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兔配种和疫病控制要点

2017-01-17 02:36李中习河北省大名县畜牧水产局
中国畜牧业 2017年9期
关键词:种兔母兔交配

文│李中习(河北省大名县畜牧水产局)

母兔配种和疫病控制要点

文│李中习(河北省大名县畜牧水产局)

影响兔场养殖效益的主要因素有母兔繁殖率、仔兔成活率、商品兔的出栏率和出栏体重,而这些与母兔的受孕情况和疫病的发生情况有关,故母兔配种和兔场疫病控制对提高养殖效益很重要。

一、母兔配种要点

1.种兔选择。从优质种兔第3~6胎所产的仔兔中,选择乳头在5对以上且发育良好、身体健康、性欲旺盛、受胎率高、产仔多、母性好、泌乳力强的种兔留做种用。分5个阶段从生长中的幼兔及产2胎以内的成年兔中,选出生长快、发育好、毛质优良、抗病力强、肉料比高的后备种兔最终留做种用。

2.科学初配。在种兔性征和体征均成熟后方可进行初配,家兔一般4月龄左右达到性成熟,性成熟后1~2个月达到体成熟,此时体重一般在2.5~3千克。

3.发情鉴定。母兔的发情周期为1~2周,每个发情期持续2~3天,发情时食欲减退,活动频繁,精神不安,排尿增多,外阴湿润并发红,爬跨其他兔或接受爬跨并配合交配。

4.适时配种。每个发情期可分为发情初期、中期和末期,为提高母兔的受孕率和产仔率应选在外阴潮红、湿润的发情中期配种。

5.配种方法。

(1)自然交配。自然交配是将种公兔和种母兔长期饲养在一起,母兔发情时让其自然交配,这种方法可及时交配和节省人力,但因无节制交配、追逐、爬跨而缩短种用寿命,还会造成疫病传播、孕期流产等。

(2)人工辅助交配。人工辅助交配是将种公兔和种母兔分开饲养,母兔发情时放入公兔笼内或窝内让其交配(配后再捉出),这种方式可有效控制近亲交配、疫病传播、孕期流产,避免缩短种用寿命。

(3)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是技术人员用采精器械采集优质种公兔的精液,经相应处理后用输精器械输入待孕母兔生殖道内,以使母兔受孕的一种受精方式。其不仅具有人工辅助交配的优势,还可有效提高种公兔的利用率,节省饲养成本,加快兔群改良。

二、疫病控制要点

1.环境要求。

(1)位置选择。兔场应建在地势高燥、通风良好、交通便利并远离居民区、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场等场所的位置,兔场周围应冬不积雪和夏不积水,并有充足、清洁的水源。

(2)建造设计。兔场出入口应有与门同宽且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生产区门口应有紫外线消毒和更衣室,各养殖栋舍间隔5米以上或者有隔离设施。

(3)防止污染。兔场内污道和清洁道分开,饲养期定期清扫消毒并及时销毁或无害化处理清除的废弃物及其污染物品,定时通风换气并防止野生动物进入养殖场。

(4)温度控制。兔舍内温度1日龄35℃,以后每周降低2~3℃,22日龄后维持在24~26℃。

(5)湿度控制。幼兔舍内应将湿度控制在60%~65%,成兔舍内应将温度控制在55%~60%,湿度大时应加强通风,过于干燥时应喷雾加湿。

2.控制传播。

(1)全进全出。不同用途、日龄和批次的兔应分开饲养,每批兔装栏前和出栏后应分别对兔舍及周围环境和兔笼、水槽、料槽等进行严格清洗、消毒。在自繁自养的基础上从场外引进兔只时,应引入检疫合格的兔只。

(2)出入管理。饲养期间凡是进入兔场的人员和车辆必须经过相应方式的消毒,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兔舍,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遵纪守岗、操作熟练。

3.饲养管理。

(1)饲养密度。饲养期间应根据兔只体重、日龄、品种、用途等及时调整饲养密度,密度大时兔活动不开,密度太小又不易增温和保暖。

(2)改善营养。根据兔群品种、用途、日龄等及其生理需求的不同提供相应营养结构的饲料,并保证饲料清洁、新鲜,且不发霉、不变质、不过期。

(3)减少应激。饲料更换、捕捉、运输、免疫等过程中,应通过采取降低速度、提高技能或选择时间等措施降低或避免发生应激反应。

(4)搞好免疫。由技术人员根据养殖场及附近区域近2年兔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用相应的高质量疫苗按时免疫接种。

猜你喜欢
种兔母兔交配
贡嘎钩蝠蛾交配及生殖力的研究
不同交配方式对家蚕种性影响
二化螟的多次交配及其对雌蛾产卵量的影响
亚洲玉米螟交配率和交配次数与其日龄、性比和精巢大小的关系
长毛兔引种的注意事项
巧用糯米让兔产奶多
提高母兔产仔率妙招
嗨呀嗨呀种兔子(下)
提高母兔繁殖力二法
吉林市龙潭区江密峰双丰养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