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哮喘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措施探讨

2017-01-14 06:45齐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22期
关键词:哮喘重症病情

齐星

重症哮喘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措施探讨

齐星

目的分析重症哮喘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措施.方法60例重症哮喘患者, 均给予院前急救和护理措施, 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60例患者中临床控制41例, 显效12例, 有效5例, 无效2例, 护理总有效率为96.7%(58/60);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8±3.1)分.全部患者均在15 d内出院.结论重症哮喘患者实施恰当的院前急救和护理措施, 可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值得应用.

重症哮喘;院前急救;护理

重症哮喘是指哮喘突然发作, 且在短时间内处于危重状态的一种急性病, 该病致死率高, 一旦发病需进行急救, 并给予恰当的护理干预, 以保障患者健康[1].本院对收治的60例重症哮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具体分析重症哮喘患者的院前急救和护理方法, 为临床急救和护理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 男38例, 女22例;年龄30~82岁, 平均年龄(55.8±8.8)岁;病程1~20年, 平均病程(8.1±4.0)年;致病原因:呼吸道感染46例, 饮食因素4例, 气候变化诱发7例, 其他因素3例;其中44例在对症处理后通气功能好转, 转入病房进行进一步治疗, 6例在抢救时气管切开, 10例在抢救时气管插管, 在机械通气后好转.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伴有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发绀等症状, 其中有5例非常烦躁, 且伴有咳嗽、咳痰症状.

1.2 方法

1.2.1 急救方法 ①病情评估.在接诊后需根据患者气促、体位、精神状态、护理频率、哮鸣音、出汗、说话方式、三凹征八项指标判定其病情危险程度, 危重度患者病情需每0.5小时评估一次, 重度患者病情每小时评估一次, 并依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适度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在发病后多会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绀、心情烦躁、全身湿冷、神志不清等症状,医护人员需对其进行血气分析, 呈Ⅱ型呼吸衰竭时需立即进行救治, 一旦延误可能会引起生命危险.②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因重症哮喘患者痰液较为粘稠, 呼吸非常困难, 痰液无法轻易排出, 在使用祛痰药物的同时, 还需实施雾化吸入、拍背、变更体位等措施, 以帮助患者排痰.若咳嗽无力且分泌物多, 可采用负压吸引器辅助吸痰.注意防范患者出现舌后坠, 保持其呼吸道通畅.③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需建立2条静脉通道, 一般应用BD套管针, 使药物持续低速滴注,随时准备静脉推注急救药物, 如有条件可应用输液泵.严格遵医嘱给药, 并密切监测患者在用药后的不良反应.④应用监护系统.应用心电监护系统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并做好相关记录.准确记录患者在入院后的出入量, 及时采集血液标本, 做好血气分析, 判定缺氧的改善情况.⑤吸痰操作.在吸痰时护理人员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采用无菌吸痰管或一次性吸痰管, 在吸痰前需加大氧流量1~2 min.当血氧饱和度达到90%以上时再吸痰.吸痰时需对患者缺氧情况密切监测, 把握好吸痰时机, 争取做到及时吸痰, 同时还要避免吸痰不当以诱发气道痉挛.在吸痰时密切观察痰液的性质和量.⑥氧疗.在确诊后应迅速给予患者吸氧, 以纠正低氧血症.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使其呼吸更加顺畅.依据血气分析的结果, 给予患者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氧流量维持在1~3 L/min, 注意防止气道干燥, 在吸氧时应进行湿化, 以防出现气道痉挛.

