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新模式的效果

2017-01-13 11:11温永芬曾德春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5期
关键词:供应物品科室

温永芬 曾德春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四川 泸州 646000)

消毒供应中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新模式的效果

温永芬 曾德春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四川 泸州 646000)

目的 消毒供应中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新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4月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16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随机抽取开展优质护理前后的消毒物品各200件,比较2 组器械灭菌质量、包装质量、清洗质量。结果 实验组的合格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开展优质护理后,各工作人员的考核成绩均明显增长。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新模式对于完善消毒供应中心的布局、人员的培训、消毒器械的改善有着积极的作用,适合临床推广。

消毒供应中心消毒;预防;医院感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和医院消毒质量的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因此我国消毒供应中心得到快速的发展,消毒供应中心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辅助科室成为了医院感染管理重点科室[1]。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将全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物品进行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发放。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到患者的治疗、护理中,但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质量甚至患者的生命安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2]。本研究对消毒供应中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新模式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4月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16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分别有2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其年龄在25~53岁,平均30.28岁,依据文凭程度划分为本科和专科,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随机抽取开展优质护理前后的消毒物品各200件,开展优质护理后的消毒物品做为实验组,之前的作为对照组,试比较2 组器械灭菌质量、包装质量、清洗质量,两组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问题:过去认为,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辅助工作室,2011年前,我科室工作人员绝大部分人员学历偏低,当时科室28人,只有1名本科,1名专科,对于预防院内感染等知识缺乏系统的培训,导致在进行操作对严格控制院内预防感染缺少足够的认识与重视,使得为医院的感染带来隐患。

1.3 方法

1.3.1 注重人员素质教育,增强服务意识:消毒供应中心可以制作了温馨提示,张贴在科室相应工作区域,温馨提示用语,包括个人行为、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工作态度、文明礼貌。随时对工作人员行为进行温馨关怀,使大家自觉规范了自己行为,更好的完成自己工作。组织学习消毒供应中心《两规一标》内容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利用多媒体或其他形式开展新知识、新设备的学习,加强了工作人员提高专业素质的教育,规范各项操作。转变服务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再到满意服务,进行换位思考,树立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一切以临床为中心,以临床满意为标准。根据承接工作,优化排班方式。

表1 实施优质护理前后2组器械清洗消毒质量比较(%)

1.3.2 拓展服务空间,开辟为临床服务的新路径:①承担新生儿科奶瓶的下收下送工作,过去奶瓶用布袋包装不利于打包,不能保证奶瓶开口方向一致性,布袋捆扎不符合标准,改用器械整理框,将奶瓶口倒扣于器械整理框内,外包双层无纺布,使新生儿使用的奶瓶得到更为规范安全的消毒灭菌处理,保证患儿的使用安全。②针对器械包内不合格器械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全面的除锈工作,完成对全院所有可重复使用器械的质量筛查,并及时进行了不合格器械的更换,进一步提升我科无菌产品质量,方便各临床医务人员的使用。③改革临床急救器材开口器和舌钳的包装灭菌处理流程,变被动灭菌服务为主动提供器材服务,我科申请购置一定数量的开口器和舌钳,清洗包装灭菌后在无菌物品存放间固定一定的基数储存,方便临床科室随时更换领取。此次改革,改变了以往临床科室自行提供此类器械并等待灭菌完成后才能取回器械包的情况,节省了临床科室等待的时间,保证了急救器材的随时配备。④规范棉球棉条的包装方式:用纸塑包装袋包装棉条,每包2条,棉球每包5~10个,满足临床各科室需求。⑤接收全院手术器械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工作,保障手术的正常运行。⑥开辟横向医院新增服务:作为川南片区最大型的综合性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我科在为本院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同时,也应为周边医院提供消毒灭菌服务。

1.3.3 注重临床沟通,根据临床需要及时整改:①护士长经常与临床科室沟通,包括工作行为沟通、临床需求沟通,坚持临床科室有反馈意见时做到及时修正,有需求时做到及时解决,同时保证临床科室无菌物品安全使用状况,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进行工作干预,达到消毒灭菌专业知识共享,以共同携手完成灭菌物品的质量和无菌物品使用安全管理工作的永恒目标。在沟通中注重换位思考。②每月中旬固定随访人员临床随访一次,收集临床意见和建议,科室质控小组及时讨论,改进工作。

