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段富津教授治疗不孕验案举隅

2017-01-14 09:07唐明哲韩淑丽李志翔牛丁忍罗薇李冀毕珺辉
中医药信息 2017年2期
关键词:郁金运化正气

唐明哲,韩淑丽,李志翔,牛丁忍,罗薇,李冀,毕珺辉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国医大师段富津教授治疗不孕验案举隅

唐明哲,韩淑丽,李志翔,牛丁忍,罗薇,李冀,毕珺辉*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不孕,指育龄期妇女,夫妇同居,性生活正常,男方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2年未受孕者,历代医家认为其病因病机复杂,治疗方法错杂多样,为临床难治病。段富津教授临证治疗不孕衷于中医理论,谨守病机,随证治之,起效颇丰。现通过对段富津教授治疗不孕的验案进行分析,以示段富津教授“正气论”“治病更治人”的临证思维的灵活运用,以期为临床上不孕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国医大师;段富津;不孕

段富津,男,1930年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师,国医大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第二、三、四、五批指导老师,黑龙江省名老中医,获首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中华中医药学会成就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悬壶66载,擅长诊治内科、妇科、儿科各种疑难病症,段富津教授临证立足中医理论,注重辨证施治[1-3],现将其治疗不孕验案介绍如下。

不孕,指育龄期妇女,夫妇同居,性生活正常,男方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2年未受孕者[4-5]。《素问·骨空论》云:“督脉者……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其女子不孕。”提出督脉病变,可致不孕;同时提出“不孕”的病名。汉·张机在其《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篇》中云:“温经汤……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可见不孕与冲任虚寒,瘀血内停密切相关。晋·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妇人杂病篇》中云:“女子绝子,衃血在内不下,关元主之。”指出瘀血可致不孕,并提出针灸疗法。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对不孕的病因病机认识颇深,云:“若夫病妇疢,须将佴,故得有效也。”认识到不孕非女子独病;并将不孕列为“月水不利”“月水不通”“子脏冷”“带下”“结积”五种“无子候”,全面地讨论了不孕的病因病机。唐·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三卷》与《千金翼方·妇人方四卷》中,将求子篇列诸篇之魁,称不孕为“不孕绝产”“全不产”“断绪”等,云:“妇人者,众阴所集,常与湿居……月水去留,前后交互,瘀血停滞,中道断绝,其中伤堕,不可俱论矣。”提出瘀血是致不孕的关键病因。并详细记载了多首治疗不孕的方剂。宋·《圣济总录》列“妇人无子”篇,云:“妇人所以无子者,冲任不足、肾气虚寒也。……若冲任不足,肾气虚寒,不能系胞,故令无子。”明确提出不孕的病因与冲任不足,肾气虚寒相关,并载承泽丸、禹余粮汤等治疗不孕的方剂。宋·严用和《济生方》云:“妇女血衰而气旺,是谓夫病妇疹,皆使人无子。治疗之法,女子当养血抑气,以减喜怒……依方调治,阴阳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指出女子气郁血虚可致不孕,并提出疏肝养血之法。金·张从正《儒门事亲》中提出阴阳不调是致无病无子的根源,给出“降心火,益肾水”的治则。元·朱震亨云:“若是肥盛妇人……经水不调,不能成胎,谓之躯脂满溢,闭塞子宫。宜行湿燥痰,用星、夏、苍术、台芎、防风、羌活、滑石,或导痰汤之类。”“若是怯瘦性急之人,经水不调,不能成胎,谓之子宫干涩无血,不能摄受精气。宜凉血降火,或四物加香附、黄芩、柴胡,养血养阴等药可宜。”提出痰湿、胞宫血虚不孕,并给出了具体的治法。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云:“欲求子者,必先审其妇之月经调否。”强调治疗不孕调经的重要性。