1.2.2 护理方法 ①机械通气护理.护理人员需熟悉呼吸机的各项应用指征, 在实行机械通气时密切监测患者病情,熟悉呼吸机各种参数调节的方法和意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对呼吸机管道进行消毒处理.若患者情绪波动、痰液堵塞、咳嗽严重或想要交谈, 应对其进行语言安慰, 稳定其情绪, 并快速查明呼吸机原因, 及时进行处理.患者常因呼吸肌疲乏无力, 咳嗽反射变弱和建立人工气道等原因, 易引起分泌物滞留, 气道受堵, 加重了肺部感染.此时需给予吸痰才能维持呼吸道畅通, 吸痰时也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并密切关注吸引的压力大小[2].②心理护理.要依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产生不良心理原因给予其个性化心理护理, 在对患者进行语言安慰的同时, 还应向其介绍该病的病因病理、救治方法等, 使患者以急救的心态面对救治, 提升救治的配合度[3].③转送护理.在急救车上可通过车载电话及时将患者病情、需做好的应急措施向医院报告, 使急诊科能提前做好充足的抢救准备.在患者转运至重症监护病房(ICU)或病房前, 护理人员需提前准备好简易呼吸气囊、简易呼吸机、吸痰器、氧气、急救设备和药品等, 在医务人员的陪同下转送至接受病情, 在转送途中需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和临床变化, 以防发生意外.在搬运时患者宜采取坐位, 可用轮椅进行搬运, 休克患者可用担架搬运, 并取休克体位, 转运要迅速, 但还要注意安全, 可用约束带固定好情绪波动的患者, 保持静脉管道的畅通, 做好保暖措施.④饮食护理.重症哮喘患者应多使用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 饮食要有规律,切忌暴饮暴食, 禁食刺激性食物.⑤用药护理.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易出现感染扩散、水钠潴留、低血钾、上消化出血等不良反应,使用茶碱类药物的患者易出现呕吐、恶心、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4].⑥一般护理.保证病房空气清新, 清除病房内可能诱发哮喘发作的物品, 做好室内保暖, 防止因冷空气的刺激而使哮喘发作或加重.在病房内需备好急救药品和设备.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评分.①护理效果可分为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四类, 临床控制:经急救和护理后, 在1 d内患者哮喘症状完全消失, 呼气流峰值(PEF)增加35%以上;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PEF增加30%以上;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PEF增加15%以上;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者.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总例数X100%.②应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满分100分, 得分越低则护理满意度越低.

2 结果

60例患者中临床控制41例, 显效12例, 有效5例, 无效2例, 护理总有效率为96.7%(58/60);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8±3.1)分.全部患者均在15 d内出院.

3 讨论

重症哮喘是哮喘在发作24 h以上通过常规治疗方法无法缓解, 又称为哮喘持续状态.重症哮喘患者多会表现出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发绀等症状, 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危及其生命安全[5-7].对重症哮喘患者采取恰当的院前急救及护理措施对保障患者健康十分重要, 急救和护理的难度也非常大[8,9].

本次研究中对本院所接诊的重症哮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院前急救和护理方法,在院前急救时首先需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评估, 然后制定或调整救治方案, 还需建立静脉通道, 综合应用吸痰、氧疗、生命体征监测等措施对患者进行急救, 此外, 还需重视对患者的护理, 实施饮食、用药、机械通气、心理、转送等方面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通过对患者实施恰当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后, 其护理总有效率达96.7%, 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8±3.1)分, 所有患者均在15 d内好转出院, 与刘永梅[10]研究结果类似.

总之, 重症哮喘患者实施恰当的院前急救和护理措施,可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值得应用.

[1] 戴清云. 流程化护理干预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救效果探讨. 当代医药论丛, 2012, 10(11):953-954.

[2] 付艳华, 娄飞. 甲基强的松龙在重症哮喘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5, 12(4):50-51.

[3] 李秀玲. 老年重症哮喘的急救及护理对策. 求医问药, 2012,10(11):178.

[4] 邵凤霞. 重症哮喘1例的急救与护理. 基层医学论坛, 2016,20(21):3015-3016.

[5] 殷红霞, 罗淑超. 流程化护理干预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救的影响. 医药前沿, 2012, 2(3):287-288.

[6] 王云芬. 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医学信息(旬刊), 2011, 24(3):1296.

[7] 袁晓敏. 28例重症哮喘的院前急救护理. 青海医药杂志, 2009,39(11):47.

[8] 李永忠. 探讨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院前急救措施. 中国伤残医学, 2014(21):115-116.

[9] 罗小霞. 1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养生保健指南, 2016(24):19.

[10] 刘永梅. 老年重症哮喘的急救及护理对策. 当代医学, 2012,18(16):9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2.094

110000 沈阳急救中心三台子分中心

2017-10-11]

猜你喜欢
哮喘重症病情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重症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