1.3.4 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进几年每年向护理部和人事科申请护理本科以上学历的护士,改变学历低的状况,每年安排人员外出学习进修,我科护理人员学历、知识的普遍提升,对三甲复审工作有了很好的推动作用,2014年初我院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复审。至2015年底我科护理本科毕业人员已经达到13人,专科护理达到30人;同时对消毒人员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过去2名消毒人员的学历均为小学和初中文化,确实感受到消毒员队伍需要彻底调整和改革,于2014年底招收3名护理专业毕业的男生从事消毒灭菌工作,其中1名本科,2名专科。

1.3.5 加强质量管理:①医院购买物品消毒灭菌质量控制跟踪软件,开展“移动计算技术”“扫描技术”和“条码识别技术”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追溯信息系统管理,利用当今先进移动信息技术,规范消毒供应中心的流程,从物品回收、洗涤、分类、包装、灭菌、发放至使用,均进行全程质量跟踪,有据可查,并明确责任,从而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避免质量缺陷,以环节质量控制保证物品的终末质量,使提供的无菌物品更加安全可靠。减少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为医院及患者提供快捷、安全、高效的医疗救治环境,控制医院的成本,同时大力提升医院管理水平。②增添了清洗消毒机、烘干机、低温干燥柜,保证器械清洗消毒干燥。又购置多台高压灭菌相配套的装载车、卸载车、移动凉放架保证高压灭菌物品的装载、卸载、凉放工作顺利进行。③摄像头安装:为了更好的规范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科室内部管理,控制各个重点环节工作质量,促进我科员工规范行为,培养“慎独”精神,确保临床物资的及时供应,保证各项治疗的顺利开展。④在下收下送过程中,对无菌物品进行了分科室使用追溯系统管理,配送工人每周轮换一次,便于沟通。对物品接收发放进行了严格规定,接收待灭菌物品时必须接收清洁布袋同时灭菌,布袋和灭菌物品同时使用追溯系统管理,领取物品必须先领取无菌布袋用于盛装无菌物品,保证无菌物品运送途中密闭无菌状态。

1.4 评价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消毒供应中心抽取开展优质护理前后的消毒物品各200件,统计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器械灭菌质量合格率和包装质量合格率;对工作人员实行考核,涉及到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发放等各个环节。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进行t或卡方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实施优质护理前后2组器械清洗消毒质量比较,实验组的合格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考核成绩比较考核结果显示,消毒供应中心开展优质护理前,各护理人员考核成绩为(84.52 ±2.15)分;开展优质护理后,各护理人员考核成绩为(96.12±3.1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由于医院患者出现感染,不但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还会增加医疗成本以及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严格的控制医院的感染工作,是每一位患者以及医护人员所关心的问题[3]。因此,开展优质护理新模式,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加强了工作人员提高专业素质的教育,规范各项操作。转变服务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再到满意服务,进行换位思考,树立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一切以临床为中心,以临床满意为标准,对于卫生环境以及布局进行严格的规划,培训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工作专业水平,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改善供应室硬件不足的现状,彻底杜绝消毒不及时、消毒不彻底等情况的发生,为临床治疗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和医疗器械[5]。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消毒供应室的发展与管理师是确保医院感染控制的有效环节,开展优质护理新模式不仅提升了医院的服务理念,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同时优化了工作流程,提升了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品质,值得大力推广。

[1] 刘启华,郭健.消毒供应中心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8):82-84.

[2] 邢继波.消毒供应中心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133-134.

[3] 张润芳.优质护理服务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实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8):2322.

[4] 吴亚丽,程晓舒.优质护理服务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体会[J].临床研究,2015,23(11):114-115.

[5] 杨建华.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危机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8):175-176.

Effect of Developing New Model of High-quality Nursing Service in Central Sterile Supply

WEN Yong-fen, ZENG De-chun
(Department of Disinfection and Supply Center, the Aff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University of Southwest China, Luzhou 646000, 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developing new model of high-quality nursing service in central sterile supply.Methods16 nurses working in central sterile supply from March 2014 to April 2015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200 disinfectant items were selected randomly before and after developing high-quality nursing service. The sterilization quality, package quality and cleaning quality of instrument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The acceptable quality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evide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developing high-quality nursing, the performance of evaluations of two groups increased evidently.ConclusionDeveloping high-quality nursing service in central sterile supply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improving the layout of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personnel’s training and disinfecting apparatu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Prevention; Hospital infection

R473.5

B

1671-8194(2016)35-0009-02

猜你喜欢
供应物品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称物品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爱紧张的猫大夫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