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

2017-01-16 01:03侯冰
东方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

侯冰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形式,本文结合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培养,工学结合,学徒制育人的具体实践,从育人机制的探索、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内容的开发等方面探索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

所谓现代学徒制,是以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将传统的学徒培养与现代的职业教育相融合的一种校企深入合作的教育制度,是对传统学徒制的创新与发展。作为一种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现代学徒制更好地适应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效地实现了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的结合,学生学习与未来职业的衔接,在发达国家得以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内对现代学徒制进行了多种形式和角度的探索研究和创新实践。漯河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正式设置酒店管理专业,2004年开始实施2121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探索,2011年开始与企业深度合作开展“免学费订单班”,2014年在“免学费订单班”的基础上开设“职业经理人订单班”,在多年的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开始探索适合专业实际需要和发展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探索

作为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需要学生的身份在学校和企业之间不断转换,需要院校和企业在管理制度与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协调一致,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完成培养目标。在培养方式上,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以师傅带徒弟为基本原则,通过校内与校外、教师与师傅的有机融合,实现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的相互交替。为实现学生职业技能递进式提升,该专业实行“2121双阶递进式”育人模式。第一、二学期在校学习基本素质课、酒店职业素质课和部分酒店职业技能课,使学生具备初步酒店服务技能;暑假和第三学期进行半年的专业顶岗实习,使学生达到酒店准服务员的标准;第四、五学期学习余下的职业技能课和职业拓展课,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酒店各项管理知识;寒假和第六学期进行半年的就业顶岗实习和综合考核。在轮岗学习期间,每个岗位上1个师傅只带1个徒弟,因学生会有多个轮岗岗位,从而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师傅。这一阶段,师傅主要从一线选拔。在顶岗实习期间,根据学生技能掌握程度和兴趣来分配岗位,学生此时已能胜任一线岗位,一线师傅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由此需要从管理层中选拔师傅。这种多维立体化带徒模式能够多方面提高学生岗位技能,并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酒店管理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具备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康乐部、宴会部等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面向国家事务招待、国际品牌酒店、国内知名餐饮企业、中西式快餐集团等企事业单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课程体系必须打破以传统的知识系统性为主线的学科体系的束缚,教学内容应与典型岗位工作流程相融合,适应现代学徒制教学的需要,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校企共同研讨,按照岗位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共同制定教学大纲。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通过成立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合作企业专家和优秀校友组成的课程开发项目组进行市场调研,以企业岗位需要为依据对目标职业岗位工作进行了整体化的分析与描述,明确了主要就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并将典型工作任务及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转换成适合企业岗位需求的知识体系,进而构建具体的课程项目。

三、基于典型岗位工作任务的课程内容开发

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教育专家和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开发、选定课程内容,采用项目化教学,将教学过程和企业经营、对客服务过程紧密结合,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课程标准围绕企业主要岗位工作过程的要求,使得核心课程做到理论知识“必须、够用”,使项目课程做到“理实结合,校企共育”,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把课堂搬进企业。例如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点菜技艺》就是近两年针对酒店业的不断发展创新和合作企业的要求设置的一门融“实操、实用、实战、实际”于一体的课程。本课程按照对客服务流程分为四个任务:预测消费需求、推荐特色菜肴、澄清顾客异议和处理特殊需求。要求学生根据客人的需求,进行点菜服务,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的高级专门人才,真正做到与企业标准要求的无缝对接,为学生在餐厅工作岗位的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专兼职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树立“尊重人才、服务人才”的用人理念,校企双方密切合作,打破现有教师编制和用工制度的束缚,探索建立教师流动编制或设立兼职教师岗位,加大学校与企业之间人员互聘互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和专业建设的力度,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校企双栖、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落实“专业双带头人”制度,加强对校、企专业带头人的培养,选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校内专业带头人,通过在企业兼职,重点培养其专业开发能力和专业技术服务能力。同时,通过内培外引,培养高水平的“双师素质”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在授课一线的同时,参与企业的培训项目,参与企业的服务和管理,结合合作企业实际积极申报教学科研和技术研究项目,提高其的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及时更新并不断完善专业教师理论知识的目的。在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选择合作企业的一线服务能手、业务骨干和管理骨干建立备选信息库,通过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等形式进行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培训和研讨,加强对企业师傅的培养和管理。他们不仅承担实践教学工作任务,还要参与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参与编写教学案例、讲义和教材、参与专业课题研究等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启富.我国高职教育试行现代学徒制的理论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2(11):55—58

[2]唐祥金.现代学徒制及其在酒店一线蓝领培养中的试点实践[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1):135—137

[3]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30.

猜你喜欢
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内容探析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