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发展初探

2017-01-18 13:03袁晓丽
中国林副特产 2017年1期
关键词:菌类林分林农

袁晓丽

(黑龙江省第二森林调查规划设计院,黑龙江绥化152000)



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发展初探

袁晓丽

(黑龙江省第二森林调查规划设计院,黑龙江绥化152000)

首先阐述了林下经济的内涵,接着探究了黑龙江省林下经济的常有模式,最后,提出了发展黑龙江省林下经济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黑龙江省今后林下经济的发展献言献策。

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分析

在我国,林业资源最丰富的省份是黑龙江省,该省份的森林覆盖率高达46%,涵盖了2400余种植被,这其中,用作药物的有800多种,黄芪等十几种常用名贵药材的产量居全国第一位,用于食用的植物有1000余种。但是,该省的林下经济还很落后,相关引导、监管工作不到位,林业资源的潜力有待深入挖掘,因而,在黑龙江省发展林下经济,能够高效利用林业资源,带来更可观的效益。

1 林下经济的内涵

所谓林下经济,是以林业科技为核心,依托林业生态大环境,提升林业资源利用率,深入发展养殖、种植、旅游等产业链,让林业资源附加值升高,让林业经济发展更协调,更深入的一类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林下经济,可以将林子里的土地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从事一些养殖类的产业,从而更好地满足当今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增加林地附加效益,推动林下经济的发展。

2 黑龙江省林下经济的常有模式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的林业不断发展,为增加林地的附加效益,解决当前存在的林荫效益不高、见效缓慢的实际问题,专家和林农们摸索出几种适合黑龙江省当地的林下经济的模式。

2.1 林+粮模式

对于一些人工造的林分内,可以根据树木的行间、株间,适当种植一些粮食作物或是油料作物。林木建造初期,树木不大,和作物之间不会争夺养料,作物的秸秆还田,还可以增加土壤的养分,非常有利于树木的生长。这种方式简单,很好操作,适合在黑龙江全省范围内使用。

2.2 林+菜模式

结合林分内的光照、温度、水分等具体条件,相应的选择适应性较强的蔬菜种植。可以是一些大众化的蔬菜,例如:洋葱、大蒜等;也可以是一些天然、绿色、有机,集食用、养生等功效于一体的蔬菜,例如:黄花菜、山芹菜等。

2.3 林+药材模式

把一些喜荫的中草药,种在林木的行间、株间,例如:薄荷、百合、丹参等等,这些药材适合野外生长,人为管理不用太多,这些中草药的种植,充分利用了林荫这一有利条件,同时还可以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促进树木的生长。在我国北方,板蓝根、五味子等中草药具有相当的发展优势,黑龙江省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市场优势,利用好本省的林业资源,将这些产业发展壮大,让产品多样化,规模化,优质化,种植出富有黑龙江特色的重要品牌,将黑龙江打造成北方最大的中药生产基地。

2.4 林+草模式

在林分内的空隙中种植苜蓿等牧草,将这些牧草出售,增加林分的效益,或是培养一些适合园林使用的草类和花卉。

2.5 林+菌模式

在林分内,使用地栽、袋栽等模式,栽种一些黑木耳、香菇等菌类,阔叶树的枝叶是菌类生长的最好原料,菌类收获后的菌包适当处理后,也能够增加土壤肥力,利于树木生长。菌类种植见效快、管理方便、效益高,林农们很愿意尝试。黑龙江可以开发以黑木耳为主的菌类生产产业。

2.6 林+畜禽模式

在林分内部和周边,种植、保留一些牧草,放养或圈养牛兔、鸡鸭等畜禽,林分中的草和枝叶,为畜禽提供食物,林荫可以为它们降低生长温度,优化生长环境,让它们不易生病,畜禽的粪便无疑是树木生长最好的肥料,二者良性循环。

2.7 林业景观模式

把林分发展成景点,游客可以在林分中纳凉赏景、采摘旅游,体验“林家乐”的乐趣。

3 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政府的力量要发挥出来

一是政府通过健全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拟定林下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方法;二是在发展林下经济的过程中,加强监管,用一些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拓展资金引进渠道;三是搭建一些和高等院校合作的平台;四是引进先进技术,提升产品的含金量;五是生产尽量标准化,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六是吸引龙头企业,开拓网络销售等新型销售渠道。

3.2 科技服务要跟上

一些林农的科学种植意识不强,收益不客观,造成资源浪费,这就需要专业人士提供技术支持。一是成立技术专家团队,从生产、管理、市场等方面,对林农展开培训;二是研发的基础设施要进一步完善,形成研、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鼓励科研单位和龙头企业强强联手,增长、拓宽产业链,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三是技术推广要落实好,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大力发展一些见效快、效益高的优质项目;四是让林农多学一些先进技术;五是鼓励专家全程跟踪生产,提供技术服务;六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要做好技术攻关,研发出的新品种新技术鼓励林农去实践,去探索。

3.3 建设标准化体系

总结林下经济发展的有利模式,技术的标准要确定,要规范,从而让林下经济发展得更具规模,更标准,让产品的质量更高更稳定,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实力。

3.4 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成立或是引进有实力的龙头加工企业,让产业链更宽、更长,形成产、运、储、售一条龙,增加产品含金量,打造独具特色、优质的品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实力,建设企业、基地、林农共同经营的模式,打造信息交流共享的平台,让产品的销售网络更完善,更快速,更科学。

4 结语

综上,黑龙江省发展林下经济应该采取合理的林下经济模式和发展对策,从而高效利用林业资源,获取更可观的效益。

[1]翟明普.关于林下经济若干问题的思考[J].林产工业,2011,38(3).

[2]姜显有,商维兴. 关于黑龙江省北药规模化种植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 当代农村财经.2016(4).

Fores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Yuan Xiaoli

(Heilongjiang second forest survey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Suihua,Heilongjiang 152000 )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economic forests, and then explores the fores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economy often model, finally,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fores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oping to offer advi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res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economy.

Heilongjiang province; Forests economy; Analysis

2016-09-05

S759.8

A

DOI.:10.13268/j.cnki.fbsic.2017.01.037

猜你喜欢
菌类林分林农
菌类蔬菜交叉种植一地双收
河北省平原地区林农技术培训供需分析及发展对策*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抚育间伐对油松林下灌木多样性的影响
4种人工林的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特征研究
4种阔叶混交林的持水特性研究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
在雨后,与菌有约吗?
不同经营模式苦竹林竹鞭生长差异性分析
建始林改为林农打造“绿色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