1 中气虚弱

杨某某,女,35岁。2011年10月20日初诊。婚后3年无子,欲求嗣。现倦怠乏力,身体消瘦,头晕,视物模糊,纳差便溏,畏寒肢冷,月经量多色淡,经期伴少腹重坠感,余可。舌淡略胖大,脉沉细无力。处方:黄芪10 g,白参5g,炙甘草10 g,当归5 g,陈皮5 g,柴胡5 g,升麻5 g,炒白术10 g,桂枝5 g,鸡内金10 g,7剂。10月27日二诊:药后仍食欲不佳,其余诸症缓解,舌淡略胖大,脉弱,上方加焦山楂10 g,炒白术改生白术10 g,14剂。11月10日三诊:自述服药后诸症好转,食欲大增,体重增加3斤,舌淡红,脉略细。处方:党参10 g,当归10 g,川芎10 g,白芍10 g,茯苓15 g,炒白术10 g,续断10 g,陈皮10 g,炙甘草10 g,7剂,嘱其经期无需停药。11月17日四诊,患者述11月12日行经,少腹重坠感基本消失,色淡量可,原方14剂,嘱其适当加强体育运动,外出运动注意保暖,勿过汗。患者2012年3月18日复诊,言其自行继服上方1月余,5天前确诊已怀孕。

按语:本例通过四诊辨证为中气虚弱不孕案,《校注妇人良方》指出妊娠生理与“血凝成孕”密切相关,提出血是妊娠的物质基础,并指出脾胃虚弱,化源无力,营血亏虚,则难于子息。本案患者中气虚弱,运化失司。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肌肉四肢百骸。脾气既虚,则气血生化不足,而见倦怠乏力,头晕,视物模糊,畏寒肢冷,月经量多色淡,舌质淡,脉沉细无力;肌肉四肢百骸,失其濡养,而见形体消瘦,脾虚失运,湿浊内停,则纳差便溏,舌体胖大。施以补气健脾、升阳举陷之法,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方中黄芪其性甘温,入脾肺经,而补中气,且升阳举陷,为君药。臣以人参,大补元气;炙甘草补脾和中,君臣相伍,《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云:“黄芪补表气,人参补里气,炙草补中气”有芪外参内草中央之妙,可补一身之气。佐以白术补气健脾,鸡内金助脾运化,二药合用以资气血生化之源。其气既虚,营血易亏,用当归以补养营血,且“血为气之宅”,可使所补之气有所依附;气不足则生寒,佐以少量桂枝以温阳化气,助补虚衰之气;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更加升麻、柴胡为佐使,升阳举陷,与人参黄芪配伍,可升提下陷之中气。《本草纲目》云:“升麻引阳明清气上行,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此乃禀赋虚弱,元气虚馁,及劳役饥饱,生冷内伤,脾胃引经最要药也。”诸药合用,既补益中焦之气,又升下陷之气,元气内充。段师处方精当,然最妙之处在于药量轻少,段师云,该患脾胃之气虚衰,运化失健,药石亦会加重其运化负担,药多反无补益之效,“虚不受补也”,故少量药石,缓生胃气。二诊药后仍食欲不佳,可见脾胃虚衰之重,时少难解,其余诸症缓解,加焦山楂及生白术以助脾胃运化。三诊患者自述诸症好转,食欲及体重增加,又诊其舌脉,知其胃气已复,调以八珍汤加减以补气血之不足,去熟地恐其滋腻复伤脾胃,加陈皮理气助运化,调畅气机,加续断补肝肾强筋骨。四诊效不更方,嘱其适当运动勿过汗防伤正气。

2 肝气郁滞

程某某,女,30岁,2009年4月9日初诊。结婚2年余未孕,欲求嗣。现胸闷,自觉伴气短,经期尤甚,并伴双乳胀。纳可,多梦,二便正常,月经周期正常,经水偶伴血块,余可。舌质略暗,脉沉弦。处方:柴胡15 g,酒白芍15 g,当归15 g,酸枣仁20 g,郁金15 g,茯苓15 g,焦白术15g,牡丹皮15g,地龙8 g,炙甘草15 g,7剂。2004月16日二诊:自述前天因与家人争吵,胸闷感加重,并伴心前区疼痛,近几日寐差。减焦白术,减炙甘草量为10 g,加薄荷5 g,14剂。嘱其夫亦服逍遥丸调理。2009年4月30日三诊,情志调和,诸证均明显好转,改逍遥丸与其夫同服,并嘱其夫妇培养共同爱好,多沟通。半年后告知已怀孕。

