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突出重点 完善措施

2017-01-17 02:36蔡金山马睿麟杨毅青赵全邦沈艳丽李静胡广卫阚威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17年9期
关键词:包虫病驱虫无害化

文│蔡金山 马睿麟 杨毅青 赵全邦 沈艳丽 李静 胡广卫 阚威(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青海:突出重点 完善措施

文│蔡金山 马睿麟 杨毅青 赵全邦 沈艳丽 李静 胡广卫 阚威(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近年来,青海省各级农牧部门按照农业部和省政府的部署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青海省《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扎实做好畜间包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1.基线调查情况。2010—2014年,青海省开展了4次不同规模的实地调查,覆盖全省39县(市),在牧区累计调查牛6050 头,羊12071只。调查结果显示,放牧牛感染率为29.09%~60.36%,放牧羊感染率33.89%~53.14%;调查犬244条,平均感染率为64.56%。同时,开展了包虫病分子生物学研究,确定了省内流行的主要基因型—G1型,新发现有G6~G10复合体基因型的存在。2015年10月起,又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一次基线调查。截至目前,共剖检犬174条,感染率64.37%;检测犬粪2670份,阳性率26.44%;检查牛2928头,阳性率12.36%;检查羊5156只,阳性率17.34%。比较调查结果不难看出,犬的感染率仍居高不下,牛羊的阳性率不同程度有所降低。

2.犬登记和驱虫情况。我们对全省家犬实行登记、对流浪犬进行调查,开展“犬犬投药、月月驱虫”,截至目前,全省登记家犬59万条,调查统计流浪犬6万条,采购发放犬驱虫药吡喹酮1630.68万片,驱虫272.82万条次,收容流浪犬5200多条,处置5680条。同时,全省各地采取焚烧、掩埋等措施对犬粪进行了处理。

3.新生羔羊免疫情况。根据三江源、环青海湖地区牛羊包虫感染率、养殖方式、养犬数量、流浪犬分布情况、屠宰管理情况,以及基层防疫体系情况,我们在做好犬驱虫的基础上,采取双管齐下的技术措施,投入1400万元,采购发放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700多万头份,对20个重点县实施了新生羔羊免疫。截至目前,共免疫新生羔羊496.21万只。

4.患病脏器无害化处理情况。我们始终把病害肉无害化处理作为包虫病防治的重要措施来抓,引导农牧民摒弃将病害脏器投喂家犬的习惯,自觉进行深埋处理,阻断包虫病生活史,切断传播途径。监督屠宰企业按照“四不准、一处理”规定,对检出的236.59吨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动员部署。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包虫病防治工作, 2015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青海省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5—2020年》,2016年年初在省政府召开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对全省包虫病防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将包虫病防治工作纳入了省政府与各市(州)政府、省农牧厅与各市(州)农牧部门签订的目标责任书中。省农牧厅制定下发了《2015—2016年度青海省家畜棘球蚴病防治方案》,先后组织召开了全省畜间包虫病布病防控工作启动大会、全省防疫技术培训暨动物防疫工作座谈会和全省畜间包虫病防控座谈会等,对包虫病防治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2015年,将中央财政安排青海省的动物防疫应急资金4563万元,全部用于包虫病和布病防治。2015—2016年,我们从省级财政安排的动物防疫经费中,调剂资金近1000万元专项用于包虫病防治。各市州政府和农牧部门也分别召开了包虫病防治启动会,全省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2.加强试验示范,探索防治路径。为不断探索适合青海省牧区的防治技术路线和考核方法,2010年以来,我们依托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下达的《棘球蚴病综合防治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积极开展不同地区畜间包虫病防治试验示范。分别在贵南、泽库、刚察、互助、共和等县,开展了以确定免疫方案为主要目的新生羔羊基因工程疫苗免疫实验,免疫羊6000多只,并开展了免疫抗体检测。选点进行了以确定基线调查、防治效果考核方法为目的的多种调查方法相互比较印证试验,对牛羊等中间宿主开展了脏器剖检调查与血清学监测方法相互验证,对犬开展了剖检法、粪便虫卵检查法、氢溴酸槟榔碱泻下法与犬粪抗原监测法对比研究。以选择最适宜、驱虫效果最佳模式为目的,根据不同地区养犬数量、流浪犬分布情况、屠宰管理情况,对犬的驱虫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以考察对比驱虫和免疫相结合的措施与犬驱虫或羊免疫单项措施的防治效果,在特定区域开展了犬驱虫和羊免疫同时进行的防治试验。同时,先后制定了《棘球蚴病防治技术》和《青海省棘球蚴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监测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推动包虫病防治工作逐渐走向规范化、标准化。防治工作全面开展后,选择刚察、玉树、达日、共和、海晏等地,分别就家犬登记管理、流浪犬处置、驱虫管理、免疫效果考核等工作开展管理模式探索,创新管理方法,为全省提供典型示范。

