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女双选手彭帅与谢淑薇组合的比赛特征分析

2017-01-16 02:09曾天高
东方教育 2016年11期

曾天高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系统分析了彭帅/谢淑薇组合在2013年温网决赛、2013年WTA年终总决赛决赛以及2014年法网决赛中的比赛特征,深入探究这对组合打法特点,为国内网球双打组合的选材、配对以及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女子网球;彭帅/谢淑薇;网球双打;比赛特征分析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3年温网、2013年WTA年终总决赛、2014年法网女双决赛的彭帅/谢淑薇组合比赛特征为重点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录像观察法 通过观看比赛录像,对彭帅/谢淑薇及其对手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这些优秀双打选手比赛特点。

1.2.2数理统计法 对彭帅/谢淑薇组合及其对手的比赛技战术数据进行整合分析。

1.2.3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网站的相关论文研究,为论文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2结果与分析

2.1彭帅/谢淑薇基本情况与比赛比分分析

统计可知,两人出生年月相同,都是1986年1月,彭帅身高177cm、体重61kg,谢淑薇身高170cm、体重57kg,彭帅在这两项指标上略优于谢淑薇。两人都是右手持拍,双手正拍和双手反拍相结合的打法,最高世界排名曾经排到过世界第一。彭谢组合三场比赛都是直落两盘取胜,第一盘略显焦灼,第二盘除了年终总决赛外都是轻松取胜,可见第一盘对比赛的趋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2.2彭帅/谢淑薇双打主要技术分析

通过统计可知,在三场决赛中,彭帅和谢淑薇两人总得分基本相近,但是主要技术得分比的分布差异显著。在三场决赛中,在各项技术得分率方面,两人在底线抽球、网前主动抢截及中拦和高压方面存在很大差别。彭帅的底线抽球方面得分分别占了64.1%、66.7%和66.7%,而谢淑薇在底线抽球方面得分只占了21.6%、16.7%和9.7%;在网前主动抢截及中拦得分率方面,彭帅分别占了7.7%、6.1%、11.1%,而谢淑薇分别占了43.1%、54.8%、67.7%。由此可知,彭帅底线技术扎实,底线相持能力强,这与其用双手正手握拍和双手反手握拍打法有很大关系。谢淑薇网前技术强,步伐灵活,网前手感极佳,在网前更有优势,更能把握住机会。在高压得分率方面,彭帅为0、0、8.3%,而谢淑薇是7.8%、7.1%、3.2%,可以发现,谢淑薇高压得分比彭帅多,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谢淑薇前场技术强。

双打战术在网球比赛中作用尤为显著,它是技术在比赛中的另一种体现。网球双打队员根据其打法特点通常有较为稳定的战术形式,但是比赛情况多变,比赛中很多时候很难运用特定战术形式,那么比赛中默契的配合和相互交流则显得尤为重要。彭帅和谢淑薇两人因为长期配对,经常在一起训练和比赛,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战术形式,具有很高的默契程度。比赛中两人经常一起交流,互相鼓励,在技术方面,两人技术互补,一个底线强,一个网前技术突出,因此,两人以“一网一底”的打法为主,取长补短,发挥两人最大优势,取得比赛胜利。

2.3网球双打网前技术重要性分析

在网球双打比赛中,网前技术主要有截击技术和高压球技术。截击和高压球技术是双打比赛中最常用的网前技术,也是重要的得分利器。

2.3.1彭帅/谢淑薇组合网前得分统计

在三场重要决赛中,两人在高压和网前主动抢截及中拦方面得分分别占了32.2%、37.3%、43.3%。如果将双上网技术也并入网前技术中,那么在这三场比赛中,彭谢二人网前技术得分比率分别为34.4%、46.6%、52.2%。

2.3.2国外三对组合网前得分统计

在高压和网前主动抢截及中拦得分方面,巴蒂/德拉奎尔占了49.3%、马卡洛娃/维斯尼娜占了31.8%、埃拉尼/文奇占了29.6%。虽然世界优秀运动员在这两方面的得分比率比“海峡组合”偏弱,但是,如果加上双上网得分,那么他们得分比率分别是65.7%、47.7%、45.5%,他们的得分比率与“海峡组合”接近,说明国外优秀运动员运用双上网技术多于彭谢组合。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彭帅和谢淑薇组合主要以“一网一底”打法为主,两人配合默契、优势互补、攻守平衡。(2)在双打比赛中,彭帅底线实力雄厚,谢淑薇网前技术扎实,两者可以很好的弥补,获得比赛胜利。与国外其他优秀女子双打选手相比,他们运用“双上网”战术相对较少且发球偏弱。

3.2建议

(1)彭帅和谢淑薇应该增加发球的变化,提高发球的威力。(2)彭帅应该多加强网前技术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