按语:本例为肝郁气滞不孕证。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故见胸闷气短、易怒及脉弦;气为血之帅,气滞日久,血行不利,故见月经偶有血块、舌略暗,甚则难以受孕。段师抓起主证治以疏肝理气活血治法,施以逍遥散加减。方中柴胡、郁金疏肝解郁,且郁金有活血之效,二药共为君药以达疏肝理气活血之功;女子以肝为先天,酒白芍、当归、酸枣仁合用养血柔肝,又防柴胡劫肝阴之弊,酒炒白芍又助君药有疏肝之意,三药共为臣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故佐以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达扶土抑木之效;又佐以地龙、牡丹皮以助郁金活血通络,牡丹皮、郁金性凉亦可制肝郁所化之热。二诊症状未见好转,反因情志波动加重,去白术及减炙甘草量,意在防其碍气,加薄荷以助疏肝。段师本案中运用逍遥散调之,看之药物平平,然难能可贵在其“治病更治人”的思维。吾问之为何给其夫服以逍遥丸,段师曰,一者其夫有肝郁脾虚之证;二者,也是主因,女子2年未孕自认身体之故,精神压力较大,加之婆媳关系不协,“药虽逍遥,人不逍遥,难以逍遥”,故调其夫证以示不孕非其独过,缓其焦虑。三诊,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改逍遥丸以固其效,嘱其夫妻多交流,适当缓解家庭矛盾以助药效。

3 痰湿内阻

付某某,女,32岁,2010年7月6日初诊。患者已婚6年未孕,欲求嗣。现经停不至半年余,倦怠乏力,体胖,精神恍惚,心烦多梦,饮食,二便可。西医检查:多囊卵巢,雄激素偏高。舌淡苔白腻,脉滑略数。处方:法半夏15 g,焦白术15 g,茯苓10 g,益母草10 g,胆南星10 g,当归10 g,川芎10 g,枳实10 g,郁金10 g,陈皮10 g,石菖蒲10 g,甘草10 g,7剂,并嘱其加强体育锻炼。2007月13日二诊,自述跑步后汗出身轻,倦怠乏力感减轻明显,经水仍未至,偶小腹胀痛,余症好转,舌淡苔白腻,脉弦。减胆南星、郁金,加桃仁15 g,香附20 g,7剂。2007月20日三诊,经水仍未至,余症好转,舌淡苔白略腻,脉滑,加红花15 g,泽兰20 g,7剂。2010年7月27日四诊,自述2007月22日月经至,量多,色暗有血块,经行腹痛,2010年7月26日经水基本干净,无腹痛。更方:香附15 g,酒白芍15 g,茯苓10 g,炒白术10 g,当归10 g,生甘草10 g,生姜3片,薄荷5 g。14剂。半年后来医院做胎前检查,告知服药后经水按期而致,2010年11月份有孕。

