低、农时操作与经济林田间管理管护相脱节的问题,影响着经济林的健康发展和农户种植收益的增加。而甜叶菊在经济林间作上具有与其他作物不可替代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在种植适宜性分布上相等

据关淑琳等人的研究,在凉州区经济林间作甜菜的适宜性评价上,高度适宜区占总面积的16.19%;适宜区占总面积的63.3%;勉强适宜区占总面积的12.48%;不适宜区占总面积的8.3%[5]。王祎等人在武威市凉州区甜叶菊种植适宜性评价中研究表明,甜叶菊高度适宜性占耕地面积的47.89%,适宜种植区占耕地面积的34.67%,勉强适宜区占耕地面积的9.77%,不适宜区占耕地面积的7.66%[6]。通过两者的适宜性分布图可以看出在凉州区经济林间作甜菜高度适宜区的永昌灌区(包括永昌镇、双城镇、四坝镇、洪祥镇)、清源灌区(包括大柳乡)、金羊灌区(包括金羊镇、羊下坝镇、金沙乡)、西营灌区(包括怀安乡)、杂木灌区(包括高坝镇)均能实现甜叶菊的间作,这是因为井泉灌区地势平坦、土壤质地以均质中壤、均质轻壤和均质沙壤为主,土层深厚肥沃,灌溉保证率好,灌溉水质好,无明显的障碍层,间作生产模式适宜性高[5]。

1.2 植株高度符合经济林的光照要求

经济林在生长过程中对于光照的需求较大,为此在间作物的选择上应考虑到间作物冠幅的大小和植株的高度(不得高于120cm),保证间作后营养带1.2~1.5m的宽度,保证经济林在生长过程中的采光需求。甜叶菊在育苗移栽初期株高为10~15cm,到植株生长最高峰时株高为1.0~1.2m,植株冠幅达到φ30~50cm,且实生苗单茎直立[7],在与经济林间作栽培过程中不与经济林产生争光和生长抑制现象。同时经济林的树干和上部树冠可为甜叶菊产生良好的遮阴、避强光和挡风作用,能促进甜叶菊的移栽后缓苗、有效应对灾害性天气。

1.3 两种作物在水肥需求一致

经济林在用水上要遵循“春发、夏促、秋控”的原则,为此在间作经济作物的选择上一定要选择生育期短,尤其是在秋季不与经济林产生用水需求矛盾的作物。甜叶菊在9月下旬即可收获,不需要灌秋水,在经济林的控秋水操作上不产生用水矛盾。由于经济林在挂果前期需肥量小,较高的施肥量容易造成植株徒长,造成后期生产性能降低。甜叶菊需肥量小,且对氮素反应敏感,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氮、磷、钾和微量元素,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8]。故两种作物在水肥需求上不产生矛盾,经济林能充分利用甜叶菊间作过程中的底肥和追肥保持良好的生产性能。

1.4两种作物在种植等田间管理操作上相近

为有效地防控黑胫病对经济林的危害,在现阶段的经济林种植过程中采用了皇冠梨的高垄栽植,对于有效地发挥经济林的生产性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而在甜叶菊栽培过程中,为降低田间湿度、有效地提高地温、预防细菌性病害的侵染,在种植过程中也采用了高垄栽培。在种植、灌溉方式上两种作物相近,加之甜叶菊在种植、收获过程中大都采用人工或小型农业机械操作,不会对经济林的管理管护产生不利影响,有效地保持了土壤的疏松程度和团粒结构。

2 经济林间作甜叶菊的种植技术

2.1 移栽前的准备

2.1.1 整地起垄按照行距4m,南北行向,先开80cm深的沟,在沟底铺20cm的秸秆,中层填50cm厚的腐熟农家肥,上层用过磷酸钙活土回填,形成栽植行。沿栽植行进行“一垄两沟”整地来回开沟起垄,形成垄顶宽30cm,垄高30cm的栽植垄,垄两侧形成宽、深各30cm的两条灌溉沟,沟外沿自然形成土埂[9]。营养带等空白区域,施入过磷酸钙450kg/hm2,进行整地起垄,形成垄面宽20cm,灌溉沟宽20cm,垄高20~25cm,呈“M”形的高垄[10]。

2.1.2 土壤杀虫起垄后用5%高效氯氟氰菊酯进行经济林和甜叶菊种植垄面喷雾,防止地下害虫对经济林和甜叶菊的危害[10]。

2.2 移栽定植

甜叶菊和经济林均采用先移栽定植后浇水的方法进行,经济林按照主栽树皇冠梨和授粉树种早酥梨5∶1的比例,株行距2.5m×4m泥浆蘸根后进行栽植[9]。甜叶菊按照12cm~15cm的株距进行移栽定植,保苗15万株~18万株/hm2。甜叶菊和经济林栽植完成后,浇定植水,一次浇透,但不得漫过垄面,做到当日栽植、当日浇水。移栽后5~7d浇缓苗水(促活水),发现缺苗及时进行补栽[11]。