3.加强重点突破,有序推进工作。在防治工作中,我们突出抓了“两个重点”,即重点措施和重点地区。在防治措施上,一方面,突出抓好畜间包虫病基线调查,在开展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省、州各选择一些重点县开展专项调查,掌握了基本信息。另一方面,认真落实包虫病防治重点技术措施,突出抓好家犬登记管理、野犬调查统计、犬驱虫、犬粪无害化、屠宰检疫及病害脏器无害化处理、新生羔羊疫苗免疫和宣传培训等,全面协调推进防治工作。在防治区域上,重点推进三江源地区包虫病防治,在果洛、玉树12个县市全面开展新生羔羊免疫,派出工作组深入到果洛和玉树,开展包虫病防控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组织举办防控技术现场观摩和防治知识宣传活动,对部分乡镇犬驱虫、羔羊免疫等进行现场指导,确保防控工作落到实处。2016年5月初,会同有关部门召开了果洛地区包虫病防控对策研讨会,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西明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做好包虫病防控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农牧厅张黄元厅长在会上对各级农牧部门履行职责、加强源头控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4.加强过程管理,狠抓监督检查。为强化工作督查,落实工作任务,农牧厅组建了8个定点联系组,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8个包虫病防治蹲点技术指导组,包市包州蹲点对各地包虫病防治工作进行全过程督促指导。市县两级农牧部门组织专门技术力量,专职负责防治工作。为及时了解防治进展、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全省防治情况实行月报告制度,羊包虫病免疫工作开始后实行周报告制度,同时将包虫病免疫抗体和犬粪抗原检测,纳入市州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效果考核,加强了监督抽查,为包虫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5.加强宣传培训,提升防控能力。针对基层兽医队伍普遍缺乏包虫病防控知识的实际,2016年省上采用理论讲授与采样、检测、免疫、投药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2期以包虫病基础知识、畜间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终末宿主棘球绦虫调查技术和畜间包虫病防治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全省性技术培训班,累计培训人员达350多人次,培养了一大批基层师资队伍。各州、县也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共举办防治技术培训班50余期。同时,农牧厅组织编印了藏汉双语宣传手册和防治技术手册,印制了包虫病防治知识问答明白纸,制作了宣传展板,拍摄了包虫病防控专题宣传片,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防控知识宣传,先后发放宣传材料10多万份,提高农牧民群众的认知程度和防治意识,为实现群防群控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6.加强部门协作,完善联防联控。按照“共谋一件事、共下一盘棋”的思路,加强与新疆畜牧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兰州兽医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在流行病学调查、防治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合作,取得了新成效。积极联系协调省卫计委、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和有关医疗机构,加强技术交流,强化信息通报和资源共享,相互开展技术支持。积极申报省科技厅有关科技项目,启动了青海省包虫病研究重大科技专项。同时,各州、县在包虫病防治特别是在流浪犬扑杀、集中收养等工作中,加强与公安、城管等部门合作,形成了联防联控的良好局面,推动了包虫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后,要继续强化措施,狠抓落实,重点抓好驱虫、免疫、无害化处理和包虫病防治知识宣传普及等工作,推动青海省包虫病防控工作迈上新台阶。

1.完善责任,强化考核。完善动物防疫目标责任制和防疫目标考核办法,把包虫病防控特别是源头管制工作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加大行政和技术监督力度,实行全过程监督,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2.突出重点,综合防控。按照农业部、省农牧厅家畜棘球蚴病防治方案,实施好新生羔羊免疫、犬登记管理和驱虫、定点屠宰检疫和病害脏器的无害化处理监管等综合性防治措施,使家犬登记管理率、家犬规范驱虫覆盖率均达到70%,青南地区和环湖地区的新生羔羊免疫率达到85%以上,牲畜定点屠宰检疫和病变脏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3.强化宣传,群防群控。广大农牧民对包虫病防控科普知识的知晓程度关系到包虫病防控的成败。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举办各种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农牧民的宣传培训,增强群众的防控意识,形成群防群控的局面。加强基层防疫人员培训,提高防治技术和卫生防护水平。

4.健全机制,强化保障。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积极建议州县政府成立包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或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政府有关部门、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工作职责,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不遗余力地开展工作,确保防治工作取得实效。呼吁各级政府逐级建立包虫病防治经费保障机制、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机制、精准医疗扶贫机制,支持包虫病防治工作。动员和争取社会力量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包虫病防治工作。

5.示范引领,规范防治。加强试验示范,不断探索适合青海省牧区的防治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促进防治工作规范、有效的开展。将玉树、称多、达日、玛沁、泽库、同仁、贵南、共和、刚察、海晏、都兰、互助、循化和湟源等14个县市,确定为全省畜间包虫病防治示范县,分别就家犬登记管理、流浪犬处置、驱虫管理、免疫效果考核等工作开展管理模式探索,创新管理方法,为全省提供典型示范。

猜你喜欢
包虫病驱虫无害化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生猪驱虫正当时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给猪驱虫的小经验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驱虫产品怎么选
家里主子这么多驱虫怎么办
青海 打赢包虫病防治攻坚战
包虫病科普课堂:认识它 预防它 根除它
蔬菜制种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