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

2017-01-16 01:57张海琳
东方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幼师健康标准

张海琳

摘要: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幼儿的心里发展和行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促进和维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社会层面、组织层面和教师个体层面入手,综合各种因素,创设和谐发展的组织氛围,进而提高教师的适应能力,变压力为动力,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学校管理者要支持和关心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自身也要有提高心理素质的意识,学习正确调适心里的有效方法,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心理健康和心里素质不断改善和提高。

关键词:幼师;心理;健康;问题;对策;作用;标准

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的主要施教者,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幼儿的心里发展和行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提高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建设高质量幼教队伍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教师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强的优良品格以及较强的心理调控能力,是当前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一、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新时期学前教育对幼儿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教师面临着一个重新学习,全面提高和自我完善的任务。首先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人的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其中身心素质是最基本的前提。由于幼儿教师角色的独特性,它在幼儿心理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一个理想、合格的幼儿教师除了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外,还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要用耐心、爱心对待别人的孩子:当孩子在取得可喜的成绩时,我们要积极的伸出大拇指给予鼓励;当孩子有所进步时,我们更要给他加油鼓劲;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也不要对着他们大吼大叫,以免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应当及时问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以后不要再犯同类的错误。教师的言谈举止和情绪是构成整个教育环境的组成部分。教师心理健康是指教师内部心理状态的平衡及内部心理活动与外部世界的协调,它有利于个人成长和发展,也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影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如果教师心理不健康,不注意自己的行为,比如说脏话、吃零食、乱串班等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都会对幼儿的心理、生理产生不良的影响;反之教师心理健康,具有豁达、开朗、善良等优秀心理品质的教师会给幼儿以健康的心理支持,从而形成教师和幼儿间良好和谐的心理关系。心理健康的教师可通过自身展示社会行为的修养潜移默化的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成长,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我们要在提高幼师专业素质的同时,把心理健康纳入培养范畴,从根本上促进幼儿的成长。

二、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1、要热爱幼教事业。能认同自己的幼教角色,对幼儿教育工作认真负责,并充满信心和情感。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职能,因此对待事业的态度,必然成为社会适应的首要构成因素,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有将自身的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出来,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才能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

2、能正确的认识自我。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看待自己,容忍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努力寻求自己的最佳发展,使自己更加完善,形成健全的人格。幼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成功与失败,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平静的对待这些,成功面前不沾沾自喜,遇到挫折也不会消沉。

3、能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人是社会化的动物,妥善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乐于与他人共事相处,才能立身处世。它包括在人际交往中,了解彼此的权利义务,个人的思想、目标行为与社会要求协调,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他人,积极与他人真诚沟通;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而不是虚伪、嫉妒。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师生共动中表现为老师与幼儿关系融洽,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

4、有顽强的自制力。任何工作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幼儿教师要有良好的意志品质,自觉地克服困难,在困难面前有坚定的原则和信念,态度严肃认真而又诚恳明朗,处理果断又以理服人,积极和善的态度中蕴藏着最好的机会,对该追求的目标一定要追求到底,有顽强的自制力。

三、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几个因素

1、性格差异对幼师心理健康的影响。科学家乌申斯基有一句名言:“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形势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①性格外向的教师,一般遇到事情会不假思索,处理问题过于武断,往往导致出差错、办错事;相反,性格内向的教师则不善于交往,不善于发泄,造成猜疑心重,丧失自信,总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最后造成性格孤僻,心理疲惫。

2、自身修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自身修养指教师个人的知识、阅历、处理事情的能力。如,自身素质高的教师,不但学识渊博,而且还会给幼儿传授一些课外知识,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自身素质低的教师,缺乏自信、不善于学习、不思进取,遇到事情总是找客观原因,天长日久变得自卑和孤僻,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

3、压力过重带来的影响。在幼儿园女教师占大多数,她们既要担负起家庭主妇的角色,又要担起职业女性的角色,还要面对激烈的竞争努力工作,不断进取,由于压力过重,使教师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受到影响。比如,有些教师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很要强,凡事都要争第一,深怕别人超过自己,无形中给自己施加了较大的压力。久而久之,不论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吃不消。因此,幼儿教师应当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身边所发生的一切。

4、处理家长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人们皆渴望得到爱与被爱、理解与尊重、友情与支持,而幼儿教师这些需要的满足主要来源与家长,良好的家园关系会使教师有成就感、自我价值感、幸福感,这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生活环境;不协调的家园关系会使教师情绪紧张、心情郁闷,经常处于应激状态,家长的不尊重教师的现象,会使教师感到空虚无助、痛苦,使身体健康在不堪重负的情况下出现许多心理问题。

四、促进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

1、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创造每位教师“自我实现”的机会,让每位教师获得成功,获得自信。面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多一点引导鼓励,少一点批评、指责;多一点率先示范,少一点空洞说教,让每位教师看到自己的闪光点。②建立民主、宽松的管理环境,创造机会让教师参与幼儿园的民主等。

2、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关键在教师,要想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以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为前提,不仅因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更因为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形象,对他们自我保护概念的形成及相互帮助的确定,为此,应该把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提到日程上来,园内管理者应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关心教师的生活,为教师工作和生活提供各种周到细致的服务。

3、教师要学会自我心理的调控。心理能动反映论认为,教师心理健康是在后天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社会适应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主体的构建活动,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心理调节机制实现的。教师只有学会心理调适,才能使心理健康得到维护与增进,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学会弹性思维和辩论思维。客观事物的发生、变化和发展都有一定规律,是不以人的意态为转移的。

参考文献:

[1]《我国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 韩进之 1992年

[2]《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 卢长娥 韩艳玲 2006(7—8)

猜你喜欢
幼师健康标准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网红幼师 撕掉标签,拒绝被定义
男幼师荒
基于心理视角的中职学校男幼师培养的策略和研究
永远幸福
党员标准是什么?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李敖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