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锁定加压掌侧双柱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2017-01-16 01:27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2期
关键词:掌侧万向骨板

张 伟

(吉林市龙潭医院骨科,吉林 吉林 132021)

万向锁定加压掌侧双柱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张 伟

(吉林市龙潭医院骨科,吉林 吉林 132021)

目的探讨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万向锁定加压掌侧双柱接骨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骨科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60例,依据手术方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30)采用外固定架治疗,观察组(n=30)采用万向锁定加压掌侧双柱接骨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优良率为76.7%,明显低于观察组93.3%,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万向锁定加压掌侧双柱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疗效优良,值得推广。

万向锁定加压掌侧双柱接骨板;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外固定架

在临床骨折类型中桡骨远端骨折发生率较高,据调查[1]在所有骨折中约占20%。该类骨折主要发生于桡骨远端3 cm内,好发于中老年人,为常见前臂骨折,若为C型桡骨远端骨折即涉及关节面采用手法复位难以实现功能复位与解剖要求,且早期无法开展功能锻炼,降低后期腕关节握持力,疼痛明显,对患者正常生活存在严重影响。目前临床广泛应用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但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考虑到如何选择锁定钢板类型、骨折内固定物螺钉直径、固定范围与程度、早期康复功能等问题,而万向锁定加压掌侧双柱接骨板的出现为临床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提供新思路。为具体探讨其治疗效果,现将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骨科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60例,依据手术方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30)采用外固定架治疗,观察组(n=30)采用万向锁定加压掌侧双柱接骨板治疗。对照组中19例为男,11例为女;年龄为21~67岁,平均(43.5±7.3)岁;致伤原因:8例交通事故,9例重物砸伤,13例跌倒伤。观察组中18例为男,12例为女;年龄为20~69岁,平均(44.2±7.8)岁;致伤原因:7例交通事故,8例重物砸伤,15例跌倒伤。两组在年龄、性别及致伤原因上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架治疗,应用超腕关节外固定架,作切口后向掌骨钝性分离,放置螺钉固定。于C形臂X线机透视下复位,对桡骨长度予以调整。观察组采用万向锁定加压掌侧双柱接骨板治疗,作纵行直切口于桡侧腕屈肌桡侧缘,进入后将骨膜与旋前方肌切开,将骨折断端显露,若有必要可将部分关节囊切开以将关节面显露出来。将嵌压软组织清除后撬拨压缩骨质,复位骨折。C臂机透视下对桡骨茎突高度与远端关节面平整予以观察,将尺偏角与掌倾角恢复。确认复位后临时用克氏针固定将复位维持,选取长度合适的桡骨远端外向加压掌侧双柱接骨板在掌侧骨面放置,应用导向器钻孔与测深后将锁定螺钉拧入,于C臂机下确认螺钉在关节面软骨下骨内且未触及腕关节。将橡皮引流条放置在切口处。

1.3 评定标准:随访6~18个月,依据Gar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2]:畸形共3分,并发症共5分,临床医师客观评价共5分,患者主观评价共6分,另神经并发症为1或3分,石膏管形导致的手指功能差为1或2分。以0~2分为优,3~8分为良,9~20分为中,超过21分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软件SPSS20.0统计学处理上述数据,[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对比为卡方检验,对比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临床优良率对比 对照组8例优,15例良,4例中,3例差,优良率为76.7%;观察组12例优,16例良,2例可,0例差,优良率为93.3%,对比差异明显(χ2=7.25,P<0.05)。

3 讨 论

临床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主要原则为将原有解剖关系复位,将手术复位维持,并早期开展功能锻炼。常规外固定架治疗可对韧带牵张作用予以利用,维持复位并避免再移位,但仅能将轴向牵拉作用发挥出来,有较差的稳定性,并发症较多。目前虽然内固定技术应用广泛,但为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与后遗症,还需全面计划手术方案。腕关节中桡骨远端关节面为主要结构,外国学者于1996年将桡骨远端三柱理论提出,划分桡骨远端为尺侧柱、桡侧柱及中间柱,认为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时应注重精确重建各柱及关节面[3],因常规X线片难以将桡骨远端骨折关节面状况直接显示出来,为此术前因开展腕关节CT三维重建,将桡骨远端三柱损伤状况清楚显示出来,亦可便于决定手术入路、放置钢板位置等,还可防止术中将骨膜盲目剥离,避免过多破坏骨折断端血运。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为目前认可度较高的方案,本院应用万向锁定加压掌侧双柱接骨板(AO 2.4 mm),具备如下优势:①万向锁定技术为新型技术,与锁定衬套相结合,不仅具备成角稳定性,还可从多个方向置入螺钉,固定平面多,将抗变形能力增强,防止复位丢失,增强固定牢靠性。②从各个方向置入锁定螺钉后可对置入角度予以调整,将移位骨块抓持住。③造型为双柱,可对桡骨远端关节面、外侧柱及中间柱予以固定,稳定性更高,在粉碎骨折中适用性高,骨片固定数量更多。④边缘高抛光,有更小切迹,避免过多激惹软组织;⑤与桡骨解剖形状完全符合,无需精准预折弯接骨板,较少损伤骨外膜,与微创原则相符。⑥桡骨茎突处有锁定孔,可优良支撑桡骨茎突,无需加用克氏针。⑦无需植骨,因腕关节并非完全负重,双柱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十分坚强,足够支撑力传导,无需植骨,增加安全性。本组对照组优良率为76.7%,明显低于观察组93.3%,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万向锁定加压掌侧双柱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疗效优良,可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1] 李建峰,赵民,赵亮,等.万向锁定加压掌侧双柱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2,15(5):559-560.

[2] 曾赛华,孙绍裘,周昭辉,等.万向锁定加压掌侧双柱接骨板治疗AO-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 (17):243-244.

[3] 巴雪峰,凯瑟尔•阿马努拉,汪少波,等.AO万向掌侧双柱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J].骨科,2014, 5(3):178-180.

R683.41

B

1671-8194(2017)22-0164-02

猜你喜欢
掌侧万向骨板
趾腓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
CMZY2-400/35型钻装锚一体机万向臂模态分析
基于ABAQUS 的金属接骨板典型样品数值模拟
基于改进迭代最近点算法的接骨板贴合性快捷计算方法
基于有限元的球铰万向轴剩余强度及偏载分析
A Survey on the Relational Processes of experiential metafunction
掌侧“T”形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尺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疗效分析
基于平均化骨骼模型的接骨板优化设计
掌侧与背侧置入固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及并发症比较
掌侧锁定解剖钢板治疗桡骨远端AO分型C型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