2.3 田间管理

2.3.1 加强肥水管理甜叶菊喜温怕涝,夏季高温,水分和土壤养分供应不足时,下部叶片容易脱落,造成甜叶菊种植的减产。浇水时要做到小水勤浇,坚决防止大水漫灌;结合灌水追施硫酸铵112.5~150kg/hm2,缺钾田块应增施硫酸钾120~150kg/hm2,每季分2~3次追施为好,同时叶面喷施锌、钼等微量元素肥料,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12]。

2.3.2 适时摘心甜叶菊具有顶端生长的优势,其茎秆具有二次生长和再发生的能力,采取轻度摘心可调节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关系,增加侧枝生发,调节株形,促进植株的纵向生长和营养的合理分配,增强抗倒伏能力,提高产量[13]。在甜叶菊植株长至20~30cm时(长势不良时不能进行摘心)将位于甜叶菊植株顶端的生长点摘除,让其自然生长5~7d后,再在植株的生长点进行反复摘心,达到合理的植株株形和生长高度[14]。

2.3.3 压膜除草灌完三水后及时进行压膜除草,垄面杂草用铁锨铲垄沟内的土,压在垄面膜下杂草生长的地方,使杂草失去光合作用,达到膜下除草的目的。垄沟杂草可人工铲除或使用克无踪或百草枯定向喷雾2~3次[12]。

2.3.4 病虫害防治甜叶菊易受叶斑病、白绢病和立枯病危害,采用高垄栽培技术后,田间湿度明显降低,叶斑病等细菌性病害发生轻微,要注意提早预防。通过消除病株、消灭传播媒介(蚜虫)、切断传播途径等方式进行病毒病的防控,防止病毒病的发生[10]。加强甜叶菊生长期蚜虫等田间害虫的防治[12],以免对叶片造成危害、影响叶片质量。

2.4 适时收获

适时收获是保证甜叶菊叶含甙量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植株开始现蕾时,甜叶菊叶含甙量最高。在9月下旬田间群体植株现蕾达到50%,选择在晴天露水干后进行刈割收获。收获后及时摊开晾干自然阴干并抖落脱叶,避免叶片堆积产热变黑,影响商品质量[15]。

[1]何玉龙.浅谈甜叶菊拱形温室育苗技术[J].中国糖料,2015,37(2):66-67.

[2]陈荣.北方甜叶菊母根的日光温室假植技术[J].中国糖料,2015,37(3):55-57.

[3]南文章.河西走廊灌区甜叶菊效益分析及种植技术[J].中国糖料,2013,35(1):57-58.

[4]何惠芳.武威打造丝路经济带黄金节点的意义及优势[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4(12):62-64.

[5]关淑琳,张正鹏,王祎.基于GIS的武威市凉州区经济林间作甜菜适宜性分区[J].中国糖料,2016,38(2):26-28.

[6]王祎,张正鹏,杨百智.基于GIS的武威市凉州区甜叶菊种植适宜性评价[J].中国糖料,2016,38(1):40-42.

[7]雒淑珍,赵继荣,魏玉杰,等.河西绿洲灌区甜叶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10(23):69-70.

[8]宋耀远.甜叶菊营养特点及施肥技术[J].现代化农业,2007(10):10-11.

[9]李军义.甘肃河西干旱区皇冠梨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2015(6):72-72.

[10]赵天泽.浅谈凉州区甜叶菊的高垄栽培技术[J].中国糖料,2015,37(5):58-59.

[11]柴再生,陈年来,赵文怀.河西走廊发展甜叶菊的优势分析及超高产栽培措施[J].中国糖料,2011,33(1):50-51.

[12]高长发.河西走廊甜叶菊膜下滴灌技术[J].中国糖料,2016,38(2):50-51.

[13]田兆玲.甜叶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57-58.

[14]韩春梅.甜叶菊的田间管理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3(3):35-36.

[15]侯国虎.不同晾晒方式对甜叶菊茎叶质量的影响[J].中国糖料,2015,37(5)49-50.

Planting Techniques of Economic Forest Intercropping Stevia in Wuwei Liangzhou District

HE Zhong-hua
(Agricultural Technique Station of Yongfeng Town,Liangzhou District,Wuwei,Gansu 733000)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rate of land and maximize the income of farmer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 of economic forest intercropping of Stevia in Liangzhou district,and puts forward the planting technology of economic forest intercropping Stevia.It expects that by means of the diversification of Stevia planting pattern,the short-term benefits of economic forest cultivation are effectively increased,which broaden the income channels of farmers.

Stevia;economic forest;intercropping;planting technique

S566.9

B

1007-2624(2017)02-0047-03

10.13570/j.cnki.scc.2017.02.016

2016-10-04

贺忠华(1983-),女,甘肃武威人,助理农艺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

猜你喜欢
凉州区甜叶菊糖料
广西糖料蔗生产保护区“非蔗化”情况调研报告
广西崇左大力推动糖料蔗产业集群发展
2022年广西糖业工作要点
——加快提升糖料蔗生产现代化水平
甜叶菊秧苗茎秆拉伸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广西“双高”糖料蔗基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研究
我国甜叶菊栽培技术研究与进展
甜叶菊茎叶分离机设计
陈宗诚作品
张文作品
张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