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职学校儿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措施

2017-01-20 15:42丁万洁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35期
关键词:儿科教学管理教师应

丁万洁

云南省丽江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云南丽江 6741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科教学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很多中职学校也十分重视儿科的教学质量。近几年,中职学校儿科教学质量虽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然而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教学管理缺乏,学生兴趣低,教师教学能力不强、教学动力缺乏,这些都严重影响着中职学校儿科的教学质量,阻碍了学校向医院输出实用型人才[1]。中职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课堂教育,然而儿科教学不同于其他,其操作性强、护理内容复杂丰富、评估的难度系数比较高,使得课堂教学索然无味。如何解决中职学校的问题,如何将课堂教学发挥到极致是提高中职学校儿科教学质量的关键。

1 中职学校儿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措施

1.1 中职学校的管理是提高儿科教学质量的基础

1.1.1 中职学校儿科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①中职学校儿科教学工作存在教学管理观念陈旧,教学目标模糊的现状。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学校还在使用传统教学的方法,对现在儿科教育的发展趋势不够了解,对儿科教学的管理不够到位[2]。不少学校愚昧认为只要把学生招进来并让其顺利毕业,维持着不出意外就好,根本没有把培养实用型儿科人才作为工作重心。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在学校感到无所事事,学不到东西,教学管理工作毫无吸引力,课堂活动不够丰富多彩。

②儿科教学内容复杂,教学管理缺乏规范。少数中职学校忽视职业教育规律,教学盲目,课程设置不科学,使得学生不了解自己的专业,具体表现在对儿科专业提不起兴趣、不了解该专业具有哪些课程、不了解就业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

③教学工作人员配备不足,教学管理缺乏条理性。随着中职学校的不断扩招,给学校的管理和教学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师生比例严重不协调。因此,出现了一名教师上多门课程,非儿科专业教师代上儿科课程,教师排课多产生教学疲倦等现象。同时,由于教师严重不足,很多学校将管理部门人员兼职上课,从事教学工作,使得学校管理部门形同虚设,管理活动流于形式,更谈不上对教学质量的检查和督导。

④中职学生本身较难管理。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没考上高中,又不够打工年龄,在父母的安排下或老师的推荐下选择了中职,这是种被动和无奈的选择,必然造成对学校生活和学习内容不会有太多期待,厌学心理逐渐形成。他们无法体会学习儿科的意义所在,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缺乏信念和人生理想,逃课、迟到、早退等现象屡禁不止。

1.1.2 中职学校儿科教学管理的改进措施 以上中职学校的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儿科教学的教学质量。所以应从多方面入手,整体统一的对中职学校进行管理,以提高儿科教学质量。①推行教学改革,破除陈旧观念,适应社会发展。学校儿科教师应时刻掌握目前医学儿科发展的新动向,了解现在及未来医院需要什么样的儿科人才。结合儿科教学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开设模拟体验课,见习实训课等特色课程引导学生兴趣。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儿科教学提供专业人才。加强内部教师资源的管理,任何教师不准跨专业代课,儿科专业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应承担起一定责任,职称越高责任越大,可举办讲座、指导实验、承担课程等。聘请医院儿科医护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提供儿科一线知识并进行讲解。③严格教学、考试管理制度,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3]。对学生逃课、旷课行为严格管理,对其厌学心理积极疏导和引诱,帮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培养不仅要求儿科专业知识过硬,还应注重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2 教师素质是提高儿科教学质量的关键

1.2.1 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首先,儿科教师应具备合理的知识。当代科学逐渐向一体化发展,各门学科联系越来越广,所以儿科教师除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外,还必须了解其他有关学科的知识和理论,扩宽医学知识面,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其次,教师要做好备课,充分了解每名学生,设法提高课堂趣味性。教师要根据所教学生的自身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积极进行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还应注重课堂气氛,要善于用眼神、姿态、语气以及各种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有益于信息传达,效果远高于单纯的说教。除此之外,教师备课必须夯实基础工作,比如熟悉教材大纲要求,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认真编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等。

1.2.2 教师应具备的道德素质 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而且还要育人,他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是思想行为的诱导者。一名教师的自身行为恶劣、品格底下,那对其教育的学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相反一名师德高尚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也是积极的、有益的,这说明教师的个人道德素质对学生是有示范性和表率性的影响。

医院属于特殊服务行业,需要的儿科人才不仅是实用性专业人才,更对其道德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应加强自我修养,懂得关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是纵容,不管束,而是尊重、理解和宽容,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因学生的家庭、成绩、外貌而进行差别对待,能够做到这一点不但有利于建立师生平等的沟通关系,而且可使得学生更自信、更乐观,培育出的将是人格健全的人才。其次,教师应为人师表,遵守职业道德。教师举止言行要文明,作风要正派,待人接物要有文化涵养,切忌言语粗鲁、尖酸刻薄,教师的每个行为都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教师要把教育事业作为追求,把培养人才作为目标,不能仅仅把教师这一行业作为谋生手段或是被迫完成的任务,这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1.3 坚持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是指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去学习、去研究,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还要提高其学习能力、自主思考能力。①使用设计问题、引导解决的教学方法。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是为学生设计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在学生解题过程中,教师应该认真聆听、积极引导,协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必然会带着对问题的思考去学习,从而提高了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同时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使用逆向思维、分析病例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纵向式教学,如学习某种疾病的时候,都从定义开始,接着讲病理,然后讲解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最后讲解病情诊断和治疗方法。长此以往,纵向式教学模式不变更,就会引起学生上课乏味、反感。所以教师要多使用逆向思维教学,先给学生抛出病例,让学生根据病例分组讨论,提出问题,然后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出病例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病理等。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从旁引导,从而引出专业知识,这样会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③使用多媒体教学法,巧妙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法已经得到广泛使用,这给传统医学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它可以将图片、声音以及文字进行有机的融合,给信息传达提供了新的途径[4]。多媒体教学方法应用到中职儿科教学中,可以使临床解剖无法想象的画面得以再现,对于无法直接观察的手术、病症可以通过动画的方式真实的展现出来。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值得推荐的教学方法,例如:模拟临床实践、病例讨论式教学、创建教学基地、开展病历书写评论课等。

在儿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一定要依据儿科教学的特殊性来选择教学方法,所有的教学方法都是相辅相成的,要想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儿科学习的兴趣,就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显著提高。

2 结语

儿科教育是为医院培养实用型人才,这些人才将来要面向社会救死扶伤,因此中职学校儿科教学的教学质量尤为重要,他关系着每名学生的未来,也关系着国家医疗水平的健康发展。该文从学校管理、师资建设、教学方法3个方面对提高儿科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中职学校儿科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提供参考。

[1]钱丽萍,朱红,冯星.加强儿科临床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8,7(9):967-968.

[2]周龙.对中职学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几点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32):174-17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4]林庆芳.儿科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8):159-160.

猜你喜欢
儿科教学管理教师应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教师应如“水”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