按语:本例为痰湿内阻。元·朱震亨云:“若是肥盛妇人,禀受甚厚,恣于酒食之人,经水不调,不能成胎,谓之躯脂满溢,闭塞子宫。宜行湿燥痰,用胆南星、半夏、苍术、川芎、防风、羌活、滑石,或导痰汤之类。”肥人多痰湿,湿痰凝聚,蒙蔽心窍,故见精神恍惚、多梦;脾为湿困,运化失司,则肢体困倦;而湿痰郁积,又可阻滞气机,郁而化热,热循经上扰心神,故见心烦多梦。痰阻气滞日久,可见瘀血不行,故见经水不利。舌苔白腻,脉滑亦为湿痰之象。治以燥湿祛痰,理气化瘀之法,方用导痰汤加味。方中胆南星清热化痰,半夏化痰燥湿,共为君药。盖湿痰之生,每因于气机的失调,湿痰既成,又可阻滞气机,施以枳实、陈皮、郁金,达调气以消痰之效,体现了治痰先治气,气顺则痰消之意,共为臣药。湿阻气机,郁而化热,胆南星、郁金合用又达解郁清心之效。石菖蒲、郁金豁痰开郁,醒神开窍;益母草、当归、川芎活血调经;脾为生痰之源,白术、茯苓健脾祛湿,用之可使湿无所聚,则痰无由生,以治其生痰之源,六药共为佐药。炙甘草和中调药,为使药。诸药合而用之,共奏燥湿祛痰,理气化瘀之功。嘱其加强运动,气动湿消。二诊心烦减轻,脉不数,减胆南星、郁金,恐寒凉湿聚不除;经水仍未至伴小腹胀痛,脉弦,加桃仁、香附活血行气调经。三诊,经水仍未至,加红花、泽兰以活血调经,同时泽兰利水助祛湿。四诊患者自述月经至,量多,色暗有血块,乃瘀血去之象。更方逍遥散加减,柴胡易香附,理气疏肝活血,防瘀血不尽。

4 讨论

验案选取上,找其方中无特殊调经种子之剂,看似治孕有“无心插柳”之嫌,然妙在其中不知也。三案明确的体现了段富津教授的临证思维:1)段师谨遵中医理论,衷于辨证施治,注重正气。认为正气是维持生命的源动力,“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不仅能御邪,而且能祛邪。特别提出正气能“运药”,药物治病是通过正气的运化发挥功效的。因此他在临证上非常注重保护正气,恢复正气。案例一中可以体会出段师对正气及脾胃的重视。2)“治病更治人”。段师提出病证乃病理之偏,然人感其外邪、受困于七情,排除外界因素与自身体质息息相关,自身体质为生理之偏,因此他在临床上“病”“人”同治。案例二中明确得出段师尤重患者情志调节,段师云情志之病三分药七分自我调节,然实者是重视调其“人”。案例一中,嘱患者加强体育锻炼,仍为“调人”之意,案中其“治病更治人”,思想可见一斑。3)重视气机。“气”贵流通,一有怫郁,百病丛生。案例二中的疏肝理气及案例三中的行气化痰祛湿之法的实施,均是条畅气机之意,案例一中气虚之证中用以行气之陈皮,八珍汤去熟地防滋腻碍脾,实意在调畅气机。三则案例,段师施其平常之剂,然达受孕之功,深谙仲师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1]孔菲,梁雪,刘双岭,等.国医大师段富津教授治疗热痹验案举隅[J].中医药学报,2015,43(5):81-82.

[2]韩其茂,陈璐,朴勇洙,等.国医大师段富津教授治疗经前腹痛验案举隅[J].中医药学报,2017,45(1):106-107.

[3]辜炳锐,范蕊,段富津.段富津教授治疗内伤发热病验案浅析[J].中医药学报,2016,44(2):136-138.

[4]韩凤娟,董应男,王秀霞.王秀霞教授治疗肾虚血瘀型不孕症的临床经验[J].中医药信息,2016,33(2):56-58.

[5]王薇华,刘格,杨晶.除湿化浊汤治疗NGU感染不孕症的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5,32(1):91-93.

R249

A

1002-2406(2017)02-0049-03

第二届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014)

唐明哲(1984-),男,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方剂配伍规律研究。

毕珺辉*(1980-),女,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方剂配伍规律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2016-04-03

修回日期:2016-05-01

猜你喜欢
郁金运化正气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安宫牛黄丸中郁金的本草考证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正气文天祥
正气方天祥
多基原郁金的性状、显微及气味差异性研究
“一指禅”爸爸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湿气重可以游泳吗
“郁金”考辨——兼论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